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肝癌高发区的扶绥县饮用水的诱变性与肝癌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检测32份不同饮水类型的饮用水(饮用塘水、塘边井水、井水、河水和自来水)中有12份饮用塘水和2份塘边井水能明显诱导蚕豆根尖核率增高(P〈0.01),而井水、河水和自来水所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县饮用塘水中存在染色体畸变的物质,此类物质在各种饮水类型的水样中所诱发的蚕豆根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自发性先天性白内障(TSC)大鼠的遗传状况,评价遗传质量分析方法。方法 对TSC大鼠、BN大鼠、F344大鼠下颌骨11项变量进行测量,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选取近交系大鼠常用的6个微卫星位点,通过PCR扩增和琼脂糖电泳鉴定,进行遗传质量检测。结果 TSC大鼠与BN大鼠相比较,下颌骨参数有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C大鼠与F344大鼠相比较,下颌骨参数有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C大鼠不同个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扩增产物均只出现一个条带,4个位点可以将TSC大鼠与BN大鼠区别,4个位点可以将TSC大鼠与F344大鼠区别,1个位点可以将3种近交系大鼠区分。结论 TSC大鼠下颌骨变量与BN大鼠和F344大鼠有明显的差异;TSC大鼠符合近交系要求,包含6个微卫星位点组合,可用于TSC大鼠与常用近交系大鼠品系BN和F344的遗传背景监测。  相似文献   

3.
手术成瘤模型因其肿瘤微环境与原发性肝癌相差较大而不能准确评价肝癌靶向性药物,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因其诱发癌变的病理过程及肿瘤微环境均与原发性肝癌相似而成为理想的肝癌动物模型.本研究在传统的DEN诱导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了大鼠的100%成癌率和诱导过程中的零死亡率.基于该肝癌模型评价了新型肝癌靶向性糖修饰荧光胶束在肝癌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证明结合半乳糖胺的罗丹明功能化的糖修饰荧光胶束(RST@P-Gal)表现出了较好的肿瘤靶向性和较低的背景信号,可以检测出0.5~5mm的肿瘤病灶,这将对人类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术中微小病灶的清除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以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DENA)为诱变剂建立SD大鼠肝癌变动物模型,同时用苦参素(oxymatrine,OMT)联合富硒酵母(selenium enriched yeast)对其进行干预.自诱癌之日起,分别在2、4、6、8、10、12、14、16、18周观察相关体征后,处死大鼠,取其肝脏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对大鼠在肝癌演进及药物干预过程中的体征及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大鼠在体重、毛色、精神状态、肝脏外形及组织显微结构等方面均优于诱癌组,且从11w开始干预组体重极显著高于诱癌组(P<0.01).说明干预组大鼠在肝癌变进程上要滞缓于诱癌组,在癌前病变及肝癌期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诱癌组.提示OMT联合富硒酵母减弱了DENA诱发肝癌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人工菌丝对卷烟烟雾诱发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为指标,评价冬虫夏草人工菌丝对卷烟烟雾诱发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卷烟烟雾处理1,2及4周的各组,均显示潜在的遗传毒性。冬虫夏草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两周的抑制率可达55%。两个烟雾处理组间,精子畸形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虫草人工菌丝对烟雾诱发精子畸形的保护作用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某天然山泉水对实验性高脂大鼠血脂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某天然山泉水组和模型对照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某天然山泉水组自由饮用某天然山泉水,模型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连续饮用60 d后,采血测定血脂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某天然山泉水组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某天然山泉水组切变率为200s-、100s-和50s-时,全血黏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切变率为10s-时,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5)。结论某天然山泉水具有降低实验性高脂大鼠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也具有改善血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口钟液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及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口钟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和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试验.结果一口钟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能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结论一口钟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鼠肝纤维化-肝癌模型并动态观察大鼠肝纤维化-肝癌发生过程中的病理形态特点.方法 用0.01%二乙基亚硝胺(DEN)溶液间断喂养SD大鼠诱发肝癌,对大鼠肝脏在不同诱癌阶段的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用药第4周后,肝细胞点状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8周时,肝细胞严重脂肪变性、灶性坏死,门管区出现纤维组织增生;9-12周时,增生的胶原束包绕并分割肝小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假小叶形成;15周后存活大鼠均形成肝癌,肝癌细胞排列成条索状或团块状,诱癌组为100%成癌(8/8).结论 成功建立从肝纤维化发展成肝癌的动物模型,设立间歇期提高了大鼠癌变末期的成活率,该模型是动态研究肝癌发生发展进程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建立动物肝癌模型为阐明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与移植模型、细胞模型相比,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接近于人肝癌的发病过程,更适合于对于药物机制的研究,其中solt farber模型具有造模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方法灵活等优势.对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富硒绿茶对高盐饮食诱导下8周龄Wistar大鼠高血压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饮用茶水提物8周后,低、高剂量组分别降低大鼠收缩压1.20 kPa和2.80 kPa;茶水提物降低了血清中α-羟基丁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心脏、肾脏组织形态,显示低、高剂量组均可以改善大鼠心肌...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10月在福建云霄,对以贝类为主的生态综合养殖系统内的藻类池(A池)和贝类池(B池)逐月采样检测,并分析两池水体及B池沉积物中细菌丰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水体中细菌丰度,B池为1.01×106~4.35×106 cell/mL;A池为1.09×106~6.61×106 cell/mL.A池和B池水体中细菌丰度没有明显的月变化规律,但昼夜变化明显.B池水体中细菌丰度与叶绿素a、总氮、总磷、温度和盐度的关系4—7月呈明显的正相关(r=0.984,n=4);8月细菌丰度急剧下降,因采样期间有连续降雨,细菌丰度变化和降雨可能有一定的关系.A池水体中细菌丰度与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r=-0.821,n=7),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830,n=7),温度不是影响A池细菌增殖的主要因子.B池底泥样品中细菌丰度比水体中的低,主要可能是水交换和养殖贝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采样期间发现,在阴雨天气时池塘水面会有泡沫漂浮,细菌丰度高于其所在水体达2.25×107 cell/mL,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启福  罗丹  苏建家  C Gove  R. Williams 《广西科学》1997,4(2):137-138,142
应用PCR-SSCP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广西南部肝癌组织中的N-ras基因突变和HBV感染状况,结果,肝癌中N-ras基因在第2 ̄37密码子之间的突变率为79.3%,其中22例有2 ̄5个突变位点,该基因突变也见于癌旁组织,肝组织中HBsAg和HBsAg和HBxAg检出率分别为86.2%和79.3%,两者具有相关性,并与N-ras基因突变率呈相平行的趋势。因广西南部的肝癌与AFB1污染有关,本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方格星虫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艳  蔡德建  邹杰  彭慧婧 《广西科学》2010,17(2):175-177
2008年8月19日至2008年10月22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进行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Linnaeus)中间培育阶段苗种的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试验共设3种不同的池塘底质,分别是海泥沙底质(1#)、中细河沙底质(2#)和中细河沙加配合饲料底质(3#),每口池塘面积0.2hm2,平均播苗密度为每公顷600万条。试验结果表明,中细河沙加饲料底质(3#)的池塘中培苗种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出苗数量最多,而中细河沙底质(2#)池塘的中培苗种次之,海泥沙底质(1#)池塘的中培苗种相对较差。1#、2#、3#池塘方格星虫苗种成活率分别为56.3%,78.%,80.2%,出苗数量分别为67.6万条、93.6万条、96.2万条。铺设适宜底质,投喂适量人工饵料,是提高方格星虫池塘中间培育技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不同养殖环境下罗非鱼肠道菌群结构和相对丰度变化规律,选取稻田和池塘两种养殖环境下的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定期测定实验期间的水质指标(溶氧、水温、pH值和氨氮),取养殖202d的罗非鱼,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其肠道微生物,并分析不同养殖环境下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养殖水质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不同养殖环境的水质参数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发生变化。在两种不同养殖环境下,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个菌群相对丰度均较高。蓝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蓝菌门在稻田组的罗非鱼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高于池塘组,而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池塘组的罗非鱼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高于稻田组;在属水平下,Cetobacterium,Paeniclostrdium和Romboutsia等菌属在稻田组罗非鱼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较高,池塘组罗非鱼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为Cetobacterium,Enterovibrio和Plesiomonas等。不同养殖环境下,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及丰度有显著差异,该变化可为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模拟现实环境,对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可能使用的4种处理动物饮水的储存时间-菌落进行监测,为该中心的实验动物饮水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4种水样存放在模拟现实环境下,每周分别取样接种血平皿进行细菌培养,为控制样品传递可能造成的污染,取样及接种操作安排在临近储存环境的设备中进行。结果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连续5周未检测到细菌,高压灭菌过滤水连续8周未检测到细菌;新鲜未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及过滤水水样细菌检出阳性,其中新鲜自来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超过100个,新鲜过滤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平均34个(范围:29~37 cfu/mL)。结论高压灭菌水储存5周满足无菌要求,可提供给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未经高压灭菌过滤水储存1周内可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接取新鲜水样将更加安全;新鲜管道自来水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建议不要储存过夜饮用。  相似文献   

