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自然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视角,齐曼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宏大而"真实的"图景.在对科学的自然主义描述中,主要立足于社会学维度,齐曼消解了社会建构论和朴素科学主义的科学知识观,提出了科学知识是"建构"与"发现"的真实融合的辩证观点,对于深化我们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宗教"和"科学"这两个文化范畴对于理解现代性的本质及其遗产最为重要,但我们现在理解的"科学"与"宗教"都是相对晚近的观念,是在过去三百年里在西方出现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和"宗教"这两个概念起初都是指个体的内在品质或者说"德性",到了16世纪则渐渐成为首先通过教理和实践来理解的东西,成了命题式信念系统,这种客观化过程是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前提。关于科学与宗教的传统叙事,无论是冲突、独立、对话和融合,都无法刻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这是因为,"科学"和"宗教"并非划分文化领土的自明方式或自然方式,它们既不是人类的普遍倾向,也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特征,而是因为独特的历史情况而形成的。无论是持冲突观点,还是持融合观点,都同样巩固了"科学"与"宗教"的现代边界。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一向以"他者"的眼光主导传统意义上非西方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原本是以他者来认识他者,然而在观照他者的同时,"自我"也映现其中。就传统科学文化而言,他者的眼光不仅重新审视了西方的科学理性,加速了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解构,而且促成了科学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那种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类"地方性知识",一项"实践性"活动的观点,对传统科学文化的哲学反思,应当说是有启迪性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系统科学的观点,对达尔文革命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透视:(1)作为达尔文革命的功臣,华莱士确实受了许多委屈,对这种科学史中的"异化"现象,可以用科学知识社会学来进行解读。(2)达尔文的思想历经四次革命的飞跃。(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纲领可以用系统科学观点得到合理解释。(4)作为达尔文纲领的对立面,"宇宙完美设计"纲领仍包含合理内核和启发性。(5)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解模式,进化论的科学语言与自然神论的宗教语言之间通过转译,有可能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包含着一种"末世"论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终结,整个宇宙的命运也是这样。永恒发展是物质永恒循环中的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人自身价值的理解应当置于这个大背景之下。恩格斯的"末世"论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又是立足当时科学成果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对人的历史命运和人自身价值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强调自然选择中的"适应性"与突出系统发生和发育中的"限制性"的生物学家之间长期剑拔弩张。在关于人类语言进化的辩论中这两种观点的对抗尤为明显。另有许多生物学家支持将"适应"和"限制"自然结合的"改良遗传"的观点。如今现代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以更加微妙和多元的方式为以上观点提供实证依据,以获得对人类语言潜在机制和原则的更加丰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理智直觉"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经验论和唯理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承认人有"理智直觉"的能力,而西方哲学则不承认,因此中国哲学高于西方哲学。他还把西方的科学与哲学限定在经验知识领域。事实上,这只是某种经验论的观点。西方哲学中的唯理论是承认人有理智直觉能力的,科学与哲学的对象也不是可感事物,而是可知的事物。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种基于人类大脑半球机能一侧化的"半球认知风格"理论观点的提出,人们发现在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层面上广泛存在着所谓"半球风格"现象。运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概括和指称东、西方两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能够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东西方两大科学体系的各自特质、认识方法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提供一条新颖而实证化的研究路径。为避免这种分类与概括的简单化和主观化,从辩证思维的高度出发,牢牢把握人类科学思维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并有选择地运用实验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中的量化手段和测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种基于人类大脑半球机能一侧化的"半球认知风格"理论观点的提出,人们发现在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层面上广泛存在着所谓"半球风格"现象。运用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概括和指称东、西方两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能够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东西方两大科学体系的各自特质、认识方法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提供一条新颖而实证化的研究路径。为避免这种分类与概括的简单化和主观化,从辩证思维的高度出发,牢牢把握人类科学思维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并有选择地运用实验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中的量化手段和测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为冲突论、相关论和分离论三种观点,以冲突论的影响最大。时至今日,科学代表着真理与进步,宗教代表着迷信与落后,科学与宗教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对立和冲突关系,这样的观念仍然得到国人的广泛认同。本文把研究视野放在"五四"后中国的知识界,分析当时实证主义科学思潮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试图对科学和宗教互相冲突矛盾这一广泛社会观念的产生及形成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查目前关于心理机制模组性的三种方法,即福多的"经典模组性"、科拉索斯的"大规模模组性"以及西格尔的"适度模组性"观点。自福多提出输入系统是模组性、中央系统是非模组性的观点之后,该观点一直处于争议之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当前对"经典模组性"的观点仍存在争议,但从最简原则出发,它目前仍是对心灵机制的最佳解释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危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科学真理危机、科学价值危机和科学生存危机。海德格尔所关注的是科学价值危机,他对这种危机的批判与解决是要通过技术的本质揭示和“追问”来达到。他的观点和途径存在着根本性缺陷,目的也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偏见是科学争论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于科学偏见的产生,历史上曾有逻辑实证主义与反逻辑实证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近年,在西方又流行方法论的客观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坚持在科学活动中应采用先在的、绝对不变的、至上的方法论标准,否则,就会出现科学偏见。这一观点背离了现实的科学活动。在萨弗尔曾批判这一观点,并提出其归因模型。本文分析了方法论的客观主义观点的局限,介绍并评价了归因模型。  相似文献   

14.
谁最先提出中国"最早炼出生铁"?这个观点是怎样完善,又一步步验证的?中国为什么能"最早炼出生铁"?通过对百年学术史的回顾,初步回答以上问题。劳费尔、丁格兰、瑞德三位欧美学者最先提出并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和分析,国内学者最终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科学检测完成了验证,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发明生铁的技术原理和工艺过程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对起源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随着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冶铁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科学"概念代替"格致"以来,在追求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的历程中,在"救国→兴国→强国"时代主题的价值引领下,"科学"概念的中国进路经历了"革命性语境→政治性语境→经济性语境"的社会语境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人对"科学"概念意涵的理解经历了"知识→价值→文化"的逻辑转换,折射出了科学文化在中国发展的逻辑进程。"科学"概念的中国进路对新科学观及和谐文化的当代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文"science"最初的含义是知识或学问,进入十九世纪后用来特指自然科学,实证主义兴起之后又开始用来泛指基于数学分析和经验研究的一切学问。在作为"science"译语的"科学"由日本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主要用"格致"来对译"science"。这样,"格致"除继续指代与"正心"、"诚意"相关联的修身、明德方法之外,还被用来指称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物理学等。当"science"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下演变成泛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之后,要不要扩大"格致"的解释范围以适应"science"概念的演变便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结果是熟悉西方科学发展情况的严复和梁启超都选择了"科学"。于是,放弃语义多歧的"格致",选用"科学"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17.
本讨论了用“内生”一词来表达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的合理性与限度。在方法论意义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只具有“理想类型”的工具性意义,而不能完全表达经济现实;从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科学技术是“市场内生”的观点并不充分,但技术和部分科学可以被视为市场内生的。“市场内生”的观点关联着对科学的思想、化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的哲学,缺乏关于科学研究的哲学。法国著名SSK学者拉图尔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本文在拉图尔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一种关于"科学研究的哲学"的主张,为这种主张的成立,论证了:1)区分"科学"与"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2)"科学研究的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3)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的关系;4)如何研究"科学研究"——如何区分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5)科学研究的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6)最后指出了"科学研究的哲学"可用的哲学和其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