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动态     
一箭双星 飞向太空 壮民族志气,扬中华国威。北京时间5月10日上午9时33分,伴随着雷鸣的轰响,“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托着两颗卫星“风云一号”和“实践五号”顺利升空。 火箭飞行749秒后,“风云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814秒后,“实践五号”卫星与火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证实,两颗卫星相继进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这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连续第七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15日9时50分,在山西太原附近的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号令,“长征四号乙”火箭的底部烈焰喷射,响声雷动,火箭托着风云一号D卫星呼啸而起,直冲云天。这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专门用来探测地球大气状况的卫星。它们分为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两种。极轨卫星又叫太阳同步卫星。它绕着地球转,卫星轨道通过极地,所以叫做极轨卫星。这种气象卫做极轨卫星。星在每天的固定时间经过地球上某一地点的上空。它上面装有照相机,可以从地球的外面拍地球上的云图。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常常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3.
媒体纵览     
<正>中国科学报我国将造三颗新型海洋卫星2015年,我国将启动研制3颗新型海洋卫星,分别是"海洋一号C/D"卫星和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据悉,"海洋一号C/D"卫星能连续获取全球海洋水色水温资料,我国及全球重点区域近海和海岸带环境变化数据及海上浮标、船只信息等,可为海洋环境预报、灾害预警及科学研究提供服务。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可提高我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提升探测精度,拓展探测谱段,实现全球快速覆盖的海洋水色观测能力。(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年12月30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香港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第12~16颗返回式卫星“、澳大利亚B1”与“澳大利亚B2”通信卫星等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5.
1990年,我国的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巨型火箭接连升空,分别将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亚洲一号卫星、模拟星及巴基斯坦卫星、风云一号卫星和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入了预定轨道;长征二号丙、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及新型大推力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相继发射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在这一年里取得了显赫的成果。发射东方红二号甲和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的,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它以长征三号为基础,加上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成为发射地球同步定点卫星的火箭(1984年投入使用)。为使火箭有足够的推力,第三级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外拥有海洋水色卫星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洲欧空局、日本、韩国和印度。我国先后成功发射有HY-1A卫星和HY-1B卫星,其中HY-1A卫星为试验型业务卫星;HY-1B卫星在HY-1A卫星基础上研制而成,其技术指标和性能均优于HY-1A卫星。我国常用的海洋水色遥感数据是SeaWiFS数据和M OD IS数据。我国海洋水色卫星主要应用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灾害监测应用、海洋权益维护、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我国的海洋水色卫星研究起步较晚,应用水平还不够高,大力发展海洋水色卫星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短讯     
我国“人造星空”将现太空中国正在加紧研制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一号”卫星星座,以及通信、遥感、测绘、空间探测等多个系列多颗小卫星。这些卫星的升空,除了将形成科学实验、海洋遥感、空间探测、环境监测等多个现代小卫星系列,还将使太空中第一次出现中国航天人布下的由小卫星组成的“人造星空”。 一种既能在公路上跑,也能在泥泞、沼泽、沙滩上走,还能在水里“游”的复合型全路况特种汽车,最近在沈阳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种汽车,保留了传统汽车的外观特征和驾驶方式,主体结构和大部分成熟技术也没有改变。它通过一套…  相似文献   

8.
1990年9月3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这是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轨道高度889公里,倾角98.9度,周期102.8分钟,每天绕地球运转14圈。卫星姿态采取三轴稳定方式,对地指向精度高于±1度。卫星装载的主要探测仪器是两台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扫描速率每分钟360转,星下点分辨率为1.08公里。辐射仪有五个探测通道,包括四个可见光通道和一个红外通道。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在卫星发射前经过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定标,并且在卫星上具有实时红外辐射较准功能,因此除获取图象资料外,还能定量测量被测物体的反射率和红外辐射强度,反演出云顶温度、地表和海面温度、冰雪覆盖、植被指数及海洋泥沙含量等多种要素。卫星探测资料采取高分辨率图象传输(HRPT)、自动图象传输(APT)和延时图象传输(DPT)三种方式向地面  相似文献   

