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正确评价胰岛素在人体血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搭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方法的胰岛素评价预测模型.提出的胰岛β细胞功能评价方法,选取了人体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空腹胰岛素浓度、糖耐量实验后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等14个生理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对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线下面积、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释放效应曲线4个指标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ELM模型能较好地进行结果预测,拟合优度在0.8以上;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对比,ELM模型能更好更准确地评价胰岛素分泌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胰腺干细胞,胰腺干细胞有助于恢复器官的胰岛素分泌能力,这对维持身体适当的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改善效果及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为其选择治疗方案,其中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42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治疗的4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分泌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经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经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疾病,发病率较高。据1998年的统计,日本糖尿病患者约占日本全国总人口的2%。实际调查表明,日本有690万人为糖尿病的重大怀疑者,有680万人为糖尿病的不能否定者,两者人数相加合计为1370万人。糖尿病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胰岛素依赖型,即患者先天缺乏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第二种是非胰岛素依赖型,它系患者因运动不足或过食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机能低下所致,该类型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5%;第三种是伴随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的类型。糖尿病的最大特征是会引起重大并发症。这些…  相似文献   

5.
生活禁忌     
空腹饮食十忌①忌吃糖。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人体短时间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值,使血液中的血糖骤然升高,容易导致眼疾。而且糖属酸性食品,空腹吃糖还会破坏机体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硫辛酸及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60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实验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辛酸0.6 g溶于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增加,以实验组更为明显,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同样实验组更为突出,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结论硫辛酸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更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更能促进胰腺B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续降糖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14 d后将其随机分成3组,并采用不同的后续降糖方案,其中,基础胰岛素组48例,预混胰岛素组42例,磺脲类促泌剂组47例.分别于后续降糖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血脂指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应用0~10 min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结果后续治疗后,基础胰岛素组、预混胰岛素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低血糖发生率与磺脲类促泌剂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基础胰岛素组与预混胰岛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后续降糖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OMA-β、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后续降糖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后续治疗方案适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降糖治疗,在改善胰岛功能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新的下丘脑-胰岛轴血糖调节系统激素分泌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健康人群胰岛素、胰升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以及这些激素随时间演化的动力学规律.仿真模拟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个更加符合人体生理实际的血糖调节模型.  相似文献   

9.
马齿苋改善血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发现:马齿苋能够较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症状,初步验证了马齿苋具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减少及修复胰岛细胞的损伤等途径,增加胰岛素及血清C肽的分泌,进而影响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并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截至2000年全球死于糖尿病的有440万人,仅印度、中国就达100万人。1资料本组最先发病患者,男性,于39岁时因多饮、多尿数月,前往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空腹血糖为11.7g,餐后2小时血糖为17.2g,而胰岛素分泌尚属正常范围,其另外两兄弟亦前往医院检查皆被确诊为糖尿病,鉴于以上结果,他们的父母携另两姐妹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糖尿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对照组,CSII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和睡前注射中效诺和灵。结果: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时,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增加脂肪酸氧化、提高葡萄糖摄取量、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控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等作用。正常人血浆中脂联素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尿酸和瘦素呈负相关。脂联素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糖尿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对照组,CSII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和睡前注射中效诺和灵.结果: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时,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治疗方案选择的参考指标.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佳的31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行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血糖稳定后检测胰岛功能,空腹C肽≥1 ng/m L的患者改为口服促进胰岛素分泌类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1),空腹C肽1 ng/m L的患者继续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4次/d(方案2);接受方案1的患者连续治疗7 d后若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未达标,则改行方案2.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1组患者体质量指数、空腹C肽、餐后2 h C肽、Δ空腹C肽明显高于方案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方案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稳定后分组,两组患者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门诊随访,方案1组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方案2组,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方案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Δ空腹C肽为选择方案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质量指数、餐后2 h C肽可作为降糖方案选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探究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选择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个组,每组各40例,分别是短效人胰岛素加中效人胰岛素组、预混人胰岛素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组。在血糖达标之后观察患者体内毛细血管血糖水平、观察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血管内皮功能、血糖波动系数。结果: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血糖波动系数以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显著低于短效人胰岛素加中效人胰岛素组和预混人胰岛素组(P0.05);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组低血糖发生率7.50%显著低于短效人胰岛素加中效人胰岛素组15.00%和预混人胰岛素组15.00%(P0.05);每日多次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方案在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枸杞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糖高热量饮食并结合小剂量腹腔注射STZ诱导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模型,枸杞多糖灌胃4周,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胰岛A、B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及观察血糖、血清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大,小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图像分析大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B细胞数密度增加、A细胞数密度减小、B细胞切面积、核面积、核质比升高。结论:枸杞多糖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和功能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一个小分子的蛋白质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维持外周的血糖平衡,而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胰岛素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大脑中非胰岛素依赖性葡萄糖的摄取,是大家认为脑是胰岛素不敏感器官的主要原因。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脑的提取物中有高浓度的胰岛素;外周分泌的胰岛素,可以经过特异的转运系统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与大脑中胰岛素的来源、定位和功能的研究相比,中枢神经系统中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也得到了相当高的关注。将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内的胰岛素及其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内胰岛素的功能,包括繁殖、食物摄入与体重控制、糖代谢调节和记忆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2型糖尿病建立了一个三时滞微分方程模型来描述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胰岛素调节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解的正性及有界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的方法证明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脏仍保留部分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情况下,系统的正周期解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并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效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并进行经济成本比较.方法纳入2015年1-12月在我科住院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长效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I)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各32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及三餐后2 h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所需天数、胰岛素总用量、胰岛素成本、耗材费用、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及三餐后2 h平均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间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无差异(P>0.05);与CSII组比较,MDII组耗材费用、血糖达标总费用少(P<0.01).结论 MDII与CSII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均有效使血糖达标,但MDII耗材费用、血糖达标总费用少,更具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胰源性糖尿病是指既往无糖尿病史,由于胰腺疾病引起血糖增高,糖耐量试验降低。在国外欧美、日本报道较多,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高糖素分泌增加,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而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在1985—1990年内科收治急性胰腺炎37例,其中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有9例(占24.3%)。并发胰源性糖尿病。现将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