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计算重庆市2000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分析生态承载力变化原因,通过生态赤字/盈余分析重庆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引入水资源账户和环境负荷并结合重庆市实际调整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果】2000—2010年除水资源用地、污染吸纳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在降低,总生态足迹和其他生态足迹在升高;生态承载力方面除耕地降低外,总生态承载力和其他各类用地生态承载力在升高,原因是2000—2010年间耕地转为其他类型用地。【结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水域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重庆市总体上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2.
邹杰 《科技信息》2008,(10):110-111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生态公路的概念应运而生。在阐述生态公路基本含义及其功能与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路建设过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从生态理念、生态选线、生态恢复、生态施工、生态运营和生态管理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为我国公路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界定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不同。方法在概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理论探讨,定性分析。结果深入剖析了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辨析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生态需水与生态用水在概念上的不同。结论认为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的动态稳定,在天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改善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而环境需水实质上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功能健康所必需的水量,只有在明确了目标功能的前提下,环境需水量才能够被赋予具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景观格局综合优化:黑河中游案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黑河中游为研究区,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景观连接性和生境质量识别核心生态源地,根据显性阻力、隐性阻力、地形和道路数据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网络与节点,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进而从点、线、面进行景观格局优化。结果表明:1)黑河中游生境质量较好的斑块仅占总面积的13.77%,主要由湿地、高-中覆盖度草地和耕地构成,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大起伏中高山以及黑河干流两侧;2)主干生态廊道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整个研究区,辅助生态廊道主要连接核心生态源地与主干生态廊道,分支廊道主要分布在东部,连接相邻主干廊道(或是源地),生态节点多分布在生态廊道薄弱的地方;3)根据累积阻力值频率突变与空间分布特点,将黑河中游分为生态缓冲区、生态连通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边缘区4个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提出建设策略。研究结果可为黑河中游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生态价值教育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教育自觉与实践样态,以自然生态价值、社会生态价值和个体精神生态价值相互融通的整体性价值规范为价值教育的内容取向,通过生态教育情境的创设和以生态体验教学为主导的教育途径的有效运用,实现教育对象在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情感、生态价值意志和生态价值实践能力四个方面的和谐建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计算重庆市2000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分析生态承载力变化原因,通过生态赤字/盈余分析重庆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引入水资源账户和环境负荷并结合重庆市实际调整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果】2000—2010年除水资源用地、污染吸纳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在降低,总生态足迹和其他生态足迹在升高;生态承载力方面除耕地降低外,总生态承载力和其他各类用地生态承载力在升高,原因是2000—2010年间耕地转为其他类型用地。【结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水域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重庆市总体上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对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溯源没有系统梳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生态设计思想的挖掘与利用。在对徽州古村落案例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文化观、生态设计观和生态造物观3个方面论述了徽州古村落的生态设计思想源头。结果表明: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文化观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人与人及自然和谐;生态设计观受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设计上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生态造物观受传统造物观和实践经验的影响,体现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并逐渐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化。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将为本土生态设计理论体系的架构、地域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城市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法治观是传统生态思想、现代生态理论及习近平依法治国理念的完美融合,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法律制度的紧密结合,其内涵表现为通过推动生态立法、完善生态法规、惩治违反生态行为等途径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的条件下,具有引导当代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文明和法治意识、维护生态文明秩序、协调生态伦理等价值。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全面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内含教训汲取与经验总结、文化传承与实践积累、思想继承与中国创造相结合的生成机理。这一思想立足中国发展大局,在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引下从基本立场、本质内容、价值旨归、规律总结等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科学阐释,形成了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历史观的丰富内涵。在实践要求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道路坚守、系统治理、制度保障和全球共治四大举措,为新时代构建“美丽中国”的文明图景提供行动遵循。  相似文献   

10.
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以悲剧的手法剖析了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他在《白轮船》、《断头台》等生态小说中,通过生态悲剧的故事分析了生态危机、生态悲剧的产生是和人性、人的道德联系在一起的;人性的堕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生态危机、生态悲剧等产生的根源。他的生态小说旨在向人类敲响警钟,以唤起人们善良的本性,唤起人们的生态良心。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长沙市的城市规划目标。但政府和市民的生态意识相对创建生态长沙的需求来说还存有不少距离。为此,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了长沙创建生态城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构建好与现实相符合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建设一批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注重和提倡市民参与生态道德实践、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在生态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等都有利于长沙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其核心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国或一地区为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而开展的全部生态实践,其价值在于实践层面。基于此,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主体、客体和操作工具方面进行辨析,有助于加强认识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互动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框架,全面分析松山湖、生态园和虎门港等东莞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总结东莞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坚持生态文明理念、项目准入严守生态优先原则等。提出东莞园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保护生态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生态孤岛现象出现、生态产业定位同质化。在分析东莞园区现状和总结国内外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即:转变园区生态产业的财政补贴方式、规划布局突出生态化原则、完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建立违背生态文明相关法律的严惩机制、建立体现公共产品特性的园区公交设施。  相似文献   

14.
行唐县口头水库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制定生态补水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和生态保护工程三道工程技术路线,通过实际应用,取得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保障库区周边生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西批评话语对惠特曼生态思想有所忽视。惠特曼生态思想发源于自身经历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惠特曼生态批评思想建构在歌(文化)与自然、诗人与自然以及上帝与自然等关系层面,主张自然是艺术价值的标准,其创作实践又体现出生态整体统一、生态改良动力以及精神生态和谐等生态思想内涵,力图建构生态作家和生态批评家惠特曼形象。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已刻不容缓,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将外部驱动因素分为市场压力、政府政策支持两个维度,将生态创新能力划分为外部整合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外部驱动对生态创新能力和生态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生态创新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支持、市场压力对生态创新能力均具有正向影响;生态创新能力对生态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相比较外部整合力,内部整合能力更能促进生态创新。生态创新能力在政府政策支持与生态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市场压力与生态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域生态牧场是解决海洋和淡水水域环境退化和资源衰退等诸多生态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淡水生态牧场刚刚起步,因此在水域生态牧场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理念模糊、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足等问题。本文在阐述水域生态牧场的定义与建设意义的同时,从规划布局、原理认知、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标准制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水域生态牧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稻粉虱Aleurooybotus indicus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稻粉虱Aleurooybotus indicus及其天敌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调查,测定了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比例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时空二维生态位,并分析了稻粉虱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径流接近自然状态,使生态流量的改变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通过设定适宜生态流量上限和下限,以生态溢缺水率和综合缺水率作为目标建立了浊漳河流域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依据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和DP进行求解,并比较分析以生态溢缺水率最小为目标和以生态缺水率最小为目标的结果差异,结果验证了系统协调的有效性,在水库的调蓄能力范围内,模型在时间上解决了年际间缺水不平衡的情况,在空间上完成了下游共同承担的生态供水任务。以生态溢缺水率最小作为生态目标,较传统的以生态缺水率最小作为目标可得到更低的月平均缺水率和更高的生态满足度,漳泽、后湾、关河水库的月平均综合缺水率分别降低了0.25%、0.62%、0.03%,多年平均生态满足度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足迹分析中,区分消费型生态足迹和生产型生态足迹,生产型生态足迹又区分区域实际使用的和用于外部消费的生态足迹,提出区分总生态承载力和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等小范围地域的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框架.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区,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其已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和总生态承载力,通过比较生态承载力与区内实际生产型生态足迹,目前保护区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对林、农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产业层次较低,对经济、社会、环境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