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驱蚊草组织培养及其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驱蚊草离体叶片和茎段的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驱蚊草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用0.1%升汞对叶片、叶柄和茎段进行消毒,最佳消毒时间分别为6.5、6.0、7.0 m in;叶片和茎段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 S BA(1.0 m g/L) NAA(1.0 m g/L),叶柄为M S BA(0.5 m g/L) NAA(0.5 m g/L);不定芽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 S BA(0.75 m g/L) NAA(0.6 m g/L) GA3(0.2 m g/L),增殖倍数为6.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 S培养基,生根率92%,平均每株生根数为10条.  相似文献   

2.
以华南可爱花(E ranthem um austrosinensis)茎段、腋芽为外植体,M 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6-BA,TDZ,NAA和糖在华南可爱花离体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及NAA,IBA对不定芽生根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 0.6 m g.L-1 NAA 0.1 m g.L-1和M S 6-BA 0.4 m g.L-1 NAA 0.1 m g.L-1 TDZ0.05 m g.L-1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较好;1/2M S IBA 0.2 m g.L-1和1/2 M S NAA 0.4 m g.L-1对促进华南可爱花不定芽生根效果较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桂竹香带子房花托,在附加6-BA2.00~3.00mg/L+NAA0.1~0.5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后,转接到附加6-BA0.2mg/L+NAA0.01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状态最佳,丛生芽在附加NAA0.5mg/L的1/2MS培养基中可诱导出多而粗壮的根.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抗线虫基因遗传转化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皮秋花生1012种子萌发3d,获得花生无菌苗,切取子叶、胚轴、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植体侵染20-30分钟转入培养基MS+5mg/L BA+0.5mg/L NAA+100μmol/L AS暗光共培养3d,转至加有280mg/L Cef的培养基P2或P2上诱导芽伸长,长至1-2cm时转至促根培养基MS+0.2mg/L BA+75mg/L Kan+280mg/L Cef上促根,经27天观察有5株再生苗长根。结果表明培养基P2上芽诱导率较高,长势也较好,同时乙酰丁香酮对芽诱导率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珍奇园艺植物珠帘藤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帘藤带芽节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节段外植体诱导丛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 BA,以叶片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 mg/L BA+0.1 mg/L NAA;茎段外植体成芽时间较短,数量较多;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5 mg/L KT,繁殖系数达5.5,苗壮、长势好;最佳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 iBA+0.6 g/L AC,生根率达96%.平均生根7.5条,根粗壮;最适试管苗移栽基质为腐质土+珍珠岩+椰糠(1:1:1),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6.
花生体细胞胚和丛生芽的诱导及扩繁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生成熟胚培养成的无菌苗叶节为外植体 ,在高浓度 6-BA ( 3 0 mg/ L) MS培养基中 ,光强 2 0 0 0Lx,( 2 5± 3 )℃和 1 4 / 1 0光暗比条件下培养 ,50天后全部诱导分化出整齐一致的丛生芽 ,每个外植体平均产生 8.2 5个丛生芽 ;切下带少许丛生芽的组织块转入含 6-BA ( 3 0 mg/ L) ,LH ( 40 0 mg/ L)和 YE ( 0 .0 1 % )的 MS培养基中 ,可诱导出新的丛生芽 ,诱导率达 98.70 % ,平均出芽 1 3 .86个 .将花生成熟胚轴转接于含NAA ( 1 mg/ L)和 6-BA ( 3 mg/ L) MS培养基中 ,2 0~ 3 0天后 ,诱导出大量正常的体细胞胚 ,诱导率达 95.7% ,将胚切成小块转入含 2 ,4 -D ( 2 0 mg/ L) ,6-BA ( 3 mg/ L )和 LH ( 2 0 0 m g/ L) MS培养基中 ,经 1 5天培养 ,诱导出白色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 .  相似文献   

7.
以平车前根颈、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直接诱导分化生长芽,并进行生长芽的生根、试管苗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平车前的无性系.结果表明:根颈是直接分化出生长芽的理想材料,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蔗糖30g/L+6-BA1.5mg/L;分化芽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1/2MS+蔗糖15g/L+IAA0.2mg/L;平车前试管苗移栽的理想基质是园土,移栽成活率为100%,移栽成活苗定植的成活率为100%.实验证明:在适宜条件下可由根颈直接分化建立平车前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选择云南文山三七块根为外植体,采用全面实验法或正交实验法,研究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最佳表面消毒方案和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芽、生根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三七块根最佳表面灭菌方案为75%乙醇消毒10 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8 g/L+KT1.0mg/L+2,4-D1.0mg/L,批pH=5.8;生芽生根培养基可以选择MS+蔗糖30 g/L+琼脂8 g/L+2,4-D0.5 mg/L+NAA1.0mg/L NAA+6-BA1.0mg/L,pH=5.8.  相似文献   

9.
激素水平对三角紫叶酢浆草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三角紫叶酢浆草丛生芽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水平对三角紫叶酢浆草组织培养的影响,探讨三角紫叶酢浆草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不定芽诱导初期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2mg/L;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2mg/L+KT0.5mg/L;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 g/L。  相似文献   

