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心理因素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智力因素是指直接参加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非智力因素是指间接参加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自信心等.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智力因素组成的操作系统和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两个协同作用的子系统组成。要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必须使两个子系统达到最佳结合,实现学习过程的最优调节,在充分发挥智力因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非智力因素,使学习过程达到最优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率。因此,数学教学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韦月清 《科技资讯》2007,(36):166-166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智力因素的优劣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甚至是学生是否成才的决定因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程是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应注意培养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春英 《科技资讯》2010,(13):186-186
本文从数学教学角度谈一谈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开发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纳入到教学轨道,以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为手段,促使智力因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薛敏 《山西科技》2009,(2):83-84
在学生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必须从展现数学价值、巧设悬念、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入手。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和平面几何教学刘荷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又应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平面几何是初一数学教学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能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二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既受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也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数学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智力因素起认识作用,而非智力因素起着制约作用.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作用和影响,要远远超出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共生效应与高校课堂教学的优化刘俐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教育领域常用的一组概念。前者指情感、兴趣、动机、意志、性格等,后者指观察力、思维力、感知力、判断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智慧活动,自然要调用参与者的智力因素,这是共识...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与人的学习进步、事业成功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智力因素是人的一种潜能,包括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等。非智力困素指人们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除智力因素外的影响人的认知过程的其它心理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问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一方面,智力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基础和途径。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我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对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智力的开发与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初中数学教学中,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一些初中生数学成绩差,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在智力活动中可以培养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挚的学习情感、坚定的学习信心、坚强的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对学生智力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对“非智力因素”的一些思考施晓平非智力因素是对应于智力因素而言的,"非智力因素"是负概念,"负概念的内涵反映着缺乏某种属性,而其外延则指缺少这一属性的事物。但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特定的范围"。①那么,非智力因素属于何范畴呢?"非智力因素"同时还是...  相似文献   

13.
姚云 《科技资讯》2008,(31):174-174
“分层目标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理解能力等客观差异,从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知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催化剂,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5.
李山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5):F0002-F0002,109
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包括学习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教学活动是由智力因素组成的操作系统和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的统一,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起着育人作用、工具作用、光环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起着启动、调节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起调节、制约、推动和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发挥其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否则就会导致语文教学研究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理念下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学 《科技信息》2009,(9):21-21,64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成才是一个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培养、挖掘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阶段。文章针对目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如何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葛新玲 《科技信息》2011,(11):I0277-I0277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里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是人脑功能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相像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性格、情感等。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到智力因素,而对于非智力因素方面重视不够,并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到学习和教学。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概念.说到智力因素.人们一般认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即;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非智力因素则指的是人的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毅力、同情心、协作精神,进取精神等.相对而言,智力因素较多地取决于遗传,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取决于环境与教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冈素是心理因素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智力因素能促进或限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也能促进或限制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完全脱离智力因素的非智力因素;反之.也没有绝对离开非智力因素的智力因素,他们总是互为前提,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则能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能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