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和小鼠口服腰痛宁胶囊(含有马钱子、土鳖虫和全蝎等中药)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以SD和Wistar种大鼠,昆明种和BALB/c小鼠为受试对象,采用Bliss法测定口服腰痛宁胶囊的LD50。结果 雄性SD大鼠口服腰痛宁胶囊的LD50为6158.95mg/kg,而雌性大鼠的LD50为803.85mg/kg;雄性Wistar大鼠口服腰痛宁胶囊的LD50为5807.57mg/kg,而雌性大鼠的LD50为861.94mg/kg;昆明种小鼠口服腰痛宁胶囊的LD50为640.44mg/kg;BALB/C小鼠的LD50为448.34mg/kg。结论 不同性别的大鼠对腰痛宁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有非常著性差异,SD大鼠雄性LD50比雌性高7.66倍,Wistar大鼠雄性LD50比雌性高6.74倍。小鼠LD50几乎没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大鼠和小鼠以霍恩法测定了三甲胺的急性经口LD50,并以蓄积系数法测定其对小鼠的K值。观察并记录了急性中毒的症状。最后,以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法检测了单独摄入三甲胺和同时摄入亚硝酸钠的致突性。结果是大鼠经口LD50.1236mg/kg(雌),797mg/kg雄);小鼠经口LD50.908mg/kg(雌),704mg/kg(雄)。蓄积系数K>5(指标为小鼠死亡率)。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阴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口腔灌胃染毒的方式,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9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的急性毒效应.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DE-47处理组.对照组小鼠灌胃玉米油,BDE-47小鼠分别灌胃1 150,1 610,2 254,3 155和4 418mg/kg剂量的BDE-47溶液.记录暴露0~24h的小鼠体质量.采用改进寇氏法检测BDE-47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95%可信限.结果表明,暴露24h后,小鼠体质量随BDE-47剂量升高而降低;BDE-47对9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的LD50为2 309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 912~2 788mg/kg;BDE-47急性毒性的靶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垃圾发酵用菌种粉末的急性毒性反应、致染色体畸变作用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 ,采用昆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和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实验以及新西兰兔急性皮肤刺激实验 ,来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小鼠经口LD50 值 >6 0 0 0mg·kg- 1 (体重 ) ;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的平均微核率 (2 .7± 0 .81‰ )与正常组 (2 .5± 0 .77‰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阳性对照组的平均微核率 (2 5 .5± 1.6‰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家兔皮肤刺激强度分值为 0。上述结果提示 ,该菌种粉末无毒 ,不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 ,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速眠新在大鼠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不同剂量速眠新麻醉大鼠的效果。将 18只大鼠分成三组 ,分别按每千克体重 0 4、0 8、1 2mL速眠新进行肌肉注射麻醉。结果给予速眠新后分别在 ( 7± 1)、( 5± 1)和 ( 4± 1)min大鼠进入麻醉状态 ,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 ( 31± 6 )、( 89± 11)和 ( 111± 10 )min。大鼠在麻醉维持期间呼吸频率分别为 ( 6 2± 12 )、( 6 0± 11)和 ( 70± 15 )次 /min ,心跳频率分别为 ( 175± 16 )、( 16 5± 12 )和 ( 16 5± 13)次 /min。速眠新麻醉大鼠的效果满意 ,适宜剂量为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0 4mL~ 0 8mL。  相似文献   

6.
对阿拉伯半乳聚糖硫酸盐(AGS)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得到其LD50.并确定AGS给药量分别为400、2001、00 mg/kg.通过对小鼠腋下移植实体肉瘤S180以及移植腹水瘤H22进行体内抑瘤试验并考察了AGS对荷瘤动物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影响.结果表明,AGS的LD50为5 382.8 mg/kg,95%可信范围为4 648.4~6 378.0 mg/kg.各剂量组AGS均表现出一定的抑瘤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氯仿(CF)对小鼠进行联合染毒,来观察染毒小鼠脂质过氧化等指标的变化。本实验按照联合作用的分析方法——2×2析因分析进行分组。选择40只昆明小鼠,体重(25±2)g。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分开,每组5只,即对照组(玉米油)、DOP单独染毒组(1/10 LD50,540mg/kg)、CF单独染毒组(1/10 LD50,112mg/kg)、联合染毒组DOP(1/10 LD50)+CF(1/10LD50)。通过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染毒1次,15d后处死,称重并且称量小鼠肝脏重量。计算肝脏器系数,测定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染毒后CF组体重升高;CF组和DOP组的肝脏器系数升高;MDA含量、SOD及GSH-PX活力均降低(P0.05),CF与DOP联合染毒对SOD及GSH-PX表现协同作用(P0.05)。CF与DOP联合染毒对小鼠肝脏存在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果胶阿霉素的抗肿瘤活性,将果胶与阿霉素经过缩合反应生成果胶阿霉素轭合物(PAC);通过高压均质和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成PAC纳米混悬剂;采用CCK-8方法考察PAC对8种人源性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以KM小鼠H22腹水为模型,考察PAC对腹水瘤的抗肿瘤活性、对免疫器官的影响以及H22腹水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初步考察PAC对KM小鼠的急性毒性,并与阿霉素作对比.PAC对8种人源性肿瘤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在阿霉素质量浓度为4、8μg/ml时,对各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到50%以上.PAC能有效地抑制H22腹水的生长,在阿霉素质量分数为2.5、5、10 mg/kg时产生的腹水量分别为3.32±0.41、0.96±0.17、0 m L.生存期方面,从接种肿瘤后至45 d时,PAC 10 mg/kg组未出现小鼠死亡,PAC 5 mg/kg组和2.5 mg/kg组存活率分别为75%、60%,阿霉素组2.5 mg/kg存活率80%,而对照组在25d以内全部死亡.PAC对KM小鼠的LD50为49.32 mg/kg,而阿霉素对KM小鼠的LD50为14.70 mg/kg.结论:PAC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的生长,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PAC能有效地抑制H22腹水的产生,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小于阿霉素,能明显延长腹水癌小鼠的生存期.PAC的LD50较ADM提高了2.36倍,毒性反应大大降低,有望开发成一种高效低毒的高分子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9.