10.
赤松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无菌条件下萌发21~28 d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幼苗子叶-胚轴材料为起始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添加4 mg/L 6-BA和0.05 mg/L NAA的GD培养基上培养5周可诱导丛生芽形成,无6-BA但添加0.1 mg/L NAA的DCR培养基促进了芽的进一步生长,DCR培养基中添加0.5~1.0 g/L活性炭促进了芽的伸长,在添加2 mg/L 6-BA和0.1~0.2 mg/L NAA的GD培养基上丛生芽大量增殖。伸长的丛生芽接种在附加0.2 mg/L NAA的1/2 GD培养基中培养4周后,不定根发生率达68.4%,转移至无激素但添加0.5 g/L活性炭的1/2 GD中不定根迅速伸长。将完整的再生植株移栽于蛭石-珍珠岩-河沙等比混合的基质中,12周后成活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11.
黄瓜素(cucum is in)是甜瓜类枯草杆菌丝氨酸蛋白酶,其表达具有果实特异性.应用PCR方法从甜瓜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该基因自转录起始位点至上游一段长310 bp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UC 19载体中,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已报道的相应序列完全相同,且具有TATA-box、CAAT-box、G-box、I-box-like和增强子元件TGTCACA等功能域,具有典型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特征.成功获得甜瓜果实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启动子,为下一步实现外源基因在甜瓜果实中特异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切割蜜瓜成熟果实ACC氧化酶mRNA的GUC^86、GUC^388、GUC^534的三重锤头型核酶(HhRz)和阻断转录的反义RNA(AR) 基因,并构建了二、四、八联体HhRz和AR基因。为了在体外和体内检测HhRz是否切割ACC氧化酶mRNA,在E.cloliDE3rna-菌株中克隆了同域和跨域作用的(HhRz)n-AR和靶子ACC氧化酶mRNA表达系统。又构建了植物体组成型和诱导型(HhRz)n-AR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3.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在甜瓜品种河套蜜瓜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甜瓜(Cucumis melo L.)简便易行转化频率高的转基因技术,以甜瓜品种河套蜜瓜为受体材料,以含gus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PZP221为外源基因供体,进行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研究.自交授粉后分别于1、2、3、4、5、6、7、8、9、10 h,切去柱头上端1/3部分,立即滴加质粒DNA溶液,果实成熟后收获转化种子.对T0代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处理所得到的T0代植株均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其中授粉后7 h滴加DNA溶液所获得的转化率为28.3%.对一部分PCR阳性的T0代植株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出现特异性杂交条带,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亲融合法将含有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 an augm en 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的果实特异性表达载体pPZP-CAN导入农杆菌LBA 4404,转化河套蜜瓜子叶外植体,经诱导与筛选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PCR扩增、PCR-Sou thern和斑点杂交检测证明hALR已整合入河套蜜瓜再生植株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5.
以黄花蒿叶片为材料,设计离体培养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MS 2,4-D(2.0mg/L)对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MS 6-BA(1.0mg/L)为丛生芽分化培养基的适宜配方;无菌苗在MS NAA(0.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花叶如意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花叶如意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2,4-D1.0mg/L 6-BA2.0mg/L.在此培养基上,叶片比叶柄更易得到愈伤组织.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时间过长易褐化,从而影响分化,其最适时间为20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2.0mg/L.根分化的培养基为1/2MS NAA0.5mg/L.  相似文献   

17.
百合子房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百合子房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得到子房诱导成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1mg/L+NAA0.5mg/L:适合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0.5mg/L+IAA0.5mg/L;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MS+BA0.2mg/L+IAA1mg/L.  相似文献   

18.
大岩桐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岩桐的叶柄为材料,接种于MS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成功地经愈伤组织至不定芽途径形成大量再生植株并移栽成活.实验表明,MS 6-BA2.0 mg/L NAA0.2mg/L对诱导叶柄形成苗较好,MS NAA0.2mg/L对诱导生根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白花泡桐繁殖效率,防止丛枝病的传播,保持优良种性,利用愈伤组织再生技术对其增殖.研究表明:叶柄产生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 2.0 mg/L BA 0.2 mg/L NAA 0.05 mg/L2,4-D;诱导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 2 000 mg/L脯氨酸,可使诱导分化率达27%;增殖继代最适培养基为B5 1.0 mg/L BA 0.1 mg/L NAA,增殖系数达6.79;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 0.1 mg/L IBA 0.1 mg/L NAA,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古巴芦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古巴芦荟(AloeveraL.)对蔗糖浓度适应范围较大(2%~5%),其中以3%的浓度最适宜.在侧芽诱导中以MS基本培养基较合适.激素对侧芽的诱导作用符合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器官发生调节模式,其中以MS+BA3—5mg/L+NAA0.2mg/L对芽的诱导最有效,而KC+IBA2—3mg/L对根的诱导最佳,生根率达100%.在生根培养阶段加入1-3mg/L的活性碳是必要的.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基质是河沙,成活率达9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