16.
在HBV和(或)AFB1诱发树鼩肝癌过程中肝组织ras癌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在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黄曲霉毒素(AFB1)诱发树Qu肝癌过程中P^21在肝组织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HBV+AFB1双因素组(A组)、单因素HBV组(B组)、单因素AFB1组(C组)、及对照组(D组)实验第44周、105周、119周动物肝活检组织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至119周,累计肝组织P^21阳性动物百分率分别为35.3、5.3、13.3、0。表明人HBV与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动物实验设施动物饮水微生物控制状况。方法根据实验动物无菌动物生活环境国家 标准检测方法,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的动物饮用水样品进行分离培养。扩增分离绿脓杆菌的16SrRNA,并进行测序, 绘制发育树。结果在27 个参与检测的单位中,未经过处理的饮水无菌生长率41% ; 经过处理的饮水无菌生长率 仅29% 。绿脓杆菌检出率30% ,主要为RHH13 和ZAQ22 两个菌株。结论本次检测的实验动物饮水在处理后的 效果普遍不甚理想,存在绿脓杆菌的污染,直接影响实验动物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活性酯法,将AFB1-BSA人工抗原交联于含有羧基表面的荧光微球,通过与游离AFB1竞争抗AFB1单克隆抗体后,再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二抗的反应,建立基于微球的间接竞争免疫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流式细胞仪检测AFB1的检测限为0.03 ng·mL-1,检测范围为0.05~1.0 ng·mL-1.与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和黄曲霉毒素M2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1.0%.在玉米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7%~103%,变异系数为6.1%~8.4%.  相似文献   

19.
用4种抗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染色法直接检测肝细胞癌的病理组织中丙肝病毒蛋白。结果8/52例(15.4%),一至数种抗体阳性,阳性反应物主要定位于肝和癌细胞的胞浆中,值得注意的是本组几乎全部病例为乙肝,丙肝两种病毒混合感染,表明广西丙型肝炎的混合感染的比较高,乙型肝炎病毒(HBV)加上黄曲霉毒素(AFB1)或丙型肝炎病毒(HCV)可能是广西肝细胞癌(HCC)高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