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察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并就工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投资均存在正溢出效应,东、中、西地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越大越不利用溢出效应的发挥;外资密集度越高溢出效应越明显;本土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与溢出效应正相关,而跨国公司研发投入过高可能会产生逆向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2.
基于技术距离、经济距离和人力资本距离等三种不同维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份1998—2015年高技术产业RD同时涵盖本土和跨国两种不同途径下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RD活动的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RD活动的产出时,本土途径以及跨国途径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以专利申请数作为RD活动的产出时,本土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跨国途径下的溢出效应以关联效应为主,不存在明显的示范效应。此外,基于经济距离、人力资本距离和技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本土溢出效应依次递减。最后,针对模型结果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流动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产生的重要载体。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决定因素,并通过模型分析论证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外方人力资源培训投入力度、人才本土化程度和双方技术差距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就国内企业如何提高跨国公司人力资本正向溢出效应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直接投资(FDI)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其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东道国获取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但这种溢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性,是有条件的,文章从竞争环境等多个方面论述了技术溢出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基于价值链理论将RD创新过程分解为RD创新开发和RD创新转化2个阶段,利用中国29个省市1995—2013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金融效率、环境规制与RD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金融机构效率、股票市场效率对环境规制作用于RD创新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股票市场效率能促进RD创新开发与转化,并存在正向溢出效应;金融机构效率、环境规制能够促进RD创新开发,且金融机构效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但金融机构效率不利于RD创新转化,环境规制对RD创新转化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人力资本能够有效促进RD创新开发,市场化程度能够促进RD创新转化.  相似文献   

6.
知识溢出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的局部性、累积性、不可逆性和互补性为知识溢出创造了条件,溢出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内在的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特征。知识溢出受技术差距、认知距离、吸收能力、地理距离和溢出方的控制意愿与能力的影响。从知识溢出的途径看,有基于劳动力的劳动力流动与人际交流效应、基于投资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基于产品的模仿效应和逆向工程、基于主体间联系的联系效应。获取溢出的知识的关键是自身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来缩小技术差距,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效应在发展中国家并不明显。我国虽然公司从跨国的直接投资中获益匪浅,但整体技术溢出效应并不理想。分析和实证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文化传统、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技术的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无法通过跨国公司投资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来实现技术赶超。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国家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负担起更多的职能.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加速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快速流动,并增加政府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以增进国家科学知识总量水平,进而加速跨国公司技术溢出速率、增强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力度的大小、FDI技术溢出渠道的通畅程度和东道国自身“吸收能力”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又对这三个因素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以中国1983-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得出结论认为:人力资本水平的丰裕程度决定了FDI技术溢出的大小;FDI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且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技术溢出效应要远远大于资本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地企业知识溢出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传递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知识溢出 ,本文分析了知识溢出效应 ,讨论了知识创新与模仿的旋进机制 ,指出要利用知识溢出效应 ,推动技术进步。最后总结了知识溢出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融资资源获取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因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财政分权对于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于企业研发投资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财政分权度对企业研发融资约束水平具有显著的增进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财政分权对私有产权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增进效应更弱。  相似文献   

12.
使用2007—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公司高管尤其是政治关联和银企联系方面的特征对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银企联系和平均年龄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但高管持股水平和任职期限虽然与研发支出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RD资源投入及其配置视角考察我国RD创新效率偏低的原因。研究发现:2004—2009年,我国RD创新效率为0.67,RD经费配置效率为0.07;RD投入强度对RD创新效率具有弱的正效应,而RD经费配置效率对RD创新效率具有弱的负效应。可见,RD资源的配置不当是导致我国RD创新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在有限的RD资源约束下,改善我国RD资源配置效率是提高我国RD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IT企业的R&D投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实证检验模型,运用IT上市公司和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等数据,研究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对信息技术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大,产业集聚对IT企业R&D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所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对IT企业R&D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立足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在总结了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困境后,提出准确定位国有企业功能,高度谋划和实现国有产权流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增加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等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受到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企业转化知识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以及所在区域资源环境的影响。通过探讨这些因素,界定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并归纳其主要特点,整理出分析框架。最后,将评价因子分为五类指标,进而建立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国公司不能再以殖民者的姿态为自身谋利;而东道国也不能狭隘地以保护民族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由抵制跨国公司的进入。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竞合关系,在无形资产收益上表现得愈益突出。无形资产使东道国和跨国公司双赢,持久得益。  相似文献   

19.
莫玲 《科技促进发展》2014,10(5):101-104
本文对我国出台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部分典型省市出台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分析了目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铁卫  钟飞 《科技与经济》2014,27(1):51-55
以企业所得税税负、流转税税负和财政科技拨款强度作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工具的度量指标,分析了我国1991--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与企业所得税税负、流转税税负和财政科技拨款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四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财政科技拨款强度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短期具有挤出效应,但长期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而企业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短期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