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应用生化指标对参加备战全运会的400 m栏项目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方法:以参加备战全运会的3名安徽省田径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血乳酸指标对不同训练负荷及比赛后的血乳酸值进行监测。结果:1)BLA对有氧、混氧代谢的负荷确定效果较好;2)BLA对运动员无氧乳酸代谢能力训练负荷的能有效监控;3)对照400 m跑后最大BLA,可较为准确地评价运动员400 m栏专项能力和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牦牛骨粉对运动员骨密度、骨代谢和身体机能水平的影响,以击剑、现代五项、武术、拳击等项目45名运动员为对象,运动员每日服用5 g牦牛骨粉,每周6次,共4周。采用EXA-3000外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右前臂、跟骨骨密度,抽静脉血检测骨代谢和身体机能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发现,服用牦牛骨粉后男子运动员右跟骨骨密度显著升高,女子运动员左右前臂、跟骨密度显著升高,服用牦牛骨粉后女运动员血清钙、磷和男运动员血清钙显著性降低,女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显著性降低,男运动员IgM显著性升高。可见,服用4周牦牛骨粉对女运动员前臂、跟骨的骨密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男运动员前臂和跟骨的骨密度影响作用较小,对运动员骨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无不利影响,可以较好地维持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行车运动员,首先要具备一定速度持续骑完训练路程的能力。尽管慢速骑行也可发展有氧代谢的能力,但一遇逆风、斜坡、快速骑行就会感到吃力、气喘吁吁。本文论述了怎样才能提高骑行的速度、提高有氧代谢。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是一个全面的代谢物评估方法,包括测量生物样本的整体代谢标志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变化,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系统全面地揭示不同项目运动中的物质代谢过程及特征,探寻运动训练引起运动员整体代谢的反应规律,充分发挥整合生物学的优势.结合代谢组学方法从代谢物层面反映运动训练后整体代谢特征模式,并根据代谢模式制定科学、合理、个性、安全的训练计划和膳食营养方案,对达到最大化运动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运动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代谢组学在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中的应用现状,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代谢组学将在运动医学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耐力运动对女运动员铁代谢及铁调素的影响,揭示运动时铁代谢的变化规律,并为防治运动性贫血提供依据和参考,对12名参加2015年衡阳市元旦环城赛跑(全长约6 000m)的大学女运动员,分别于赛前、赛后即刻、赛后1d、赛后3d各取静脉血5mL,测试血清铁、铁蛋白、Hepcidin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显示,赛后即刻运动员血清铁和IL-6比其他各时间点显著上升(P0.05),赛后1d运动员血清Hepcidin比其他各时间点显著上升(P0.01).这说明耐力运动对女运动员血清铁、Hepcidin和IL-6产生了即时性影响,建议经常监控女运动员铁代谢相关指标及铁调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优秀散打运动员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优秀散打运动员心功能的研究,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好于一般散打运动员,且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心功能储备较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铬代谢对人体健康及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铬在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胰岛素的生物学功能,同时控制着氨基酸,但铬能影响糖耐量和引起血脂代谢紊乱,引起疾病.运动过程中糖和脂代谢可导致人体铬贮备能力的增加和铬缺乏,从而导致机体对铬需求的增加,铬补充对运动员肌肉力量、瘦体重可产生较好影响.  相似文献   

8.
乳酸是人体内无氧代谢的重要产物,血乳酸的上升往往标志着乳酸能系统参与工作。测定这一指标可了解人体实际运动时的强度、能量代谢情况,从而为平时的身体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着重报导了对95名拳击运动员进行赛后血乳酸变化的观察结果,并对该项运动员乳酸升高的机制和量值变化范围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刍议篮球运动的专项供能特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篮球运动员体能方面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篮球运动员代谢能力所提出的新要求,对篮球专项能量代谢规律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了篮球运动专项供能的的特点是:以大强度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加以大量多次的无氧代谢供能.并提出了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游泳运动员的膳食营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游泳运动物质代谢特点的分析,探讨游泳运动员膳食营养成分特点,营养摄入的基本要求,并对游泳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人在各种情况下代谢率以及肌肉和各内脏作功。讨论各内脏代谢率占人体总代谢率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1,6-二磷酸果糖对缺氧缺血性心、脑损害的保护作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二磷酸果糖(FDP)是存在于一切活细胞内的糖代谢中间产物。细胞缺氧时,外源性FDP可透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直接供能,并可阻止Ca^2 内流,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稳定细胞膜,及减少细胞凋亡。多数研究认为FDP对缺氧缺血引起的心、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临床验证,为FDP在这方面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就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提取与纯化、分子量测定、结构分析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微生物多糖开发利用的前景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法在检测牛奶中氯霉素残留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微生物法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残留,根据氯霉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和定量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残留量.快速检测试纸法操作简单、速度快且重复性较好,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残留检测;棉签法和发酵法费用小,但耗时长、重复性差、灵敏度低,只适用于氯霉素残留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用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对氧化程度和粘合剂性能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pEGFP-C1-MCH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HEK293细胞中,筛选阳性细胞克隆,为研究MCH基因在能量代谢中的功能及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提取脑组织总RNA,反转录为cDNA,参照Genbank中提供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MCH基因全长.再将该基因全长cDNA克隆至质粒pEGFP-C1,经菌落PCR筛选及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MCH的重组质粒pEGFP-C1-MCH.并利用脂质体2000介导其转染HEK29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RT-PCR检测EGFP和MCH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克隆的pEGFP-C1-MCH质粒序列中的MCH与Gen Bank相符;细胞转染72 h后,转染成功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表达较强的绿色荧光,MCH基因稳定表达.结论:pEGFP-C1-MCH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K293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为研究MCH基因在能量代谢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损害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在缺血性损伤过程中除缺氧和能量代谢衰竭外,由缺血诱导的一系列瀑布样效应是导致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 同时脑缺血损伤的研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血糖浓度、脑温、脑血流量、血压、鼠种以及大鼠的性别等. 本文就脑缺血损伤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机制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木本植物营养贮藏蛋白质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近期国内外研究资料对木本植物营养贮藏蛋白质在树木体内的分布情况、积累与降解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了调控营养贮藏蛋白质代谢的内外因子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探索营养贮藏蛋白质生理功能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痕的血型鉴定方法.方法解离试验.结果解离抗体可与已知血型抗原发生凝集,从而判定血痕的血型.结论解离试验稳定、可靠、特异性好,可以应用于法医鉴定中.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医药学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口服药物银可络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26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包括血液\还原\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刚性\变形\聚集指数)及心功能指标(包括每搏量\心排血量\射血分数)的变化(p<0.01-0.05),结果发现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期功能明显改善.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讨论银杏叶提取物及其主要有效成分黄酮苷和银杏内脂的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拮抗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因子,改善周围血管循环等作用.本实验提示老年冠心病口才长期服用银可络,可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及猝死发生;血液粘度增加是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降低血液粘度对预防老年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