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介绍了公元2~4世纪和公元4~6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代表服饰,以及相应的文化历史背景.对比东西方服饰的款式、面料、色彩、以及功能性,分析了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东西方服饰发展开始分离的萌芽期是在公元2~6世纪;东方服饰等级制度要比西方早1000余年.认为功能性是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也是服装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服饰面料功能性研究是服装材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侧重探讨透湿功能,通过对纺织品,皮革和仿皮革三大类18种材料的检测,分析面料的透湿性,并且探索了面料透湿与舒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苏南水乡妇女的服饰进行了分析,发现独特的装饰手段大量使用,分为工艺装饰与面料装饰两方面,具有地域特色。通过对装饰手段的具体分析,得出了其具有功能性价值即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情感功能的结论。水乡妇女传统服饰的独特装饰手段可为现代服装设计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解读《红楼梦》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楼梦》服饰是清代服饰文化的缩影。为了探究清代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文章从《红楼梦》服饰的外在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对清代服饰产生影响的各项社会因素,从而得出——清代服饰同时受到服饰政策、文学政策、等级制度、传统戏曲服饰、清代家族排场以及社会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服饰中的袖式在唐代服饰中的发展变化,分析其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研究表明,(1)中国是一个"衣冠大国""礼仪之邦",她具有自己民族服饰特色,并将其自身的魅力影响着其他国家服饰,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2)袖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服饰的变革,更体现了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传统礼教、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的变革.(3)唐代袖式的变化和丰富除了它本身的功能性的发展以外,它与领型的搭配也使装饰功能达到了极至,服装所体现出的层次美、线性美、动感美都通过袖式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基于美观、舒适、个性化等不同目的,对服饰设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而服装面料作为服装设计表现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样在与时俱进。服装面料再造艺术手法是服装面料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实现服装设计整体效果质的提升。进行面料再造艺术设计时必须遵循功能性、艺术性和协调性等原则,对面料形态进行立体、增型、减型、钩编等处理,以提高服装的美学品质,提升其附加价值,提高其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金若佳 《科技资讯》2006,(19):177-177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提高,现代人的服饰日益追求缤纷多彩,即使以中国来说,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的服饰观也逐步改变,不再以廉价、耐穿为首选,而更多地追求高档、美观,可以说现代中国成为服饰的百花园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饰发展,有几个显著标志,构成现代服饰发展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仝允彩 《当代地方科技》2010,(1):179-179,97
流行性是服饰固有的文化属性,服饰的流行性是服饰的款式、花色和颜色以及风格在一时期内的迅速传播和盛行一时,成为社会上人们服饰的主导潮流,从而形成特殊的服饰景观。那么本文就从服饰流行的原因、服饰流行的具体内容、服饰流行的周期,服饰流行趋势的研究和预测方面来探究服饰的流行性。  相似文献   

9.
智绪燕 《科技信息》2009,(20):I0349-I0349
文章主要概述了清代女子满、汉的两种服饰形制,并通过对服饰主要形式的分析,其中包括主要的服饰式样;满汉两种服饰形式的并存;满汉之间的区别以及融合等,来了解清代女子的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翔实典型的材料,充分阐述瑶族服饰款式的多样性、色彩的丰富性以及使用的整体性特征,指出瑶族服饰由头饰、服饰、装饰品三部分构成,它是中国瑶族传统系列性服饰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每部分各具功能与特色又体现和谐统一的整体美。  相似文献   

11.
楚服饰在先秦时代的存在不仅仅是先秦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以它鲜明的楚地特色与创造的精神影响到秦汉服饰。楚国服饰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是其余列国所不及的。在具体的服饰形制上,楚式衣裳、楚式冠制和楚式衣袍都表现出对周代正统的变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曹雪芹、高鹗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无法比拟的研究价值。《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反映了清朝当时的社会风貌及我国的传统文化,折射出了服饰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红楼梦》译本的服饰英译为例,在文化层面上从服饰的色彩、质料和款式三个角度,探讨服饰文化的可译性限度,以促进曹雪芹文化艺术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对襟服饰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形制之一,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目前的文物资料来看,早在商代就有对襟服饰,另外,在楚墓也发现了对襟服饰的实物。商楚时期可看作是对襟服饰的萌芽期。随后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对襟服饰得到进一步发展。到唐宋时期,在各类绘画作品上,可发现大量穿着对襟服饰的人物形象,穿着对象广泛,款式多样,对襟服饰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原始岩画中的服饰表现,反映了早期人类对服饰独特的审美观点.通过分析归纳这些服饰的款式、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特点,表明它们不仅但是对服装的再现,更体现了早期人类的宗教、审美、图腾崇拜等社会因素.认为岩画中的服饰是原始先民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妇女传统服饰是苗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传统服饰为对象,分析了六种服饰类型在颜色、款式和装饰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地域环境、祖先崇拜和审美观等在服饰形成中的作用;最后揭示传统服饰保护在传承人、图案、技术等方面的困境,并对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晚清上海服饰时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上海服饰时尚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通过对文献、画报和照片以及来自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实物的分析及相互印证,对时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男装服饰时尚和女装服饰时尚等主题,就流行风貌、款式、面料、色彩、装饰和服饰配伍等展开研究,有关服饰流行心理以及时尚领袖等也一并加以讨论,并得到如下结论:(1)从1860年代起,上海逐渐居于晚清中国的时尚中心地位,“时髦”是当时上海服饰流行的集中写照。追求时髦成了上海的城市特性。(2)传统服饰时尚可以概括为高度风格化、精致化、多主题、多色彩,追求华丽,讲究细节,强调新奇。(3)西式服饰体系的影响逐步上升,这种趋势在上海远较中国其他地区明显,对西式因素的运用在男装中远较女装普遍。(4)上海服饰时尚开始形成所谓“海派”的包容古今兼蓄中外、讲究炫耀追逐时髦、标亲立异变化迅速的独有风格,并拉开了中国服饰流行逐步与西方服饰体系并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松份的分析,提出了最小功能性松份值的概念,论证出基本纸样松份值的设定是以最小功能性松份值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服饰流行趋势中的社会因素,作为一个必要的外部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社会、历史、种族、时代、审美观等等,但服饰流行的潮流必须与人的内在欲求相通,才能得以实现。人的欲求,主要是人的表现意识和模仿意识。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本文试分析这两种人的内在意识在服饰流行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裘皮服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曾是最重要的服饰类别之一。裘皮服饰不但是古代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本文根据各种历史资料,论述了中国古代裘皮的种类、名称和加工方法、裘皮服饰的品种和穿着配伍、裘皮服饰的审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清代著名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中对服饰及其用料、刺绣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描写,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酒的重要素材。本文着重从《红楼梦》人物上装的外在表现入手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揭示出《红楼梦》人物上装与清代等级制度、满汉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红楼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