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WMMP协议,设计了一套危险品运输车实时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由车载定位终端和车辆监控中心服务器组成,车载定位终端对车辆实时信息进行采集和发送,监控中心服务器接收车辆定位信息并进行处理.通过监控中心GIS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所监控车辆的运行情况.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监控在途运营的危险品车辆,设计了一套危险品车辆在途监控预警系统.该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构架、数据库设计、通信协议设计、系统功能等内容.该系统对危险化学品状态和运输车辆本身进行监测,实现对危险品车辆的实时定位、监控预警和碰撞、倾覆、超速等的状态监测,通过监控中心对报警的车辆进行应急处理,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娥  李超 《当代地方科技》2011,(21):111-111,113
危险品运输现已成为生产生活和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致命事故。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道路危险品运输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从而减少我国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保证危险品运输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张娟 《科技信息》2010,(28):I0135-I0136
文中结合我国道路危险品运输的现状,从提高道路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素质、改进运输技术和设备、建立专业化运输企业、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保证道路危险品安全运输,进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危险品风险分析是制定一切危险品运输决策的主要依据,风险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及实用性直接决定了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水平.在总结国内外危险品运输风险分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品运输定量分析模型,在模型中首次将非交通事故和黑点导致的风险纳入模型,并利用TransCAD将模型应用于实际路网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6.
公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公路危险品运输事故的特点、成因,结合国内外危险品运输的研究和国内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和管理建议,进一步完善救援预案,并以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为例提出事故紧急救援流程,保障公路运输充分发挥其积极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选择危险品运输路径,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运输网络的时变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动态路阻运输路径的思想。考虑到危险品运输不一定满足时间依赖网络先进先出(FIFO)特性,因此建立了包括时间阻抗、费用阻抗和风险阻抗在内的综合阻抗最小的危险品运输路线模型,采用综合阻抗最小化与时间依赖非FIFO网络最短路径综合算法对模型优化求解。给出的算例表明,不同时间段内的最优路径会发生变化,验证了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选择危险品运输路径,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运输网络的时变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动态路阻运输路径的思想。考虑到危险品运输不一定满足时间依赖网络FIFO特性,因此本文建立了包括时间阻抗、费用阻抗和风险阻抗在内的综合阻抗最小的危险品运输路线模型,采用综合阻抗最小化与时间依赖非FIFO网络最短路径综合算法对模型优化求解。给出的算例表明,不同时间段内的最优路径会发生变化,验证了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举了近年来我国多起因危险品引发的航空事故,分析了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危险品运输专业知识不足和操作欠规范引起的。提出加强危险品运输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规范化操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道路危险品运输的种类繁多、运输量巨大,相应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指挥中心三方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搭建了由上述三个子部分构成的监控、预警、报警、救援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定位运输车辆位置、监控运输车辆状态、异常状态预警、危险报警、应急救援决策等功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道路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GSM/GPRS技术。设计了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远程监控系统.给出系统总体方案及硬、软件设计.阐述了控制仪表和通信模块之间的自定义通信协议.该系统由现场控制器、移动用户终端和企业数据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现场控制器采用控制仪表和通信模块双处理器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移动用户终端和企业数据中心为系统提供多种远程监控方式,实现了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网络化管理.调试、测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性能良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查询和控制热水器的工作状态:热水器发生故障时,主动向用户发送手机报警短信:用户可通过GPRS网络向企业数据中心发送热水器实时状态数据,获得远程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桥梁振动状态远程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桥梁振动监测的实际要求与特点,设计了桥梁振动数据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周期和触发条件自动采集桥梁的振动状态参数,并通过网络在远端监控中心的主计算机系统上处理、显示测量结果,实现了振动信号的网络化实时采集和传输.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可移植性好等特点.该系统对大坝、公路桥、大型建筑体等大型结构的远程健康状态监测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WSN与GPRS结合的远程图像等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对远程现场图像等数据的实时获取,论文设计一种远程数据的采集系统.远程的数据采集节点是利用无线CC2530芯片控制摄像头和其它设备进行图像等数据的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发送至数据汇聚节点,再通过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传送到数据监控中心.数据监控中心完成数据的保存和信息的显示,同时还可以反向控制远程的数据采集节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远程现场图像及其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并有效地对远程的数据采集节点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环境监测中远程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通过GPRS技术实现了监测中心与监测终端之间的实时命令控制及数据传输,系统采用了移动汇聚节点的方法,解决节点能量更换频繁且容易产生的"能量空洞"问题,系统测试表明,基于移动汇聚节点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确保各个节点的能量消耗均衡,并且网络整体数据包丢失率和时延与固定汇聚节点的监测系统接近,实现了远程监控数据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5.
陈彩华 《广西科学》2011,18(2):181-184
为了满足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中对稳定、可靠的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的迫切需求,设计一种机载前端嵌入式监控系统.该系统以S3C2410X处理器为核心.通过扩展MOTOROLA无线通讯模块G24以及U-BLOXGPS定位模块LEA-5S、采用CAN总线技术并与远程监控中心通信.该监控系统既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工程机械的定位,也可...  相似文献   

16.
出租车监控系统通过GSM模块TC35将采集到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状况等信息以短消息形式发送到监控管理中心或直接呼叫中心报警并传送信息.监控管理中心可呼叫移动终端并对其进行指挥调度和传送命令.笔者根据现有的GSM网覆盖范围广、盲区少的特点,设计了出租车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系统集成化高、运行稳定等特点,适用于远距离监测且不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GPRS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商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无线监控管理系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基于GPRS的无线监控管理系统中,如何设计监控中心与远程终端单元之间的通信协议,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消息代理的二进制和XML格式的监控中心与远程终端单元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据中心管理需求,通过对运维对象的物理设备层、虚拟化层、主机系统层、存储层、网络层等资源进行集中监控,实现故障告警并推送相关信息;通过对已被监控资源和待监控资源进行管理,记录资源的相关配置信息以及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运维工作的流程化管控,实现对问题和事件的存储、统计和分析,并形成报表、报告,对关键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全面实现了对数据中心运维资源和对象的远程且集中的状态监控、运维和管理,提升运维工作效率,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时监控汽车运行状态和位置,实现汽车历史数据和轨迹的查询,摆脱地域限制,设计了一套基于云平台的汽车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和云端服务平台两部分.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状态数据和GPS经纬度,通过4G网络上传云端;云端服务平台包括可视化监控中心、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系统管理员通过云端监控中心对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和数据查询,普通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对车辆进行监控,形成两级监管模式.长时间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实现异地远程监控,监控数据丰富,数据刷新频率约为0.62 Hz,具有较好的实时性,能够查询车辆的历史数据和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小型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提出一种分层分布式监控方案,采用现地监控单元、现地监控中心和远方监控中心3层监控模式.现地监控单元按功能划分成多个分布式模块板,各模块板以增强型单片机为核心,形成开放式体系结构;现地监控中心采用可扩展多通信接口、高性价比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搭载触摸屏构成.各级间采用Modbus规约通过RS485接口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