1,6-二磷酸果糖镁静脉给药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静脉给药时 1,6 -二磷酸果糖镁 (fructose 1,6diphosphatemagnesium ,FDP -Mg)的急性毒性及最大耐受量。方法 :利用序贯法测定静脉注射和静脉恒速给药时FDP -Mg的LD50 及LD1。结果 :FDP -Mg静脉注射对小鼠和大鼠的LD50 及其 95 %可信限分别为 2 0 6 76mg·kg- 1(186 6 9~ 2 2 6 83mg·kg- 1)和 2 0 1 74mg·kg- 1(184 0 3~ 2 19 4 4mg·kg- 1) ,静脉恒速给药对大鼠的LD50 及其 95 %可信限为 5 4mg·(kg·min) - 1[4 90~ 6 0 3mg·(kg·min) - 1],LD1为 3 76mg·(kg·min) - 1。结论 :FDP -Mg静脉注射的毒性较大 ,静脉恒速给药相对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聚天冬氨酸钙的毒性及血清半衰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聚天冬氨酸钙进行初步毒理生物利用度的检测.方法:通过灌胃造成急性毒性确定半数致死量(LD50),并对小鼠蓄积毒性、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血清半衰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受试物对小鼠的LD50大于5 000 mg/kg,属于无毒.以蓄积毒性剂量5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20 d后,小鼠的体重和心、肝、脾、肺、肾、肠胃等器官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指标上与阴性组对照无明显差异.分别以500、800、1 000 mg/kg的剂量对小鼠连续灌胃2 d,PCE微核率分别为4.8±0.87‰、5.4±0.99‰、5.6±1.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相同剂量灌胃后小鼠血清中药峰值出现时间为120、140和150 min,血清半衰期时间分别为:160、200和220 min,长于天冬氨酸钙的药峰值时间(20、30和40 min)和半衰期(均为50 min).结论:聚天冬氨酸钙属于无毒,其吸收和代谢相对缓慢,药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寇氏法测定彼得异蝎蝎毒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致死量。方法:取7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2)g,随机分成7组。腹腔一次注射0.2ml/20gN同浓度的蝎毒溶液,观察小鼠的行为表现,并计算蝎毒的半致死量及95%可信区间。结果:半数致死量为164.63mg/kg,95%可信区间为(164.63±27.95)mg/kg。结论:该蝎毒毒性低,小于马氏正钳蝎,不会对人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酸洛美沙星的急性毒性。方法: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方法测定其LD50,10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给药,观测48小时内每组小鼠死亡数。结果:盐酸洛美沙星雌性小鼠组,LD50=255.3mg/kg;雄性小鼠LD50=251.2mg/kg,与盐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相比(LD50=261.2mg/kg)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洛美沙星盐水注射液与其葡萄糖液类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嘧啶氧磷的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和解毒试验研究结果。嘧啶氧磷对小白鼠经口LD50为87mg/kg,大白鼠经口LD50为183mg/kg,大白鼠经皮LD50为1062mg/kg,氯磷定对嘧啶氧磷中毒有良好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WHPI经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按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指南的要 求与方法,用SPF级昆明小鼠以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进行了WHPI的急性毒性试验,用Bliss法计 算其半数致死量( Lethal Dose 50,LD50)。结果 受试物腹腔注射给药对昆明小鼠的LD50为30.08 mg/kg;尾静脉注 射给药对昆明小鼠的LD50为71.45 mg/kg。结论 WHPI腹腔注射对昆明小鼠的毒性比静脉注射的毒性高。这可 能是WHPI经肝代谢后的产物毒性比静脉注射时高,提示临床上宜采用静脉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鼠一次静脉注射奥硝唑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奥硝唑7d,记录死亡率。结果:奥硝唑LD50为1073.96mg/kg.结论:奥硝唑LD50相当于临床拟用日剂量75.2倍,可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通过灌胃口服方式,研究了硝酸钐对雄性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探讨了不同染毒剂量下存活小鼠的脏器系数、精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硝酸钐对雄性小鼠的LD50为3 393.56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3 175.50~3 626.60 mg/kg;小鼠染毒后体质量增加缓慢,肾脏脏器系数明显地低于对照组(P<0.05);2 880.00mg/kg剂量组小鼠的脾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且小鼠精子活力明显降低(P<0.05).提示硝酸钐对雄性小鼠的毒性较低,但染毒后部分脏器有急性损伤,而且会降低小鼠的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17.
老板口服液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剂量达40g/kg时,未出现毒性症状和死亡现象.腹腔注射给药LD50为11.56g/kg.大鼠长期毒性实验分别灌胃给药10g/kg、5g/kg和2.5g/kg,连续6周.各组无动物死亡.动物外观、体重增长、血象、肝肾功能及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脏器组织检查高剂量组13只大鼠中有2只大鼠少量肝细胞脂肪样变.但留存动物于停药3周后,病检均正常.提示老板口服液临床口服用药安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和Ⅱ急性毒性作用,并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和Ⅱ,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用改进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灌胃给药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计算LD50为2.05 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77~2.37 g/kg.死亡动物尸检,发现所有死亡小鼠均出现胃胀症状,十二指肠色黑,少数充血,其它主要脏器肉眼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狼毒大戟有毒成分主要集中在受试药物Ⅰ中,且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属于小毒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