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用TP-801微型计算机对甲酸氧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进行实时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计算出该反应的动力学参量: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及表观活化能。并用采集的数据驱动记录仪作图。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利用PC微机为系统主处理机,采用8031单片机组成一学习反应信息实时数据采集的主从分布式通信网,将测试过程采集的数据用串行方式送至单片机通信网的主服务机,然后主服务机用并行方式将采集的数据送主处理机进行实时处理。文中给出了系统同步、异步测试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硬软件支撑环境、关键性技术说明以及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等,整套软件采用全字符型汉字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3.
典型二级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通常采用作图法,即反应某时刻浓度c的倒数对时间t作图求直线斜率。本文以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为例,设计了计算机处理这一过程的算法与程序,并用TURBO PASCAL语言在386-DX机上运行通过,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对所测定的有关数据自动取舍,根据误差要求,达到最佳效果,避免了用坐标纸手工作图所造成的不必要误差。  相似文献   

4.
时间序列分析和参数识别方法确定两相流流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时间序列参数模型来分析两相流的状态.通过实验装置来拾取两相流的压力、压差信号,采集有序数据组.借助于MATLAB语言及其软件工具包将有序数据拟合为n阶自回归参数模型AR(n),优选模型阶数n值,通过n值的变化来考察两相流的流态.  相似文献   

5.
用电导率仪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采集的数据精度比电导率仪表头读得的数据精度高,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误差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用的电导法测定酸碱反应速率常数过程中,数据处理比较繁琐的弊端,提出用酸度计测定酸碱反应溶液的pH值,进而求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实验证明:求出的反应速率常数k值稳定,数据处理简单。用计算机作一维线性拟合图,计算结果及线性关系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二级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数据的微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二级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通常采用作图法,即反应某时刻浓度c的倒数对时间t作图求直线斜率.本文以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为例,设计了计算机处理这一过程的算法与程序,并用TURBOPASCAL语言在386-DX机上运行通过,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对所测定的有关数据自动取舍,根据误差要求,达到最佳效果,避免了用坐标纸手工作图所造成的不必要误差  相似文献   

8.
化学反应热的测定因与环境有热交换而引进误差,为消除误差,以往用作图法处理.本文提出计算机处理方法.用最小二乘法将反应前、后的时间、温度数据分别拟合成直线,用拉格朗日一元全节点插值法求反应开始到结束的温度中点对应的时间值,将该时间值代入两条拟合直线方程,求出精确温差.此法简单、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9.
微分-积分法确定反应速率常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微分-积分法确定反应速率常数的原理以及利用MATLAB语言设计了微分.积分法求反应级数的计算机处理过程。处理时先对在实验测定中不同时刻测定的浓度C数据,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和差分法求出各浓度C对应的速率V,再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反应级数,最后利用动力学积分方程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本以一级、二级反应和分数级反应实验测定结果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所编程序确定的反应级数与常规方法能很好的吻合。在化学动力学中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将使实验过程得到简化,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La0.5Sr0.5Ni0.5Cu0.5O3催化剂上的CO氧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对钙钛矿型催化剂 La0 .5 Sr0 .5 Ni0 .5 Cu0 .5 O3上 CO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实验中通过分别测定 CO和 O2 的分压对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出了相应的曲线关系 ,通过对所有动力学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得出动力学方程 r =2 .2 6× 1 0 8e-1 0 3 0 0 0 /8.3 1 4 T Pco0 .5 ,根据动力学实验结果初步提出了 CO在该催化剂上氧化机理模型 .  相似文献   

11.
以若干反应实例说明,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时,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的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VisualBasic编程工具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问题.程序根据线性相关系数R的数值来判断计算反应速率时的最优的时间变化量出,从而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程序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所绘图形美观协调,可形象直观地表达出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以及反应速率的对数值和物质浓度的对数值的线性拟合程度.利用一个反应实例对程序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和文献参考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反应条件对FCC汽油二次芳构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宏君  徐春明  高金森 《江西科学》2006,24(4):164-169,178
以兰炼催化汽油二次芳构化产品为原料,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为芳构化反应装置,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芳构化产物产率、转化率、MON和RON和液体产品组成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兰炼FCC汽油的二次芳构化产物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抚顺FCC汽油非常相似。虽然兰炼FCC汽油芳构化产物二次芳构化后芳香烃的含量提高了大约5%,但是由于产物的马达法辛烷值(MON)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而研究法辛烷值(RON)并没有提高较大,并且焦炭产率较高。因此,可以说明兰炼FCC汽油的二次芳构化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4.
扼要介绍重核的多核子转移反应和冷碎裂反应,指出它们是产生重质量丰中子未知核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甲苯歧化与三甲苯烷基转移反应体系中不同温度和进料条件下的平衡组成,平衡转化率,平均选择论进行了详细计算,结果表明:(1)随温度的升高,甲苯与三甲苯的芳烃平衡转化率降低,二甲苯的平衡选择率亦降低;(2)降低进料中的甲苯与三甲苯摩尔比(Tol:TMB从9降到1),甲苯和三甲苯的芳烃平衡转化率降低,而二甲苯的平衡选择率明显上升,然后,在改性的β沸石催化剂上进行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反应,通过对实验数据与平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反应温度升高,芳烃转化率上升且越来越接近平衡转化率,而二甲苯的选择率迅速下降;进料 中Tol:TMB存在一个最佳点,即60:40(m:m),此时芳烃转化率最高,二甲苯的选择率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对丙酮(A)和柠檬醛(C)在NaOH水溶液(W,NaO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假性紫罗兰酮(P)反应进行了液液相平衡研究。测定了A-C-W扣A-P-W体系的相图,並用改进渐近滴定法直接测得了A-C-W(NaoH)的溶解度曲线。在三元相图研究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反应量热仪在线探究硝酸硝解乌洛托品反应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反应量热仪(Easy Max102)在线监测硝酸直接硝解乌洛托品的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硝化温度越低,硝化过程放热量越低;加料时间越短,放热速率越大;成熟温度越高,绝热温升越高。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热危险严重度都属于中级。综合经济与安全因素考虑,硝化温度为0℃,加料时间为20 min,成熟温度为30℃时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研究了对二氨基苯的Schiemann反应。首先将亚硝酸钠水溶液在-12~-16℃的低温下滴加到浓盐酸和氟硼酸的混合液中制成亚硝酸-氟硼酸溶液,然后将对二氨基苯和浓盐酸形成的悬浮液慢慢滴加到上述亚硝酸-氟硼酸溶液中去,可获得85%收率的二氟硼酸对苯二重氮盐,将重氮盐分解可获得73%收率的对二氟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在常温常压下,以三氯乙烷为碳源通过强碱作用,直接脱卤化氢聚合生成碳炔类似物的新方法,并对其合成产物的结构、形态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反应矩阵在化学反应上的应用(一)—反应定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化学反应中提出反应矩阵的新概念,建立了用反应矩阵刻划出化学反应的反应定理,成功地应用于化学反应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