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微博对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华平 《科技信息》2012,(8):262-263
微博的广泛流行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传播特质使之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研究其对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正面作用,进而探讨高校如何利用微博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微博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特别是其在公益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它宣传了高尚的道德理念,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它成为新兴传播平台,在公益传播中体现了独特的价值,发挥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微博在公益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微博公益传播价值的十大特点,并就进一步提升微博公益传播价值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博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特别是其在公益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它宣传了高尚的道德理念,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它成为新兴传播平台,在公益传播中体现了独特的价值,发挥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微博在公益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微博公益传播价值的十大特点,并就进一步提升微博公益传播价值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微博发展迅速,通过其自身特点赢得了互联网用户的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试图通过微博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播。介绍了国内外微博的发展状况,对互联网微博信息传递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了微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尤其是党政机构微博,作为危机情景下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以雅安地震为例,分析了相关党政机构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特点及模式。指出其在传播特点上表现为信息公开及时,重视追踪报道;把握报道的全局性,重视信息的选择性;以告知性信息和单向度的互动为主。在传播模式上,信息的单向流动、树状流动、放射状流动和复合式流动同时存在,并通过"粉丝路径"和"转发路径"共同构成了信息的多级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2年宁波镇海PX项目事件舆情在微博上的传播为实例,通过调查问卷并结合网络舆情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突发事件中微博舆情的传播规律和作用,网民的微博传播行为特点、观点倾向性以及网络生态环境;提出了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微博,是当前重要的社会信息传播平台之一,具有易操作、传播快等特点,人们可以通过微博直接快速地表达对突发事件、公众人物、热门产品等的观点。为了利用海量微博信息,需要综合多种分析方法挖掘其潜在价值。综述了当前微博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主研发的微博分析系统,探讨了未来微博分析的研究方向。首先,介绍了微博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利用微博开放平台和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利用微博提供的开放接口,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微博信息,如微博内容、用户评论、用户个人详情、粉丝数、关注数等。但也存在诸多限制,如每小时只能抓取有限次数、微博平台并不开放所有信息资源等。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如基于全网的网络爬虫的信息采集技术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基于主题的网络爬虫的信息采集技术可以选择性爬取预先设定的主题等。其次,介绍了目前微博分析的热点问题,包括微博用户行为和微博内容两方面。微博用户行为分析包括:1)传播网络研究,利用Gephi等可视化工具,呈现出微博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路径、传播范围、关键转发节点等信息,可用于预测未来传播情况;2)传播因素研究,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揭示信息传播的可能原因;3)用户影响力分析,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度量方法,而要精准地评价用户影响力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粉丝数、转发数、被提及数、回复、社会关系等。关于微博内容的分析包括:1)微博文本预处理,包括分词和去停用词2个步骤;2)微博热点话题发现,常用方法包括基于词频的统计方法和文本聚类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利于提高发现热点话题的效果,但没有考虑到话题动态演变的特性;3)情感分析,也被称为观点挖掘,一直是微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可以利用微博表情图片抽取情感词,并结合构建语义词典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微博进行情感分类,最终判断微博情感极性,可用于舆情监控、商业预测和产品选择等方面。再次,提出了自主研发的微博分析系统——阅微,重点介绍了其情感分析、地域分布和传播图3个模块。情感分析模块,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对用户的评论内容进行情感分类;地域分布模块,提取参与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加以统计分析,呈现出微博传播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传播图模块,利用可视化手段展现微博信息的传播扩散情况,如转发关系、转发层级、转发范围等情况。最后,归纳全文,从技术和应用2个方面归纳微博分析的挑战问题:可从技术上突破微博接口资源限制,提高微博分析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从微博应用方面发展事件监控、管理和商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杜娟 《长春大学学报》2014,(8):1160-1162
微博作为当下信息技术的新贵,其强大的社交和传播功能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本文下将针对大学视听说教学的瓶颈,从微博的特点出发探索微博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教学的四个环节探讨微博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具体运用,并针对其在教学运用中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微博客,大影响——浅析微博营销模式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琳 《海峡科学》2011,(4):53-54,65
微博的出现与蓬勃发展改变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模式,也影响着人们的信息接收行为和生活方式。微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模式和契机。该文通过诠释微博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分析阐述微博营销的价值,并为企业进行微博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创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以其"短、灵、快"的传播特点,占据信息传播的上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报道架构和我们的生活与沟通方式。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微博意见领袖传播的信息直接影响着社会及风险秩序。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微博言论的约束力和责任意识,以保证微博传递正能量,提升社会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微博因为其短平快的优势成功在信息传播的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目前的信息主流传播方式之一。本文从微博传播的"5W"特征分析入手,以地震谣言的传播为切入点,探讨微博的信息流动机制与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更加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也更加丰富。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空前扩大了大众的话语权,强化了信息的及时传播性和发布随时性,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这些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文章以传播理论为基本视角,将各级党政机关、权威媒体报刊杂志、高等院校作为切入点,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微博为载体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官员微博虽有“自媒体”的特性,但其传播本质上还是大众传播,要恪守大众传播的传播规范和传播伦理.官员微博对政务有间接影响,但没有政府正式认可或授权,其传播行为并不是行政行为,它不是政务微博,应当更多地从“虚”的或者“软”的角度来看它对政务的作用.因为官员身份和拥有政府资源,官员微博吸引了大批公众,从内容、风格、功能上,体现了公共性,不宜将它视为官员修身自娱的工具,应将其打造为“公共话语空间”,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3G牌照的正式商用,我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时代宠儿的微博风生水起,影响日盛,以其自身的便捷性、原创性等特点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并实现了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拓展。不过同以往任何一种曾经风靡一时的传播形态一样,微博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技术是中性的,其本身非善亦非恶,关键在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它、利用它,使它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胡晓南 《当代地方科技》2013,(6):162-162,166
随着微博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获取、传播信息的重要网络平台。因此,新时期高校开展团学工作,要积极探索运用微博平台,扩大学生的参与率,在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微博的传播特点,探讨如何利用微博平台推进高校团学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微博以"病毒式传播"、便捷即时、草根原创、双向互动等优势引起了许多教育者的注意,他们纷纷构想,如何将微博的功能优势特别是互动性应用到大学教育中,为大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笔者对河北大学、长江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微博用户进行了微博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从中分析出大学生用户的一些显著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和诸多专家学者已有的相关结论与尝试,对微博在大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构想,对其必要性、可行性、未来发展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汪冰 《青年科学》2011,(2):58-58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手机和网络都能操作,三言两语就能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以互动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在中国的用户增长达到了128.3%。  相似文献   

18.
浅析微博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丽冰 《科技资讯》2011,(21):250-250,252
本文浅析了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主要特点与不足,并分析了微博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有增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提高服务工作水平、促进图书馆内部交流等方面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进入自媒体时代,也为信息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出一种考虑到直接免疫的改进SIR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微博信息的传播规律并对微博信息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微博标准SIR传播模型相比,提出的改进SIR模型能更有效地反映微博信息传播规律,并且能更准确地对微博信息传播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微博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系统,其中微博用户之间构成复杂的关系。本文根据复杂网络性质以及邵峰晶教授提出的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的复合网络,分析了微博传播特性以及通过网络的退缩运算得到不同用户类型的复杂网络子网。分析了微博复合网及其子网的网络结构,得出微博复合网以及子网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