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方 《科技咨询导报》2014,(32):214-214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更难,就业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为预防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该文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就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个人要有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综合素质;家庭要改变观念,鼓励并支持孩子,培养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学校要进行专业优化,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政府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体系并鼓励创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户籍制度使当代农村籍大学生处于极为不利的经济社会地位。无论是目前的在校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还是未来的就业,当代农村籍大学生都承受着重重压力,经受着较城市生源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困扰。因此,结合现实的社会体制,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开展及时的疏导工作,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近些年来,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尤其是大量农村籍大学生无法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给政府和社会造成极大压力,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而由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现出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  相似文献   

4.
农村籍在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星 《创新科技》2017,(11):42-45
为了分析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广东省地方高等院校在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进行了实地调研,把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特征因素分为创业主体人口学特征因素和创业外界特征因素,利用SPSS分析工具,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分析结果:在创业主体人口学影响因素中,所在年级、学生性别、所学专业、家庭人口数等因素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不显著,而月消费支出、家庭年收入、参与实践活动类型等因素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和行为影响较显著;在创业外界特征因素中,身边创业亲戚朋友同学的案例、长辈文化水平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村籍大学新生入学由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产生各种思想矛盾和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保证农村籍大学生快速融入和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尹维红 《科技信息》2013,(20):53-53,58
由于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多方面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转变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养是有效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就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相对于城市大学生而言所处弱势地位突出。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农村大学生应该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就业?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本文将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就业时所处严峻形势和成因的分析,进而试图为促进农村大学生就业提出几条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科学而理性的选择就业对于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将生态位原理应用到大学生就业中,指出提升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即在实践中选择"态"与"势"的最佳搭配,调整生态位宽度;尽早对自己进行定位,科学的认知生态位空间;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政府加强就业引导,让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农村籍大学生择业心态呈现的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农村籍大学生择业心态呈现的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关系网弱。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农村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资本在就业中的重要性,积极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机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和新农村建设成为近年社会焦点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大学生人数的净增值又加剧了这一趋势。然而,作为历年中央头号文件议题的三农问题却为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本文结合中国农村现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国内创业现状,论述了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理论假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存在性别差异,而城镇或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性别差异的因素,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验证假定命题的真假。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存在差异,男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总体上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性别差异与生源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整体上就业较为困难,在就业过程中呈现"优势"和"弱势"两级分化。分析学生"弱势"的诱因,调动各积极有效因素,指导农村大学生顺利就业,是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全国17所高校2 914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城乡背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结果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和就业的地区、产业、起薪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城乡背景部分地通过经济条件、社会资本和就读院校的层次来影响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值得关注。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是影响城乡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和农村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通过对井冈山老区的高校、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看法和农村对人才需求现状,阐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对策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非是大学生多了,而是他们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及各种有利于到农村就业的政策的实施,走向农村必然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9.
朱凤琴 《科技资讯》2008,(34):206-206
首先,从整体来看原有农村干部在思想认识、知识结构与管理能力上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充实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从根本上突破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瓶颈”,有效缓解大学生在城市扎堆、造成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其次,为一部分“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优秀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和施展才华的机会,选拔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大学生当“村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5所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厘定性别及生源地与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的内在关联性。结果显示:选择国有企业的女性及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较多;民营企业相关就业单位选择上,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相较于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城市生源地的学生偏好选择党政机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加强完善各项法律政策的力度,高校应根据性别和生源地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建设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应加强自身能力的专业性培养并尽早确定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