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对人本困境的沉思与感悟──史铁生散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铁生在他的散文中表现出对于人本困境的沉思与感悟,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沉思与感悟突出了作为类的人,并以人为核心张扬人的主体精神,歌颂生命的自由与创造。在宗教精神的作用下,史铁生将形而下与形而上相沟通,并将自己的思考向古今中外的哲学与宗教敞开怀抱。史铁生构建的精神家园以人的生命本体为核心,突出爱、自由、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董时嘉 《青年科学》2008,(11):24-24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亲子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首先要明确的是沟通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满足孩子希望被了解的欲望和需求任何一个人,都有希望被别人了解知道、让人理解认可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对那些他认为生命中较为重要的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无疑是他的父母。当孩子做了某个行为,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对的,都会希望被家长知道了解。尤其是当他有了好的行为表现时,更需要有家长的认可和分享。这样,才会慢慢消除他与生俱来的恐惧和孤独,从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曹莎丽 《科技信息》2011,(23):271-271
新课改提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课堂充满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关键。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还要尊重理解学生。做到公平的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的关爱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电信企业的业务支撑项目中,沟通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多方位高效率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有力保障。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沟通管理在电信企业的业务支撑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管理就是沟通的观点;然后阐述了沟通管理的过程及其方法;最后,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电信企业计费和九七项目管理的经验,提出了沟通中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众多因素,而如何在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与人的沟通是一方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信息之后,另一方对那份信息做出回应,而有效的双向沟通是指我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信息,而对方的回应是我所祈望的。因此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劳动不是人的生命,而只是一种外在偶然的需要,在这种劳动中人丧失了对自身的支配权力。在本真的生产中,人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是生活的乐趣,在劳动中人既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又肯定了自己的个性特点,从而劳动是人真正的财产。  相似文献   

7.
正去跟动物沟通确实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AI也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动物词典"。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类一般无法听懂动物的叫声,只能通过它们的一些行为简单的判断情绪。美国有一名著名的"心通"奇人海蒂·莱特(Heidi Wright),她能与动物进行心灵沟通,知道动物的所思所想。2018年年初,海蒂的一个视频在网络走红:她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一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导盲犬沟通,将导盲犬的肢体动作和声音翻译成人  相似文献   

8.
装饰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与建筑在空间结构中相拥,与观者在公共场合交流。是相容还是对立?是沟通还是冲撞?装饰在这无休止的融合与对立、沟通与冲撞的沉浮中获得的生命与魅力远远高于它仅作为自身形与色而存在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尼采认为艺术的本质全在于对人生的功用上.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趋向强力的生成过程,能使个体沟通生命的有限与无限.艺术的生成活动是在其审美象征意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生死大震荡     
生命——永恒的主题人类生命,是一个不解的斯芬克司之谜。站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面对那块刻有"认识你自已"的碑石,谁敢说认识了自己呢?无数远哲先贤苦苦探索,但都来不及理清生命的头绪,自己的生命就悄无声息地终止了。然而,主宰了世界的人类,今天要主宰自己的生命了。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中,identity具有的基本含义之一是"身份",它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一个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如性别、阶级、种族等。玛丽雅姆是《灿烂千阳》的女主角之一,她的身份随着人生经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私生子/妻子/姐妹/母亲。她渴望获得合法的身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爱,这些渴望构成她生活的动力。历经屈辱和磨难,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归宿,获得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凤丽 《科技信息》2012,(19):176+171-176,171
简·爱,夏洛特·勃朗特《简·爱》里的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独立和平等两大原则,她的这种爱情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早期的童年生活。本文将着重从简·爱童年时期的遭遇分析简·爱对爱、独立和平等的渴求。  相似文献   

13.
孤独是杜拉斯永远挥之不去的一种情感体验,写作拯救杜拉斯于孤独之中。童年时冷漠的家庭生活,外人的隔离和排斥,造成杜拉斯无法逃避的孤独。她将这种孤独投射到笔下的大使夫人、劳儿·V·斯泰因、副领事等人物身上,表达孤独是人类永远无法逃离的一种情感。  相似文献   

14.
黄亚萍在面对自己的人生问题——恋爱婚姻问题时,毅然作出舍张取高的抉择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此后她的性格却发生了骤变,行为举止也显得非常龃龉、乖谬。文章运用症候批评方法研究在黄亚萍身上出现的诸多症状,揭示作家出于表现歌颂土地、歌颂农民的主题,并从反面向人们发出关于爱情、婚姻和人生意义的警示的目的,才故意安排黄亚萍扮演反面人物来"衬托"高加林的命运悲剧的,加上自身生活面较狭窄和创作功力不足的局限,所以导致小说中出现了诸多损害人物形象真实性的败笔。小说对黄亚萍恋爱观的批评指责,也暴露了作家创作思想中某些守旧与落后之处。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中蕴涵着她独特的生命经历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在不断探求生命本质和不懈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她超越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礼教的束缚。用她独有的艺术才情和精妙表述,展现其敏锐的审美感受和匠心独运的审美视角。用真性情吟唱出一曲女性心底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6.
《王娇鸾百年长恨》中男女主人公死亡的情节建构有巨大的审美差异。男主人公周廷章贪财慕色,只享受色欲生活,不担负社会责任,最后难逃被惩罚而死的结局,周廷章之死是对道德败坏者的警醒,对情感游戏者的惩戒。女主人公王娇鸾追求真爱,但被人愚弄,还被世人贴上"荡女"的标签,王娇鸾选择死亡,是爱情坚持者的绝望,是对人格尊严被亵渎的反抗。  相似文献   

17.
蕊秋是张爱玲遗作《小团圆》的一个关键人物。蕊秋身处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之间,在自由的生存状态表象下,遭遇的却是现实的精神困境。这不仅体现在蕊秋的人生境遇中,下一代人九莉身上还延续着这种苦闷。张爱玲对于女性生存困境的反思无疑具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淑真是我国明代以前女作家中写作诗词数量最多的人,[1]与诗相比,她的词作虽少,但每首都在讴歌情怀、畅述心志,真实地展示了其细腻的情感世界。以朱淑真《断肠词》为基础文本,通过深度解读分析,梳理其心路历程,进而探求其隐藏于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相似文献   

19.
陈克俊 《科技信息》2012,(8):167-168
People in our country know Eileen Chang mainly as an outstanding writer and literator.In fact she is appreciated more than being a writer internationally.Yet Chang’s outstanding talent as a trans1ator is known very 1ittle in mainland China.This thesis selects Eileen Chang’s translation phenomeno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Mainly because at first, the translator is of course the decisive factor that makes the target text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 text,and case study of outstanding translators obviously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both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Amo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lati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s the key one. For a translator who is also a writer,his/ her writing view influences his/ her translating ractice. Eileen Chang’s writing view is inflected in her translat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Hemingway. In my thesis, I would analysis her skill when translating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 found that she reflected her own attitude to the life when translating the novel.  相似文献   

20.
朱淑真虽然是公认的仅次于李清照的宋代女诗人女词人,但是她的诗歌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理解和重视,大多数研究是对其生平经历以及词作的分析。文章从朱淑真的《断肠诗集》与杜诗的联系方面着手,分析了朱淑真对杜诗学习和模仿的内容、特色,并试着分析其中的缘由,以找出她学习杜甫诗的不同于他人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