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馆》是老舍后期的代表作,又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巅峰。作品中的亮点是潜台词含义丰富而且深刻,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茶馆》潜台词含义的表现以及《茶馆》潜台词的特点,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为话剧潜台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同时也会帮助读者或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2.
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是清代第一部敷演《红楼梦》的戏曲作品,在红楼梦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其对袭人、王熙凤人物形象的歪曲塑造,对《红楼梦》思想内涵的庸俗理解,造成了对《红楼梦》的误读,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外在的改编困境,另一方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谐音双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谐音双关是《红楼梦》运用最多的辞格。大自作品的立意、构思、框架结构,小至人物的命运、个性、人品等都运用了大量精彩的谐音双关。谐音双关的成功运用,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含蓄性和幽默感,而且对作品的情节构建、艺术构思和主题表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谐音双关多系人名构成,大都经"脂评"批注,而历来的研究者一般都遵循这些批注。  相似文献   

4.
杨晴 《科技信息》2011,(18):155-155
电视剧语言的重要特征是有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是一种能把台词内含的、潜在的、微妙的、真正的含义传达出来,为人物语言、表情、动作提供依据的语言。电视剧潜台词有三类,一是人物对话潜台词、二是叙事手段潜台词、三是事物寓意潜台词。咀嚼潜台词,有助于准确把握人物,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的语言,无论是叙述性语言还是小说人物语言,无不渗透着情感情绪;《红楼梦》的语言,不仅贯注着小说人物的主观情绪,也贯注着创作主体的主观情绪。对于《红楼梦》创作主体及其小说人物的考察,最基本的着眼点应该是小说语言。也可以说,对于《红楼梦》精神的研究,其实就是对其语言情绪意义的探讨。本文对于《红楼梦》语言情绪的探讨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展开的。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它同样适用于《红楼梦》。曹雪芹以其深厚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在《红楼梦》中营造了一种博大、深沉而多层次的意境。《红楼梦》主要通过整体艺术构思、人物诗作、自然环境等来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红楼梦》神话性进行了探讨,主要是通过人物来历,行为的解析,论述了作品所展示的现实世界、虚无世界的文化形态。揭示了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对现实的重视,对神话的追求,由此说明《红楼梦》的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文本的核心意向不是情,而是自由。贾宝玉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及其恶劝和意淫人格,无不体现任性自适、洒脱自由的精神意蕴。同时作者将人性自由的渴望寄墨于大观园诸芳。曹雪芹的自由观具有独特、鲜明的历史文化内涵,决不是此前任何文人学士的自由观的翻版。受制于时代和所属阶级,他所倡导的只能是有限自由。  相似文献   

9.
《甄娠传》对《红楼梦》的戏仿在《甄娠传》里诸多地方能够找到痕迹,其中最主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名与情节或者性格的暗合,其次是叙述与话语的模仿,最后是人生哲理的相似。《甄娠传》对《红楼梦》的戏仿可以说只是一种写作技术层面的借鉴,《甄嫒传》之文学艺术成就虽远不能跟《红楼梦》相提并论,但她精致典雅之语言、独具匠心之情节、沉伟岸之哲理在后宫(或说“宫斗”)题材小说的苑囿里的确独树一帜、鹤立鸡群,这是我们必须肯定和承认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从《红楼梦》和《老人与海》两部小说故事事情节的寓言载体功能化和人物形象的寓言寓体功能化,探究它们独特的审美特征──寓言性质。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至今已被翻译成许多版本。《红楼梦》的翻译无论是对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介绍中国的古典文化遗产,还是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了《红楼梦》译本的多样性,探讨了不同译本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学语境和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文学语境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此出发加以考察,则《红楼梦》的创作宗旨、创作手法长期以来存在被误读情况。因此,从知识范型的角度入手,对这些问题重作考察,不但有助于我们对《红楼梦》的理解,而且也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一出为天下女儿们悲歌哭泣的大悲剧。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让人共掬一把悲悼怜悯之泪。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是一个小人物,却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神采独具、魅力四射,具有超凡的交际能力与口才,深得人缘,主要表现在她“出谋划策,循循善诱;知己知彼,语无大错;言语个性,质朴得体;识趣凑趣,逢场作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出为天下女儿们悲歌哭泣的大悲剧。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让人共掬一把悲悼怜悯之泪。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相似文献   

16.
红学史上有三个曹雪芹,分别是敦诚兄弟的朋友,兴廉即张宜泉的朋友,以及《红楼梦》文本上的那个"批阅""增删"者。文章将论证三者是否一体,他们中究竟谁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化是近年来文化界所关注的一个大课题.什么是民间文化?其价值何在?通过截取民间文化的一个方面——民间文学,探讨民间文学对《红楼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来阐明民间文化的价值及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隐喻的翻译方法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约翰·明福德两个译本为范本,探讨了他们在处理《红楼梦》中的隐喻翻译时采用的几种方法,并评析这些方法在具体的表达中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华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也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红楼梦》对钧瓷等数种瓷器的巧妙融入和精致描写,体现了一代大师"以器辅文"的匠心所在,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两种文化现象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黛玉驯养的鹦鹉实是曹雪芹有意为之,借着鹦鹉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所具有的"贮以金笼"、"远别故乡"、"巧言遭忌"的意蕴,缓慢而隐蔽地暗示林黛玉的孤寂性格和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