9.
海外科技     
印度航天工业日渐“惹眼”印度是当今世界第6个具有卫星发射能力和第五个具有遥感卫星研发能力的国家,截至目前,印度共发射各类卫星28颗。1999年5月26日,印度用自己研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本国的海洋遥感卫星、韩国的“基特—Ⅲ卫星”和德国的“图布卫星”同时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10.
海洋卫星微波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动式和被动式微波遥感可以得到大量的地球物理参数和上层海洋信息,包括海表温度、海面矢量风、海面高度、海表盐度、海冰等。微波遥感可以穿透云层,全天候不间断观测海况信息。中国计划2011年发射运行的“海洋”2号(HY-2A)卫星有效载荷为3个微波遥感器,主要用来观测海面矢量风、海表温度和海面高度。HY-2A卫星将有效提高全球海洋卫星观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采样频率。本文介绍了与HY-2A卫星相关的海洋微波遥感技术现状,对微波遥感的优势和目前业务化运行的海洋微波卫星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了微波遥感的新技术进展和全球下一代微波遥感卫星的发射计划,最后指出发展中国立体海洋监测和中国“海洋”3号(HY-3)卫星(其主载荷为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对于更深入了解大洋和海岸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气象卫星是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应用卫星,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经历了从试验阶段到业务应用阶段的发展历程。文章简要介绍了“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性能,星载十通道扫描辐射计和长寿命、高可靠极轨卫星平台取得的成功;重点介绍了中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的总体概况,归纳了卫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卫星遥感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海洋科学的影响。回顾了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把国内海洋遥感技术与国外相应技术作了简单对比,指出两者的区别。介绍了我国2007—2020年海洋遥感卫星发射的关键技术,其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HY-1和HY-2卫星的发射,主要用于监控海洋灾害,比如赤潮、油类溢出、水质和海冰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玲玲:最近,我国成功地将两颗科学试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请问这次发射有什么重要意义? 老博士:这次将“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小玲玲:发射这两颗小卫星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宇航日刊》2000年4月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在战时将控制气象卫星数据发送。1999年底,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空军和航空航天局联合授予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一项“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计划合同,以设计、制造和发射下一代NPOESS卫星。该卫星系统将把国防部和商业部过去分别经管的“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卫星及“极轨业务环境卫星计划”(POES)卫星合二为一,同时为军、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与环境数据。在该合并协议中规定:在战争期间,国防部将拒绝向敌方地区发送NPOESS卫星获取的气象数据。  相似文献   

15.
侯耀华 上海凯华电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84年 进入上海航天局新宇电源厂从事军品研制工作 1992年 对风云一号卫星电源研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荣获航天部三等功,进入上海凯华电源成套设备厂任副厂长 2000车—至今 任上海凯华电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2年 评为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6.
中美科学家近日借助太空卫星找到了一种能够产生类似超人或X光射线穿透力的手段,探测到800多米水下超咸涡漩“地中海涡”,开创了从太空探测深层海洋现象的先例.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宇航日刊》2000年4月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在战时将控制气象卫星数据发送。1999年底,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空军和航空航天局联合授予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一项“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计划合同,以设计、制造和发射下一代NPOESS卫星。该卫星系统将把国防部和商业部过去分别经管的“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卫星及“极轨业务环境卫星计划”(POES)卫星合二为一,同时为军、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与环境数据。在该合并协议中规定:在战争期间,国防部将拒绝向敌方地区发送NPO…  相似文献   

18.
机载GPS-R遥感海面风场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PS导航卫星反射信号遥感海面风场是一种新的海洋遥感手段.对2009年在我国海南开展的机载飞行实验进行了介绍,为了验证该技术测风原理的正确性、反演算法的可行性和实际测风精度,利用飞行实验数据反演出了海面风速风向,并与同步获得的海洋站实测风场数据和卫星散射计风场数据进行了对比.统计表明,GPS-R反演风场与博鳌海洋站...  相似文献   

19.
2003年5月25日,就在我国第一颗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在轨运行投入使用6年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相似文献   

20.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