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曾专门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在后期的《资本论》中却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因此我们应联系这两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现实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邢华平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B12):44-45,47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曾专门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在后期的《资本论》中却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因此我们应联系这两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现实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国内理论界存在着见仁见智的观点。笔者认为,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应理解为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基础上的股份所有制,应该按照这一基本模式对国有经济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们对“个人所有制”与“私有制”、“公有制”的概念及其关系认识有失偏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发达个人所有制”和“共同所有制”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与“个人所有制”本质上的一致性,进而阐明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将共同发展,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5.
有些学者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理解为重建私有制,并认为这是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根据。本文把这种观点称为所有制改革的私有制思路,认为这种思路是不成立的。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观点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马克思提出的所有制否定之否定的结论就是建立公有制。正确理解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关键要持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二要素论,而不是生产资料或者说消费资料的一要素论。  相似文献   

6.
马恩关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分为目标模式理论和发展过程理论,它的实践意义包括联合体及其发展进程的实践意义和自由人及其发展过程理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构造马克思生产函数,整合古典劳动分工思想与新古典分析技术,将技术进步(m,索洛余值)内生化,具体表征为人均工资变化率(w),企业数量增长率f,与企业资本周转增速(n)的线性组合:m=f+β(n)+(1-β)(w),β为不变资本产出弹性;模型经美国NBER制造业统计数据检验.进一步的分析阐释了:经由劳动分工技术进步,政府鼓励自主创新与兴办企业,是重建个人所有制,达到个体与政府利益和谐之纳什均衡,保证按劳分配就业充分、实现富国裕民之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马恩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研究中的分歧,实质是研究方法的分歧。依笔者之见,马恩的研究方法之一是个体研究生;马恩的研究方法一是系统研究生;马恩的研究方法之三是动态研究法。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历史否定之否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的历史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创造条件的运动过程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马恩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研究中的分歧,实质是研究方法的分歧。依笔者之见.马恩的研究方法之一是个体研究法;马恩的研究方法之二是系统研究法;马恩的研究方法之三是动态研究法。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历史否定之否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历史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创造条件的运动过程式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当代人文精神:对所有制内涵的考察,蕴涵关注人的本质的思想;对所有制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考察,蕴涵关注人的价值的思想;对未来作有制的设想,蕴涵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这种精神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蕾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238-238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条件,两者是互相促进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指个体在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个体得到发展,只有每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最终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正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恩格斯"个人与社会"关系思想,对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伦理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流浪商人"到噶厦政府的"商上"--邦达·尼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7月,赵尔丰首任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任大臣期间,将康区土司和呼图克图的统治权收归清中央政府,并接管当地军政事务,也办理了许多民事纠纷。判定偿杀“邦达昌”三人,就在此时出台。幸免遇难的邦达·尼江,为了生存、为了家族的复兴,离开了家乡,成为一名流浪商人。往返云南德庆与西藏芒康之间做生意,使邦达·尼江成了一名很小的“聪巴”,靠自己的劳动和汗水积攒了不少的财富。随着印度、西藏和云南跨国、跨地区商埠的开通,邦达·尼江开始在拉萨、噶伦堡和加尔各答建立了“邦达昌”商号。从此,该家族在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成为西藏第一位以经商获得贵族地位的家族。  相似文献   

14.
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一直是会计界的热点问题,其中,尤其是从规范性会计目标中衍生出的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到底哪一种更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众多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据我国目前的不完善市场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这一国情,现阶段应采用受托责任观.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使决策有用观成为今后必然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毛泽东协调发展思想、邓小平以发展促协调思想、江泽民全面协调发展思想到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和谐社会问题上的突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协调发展在根本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性。但是,由于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的具体差异,他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又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从中可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基石.马克思得益于黑格尔的相关理论并对之进行了批判,其分析呈现出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立体构架,其内容则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来展示.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充满辩证法的分析而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从而把克服市民社会同超越政治解放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在未来社会分配问题上作出过大胆的设想和初步的探索。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问题上,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分配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在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古社会文史哲三位一体,"诗言志"起源很早,从汉代起.由于个人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觉醒,诗歌从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转而强调个体审美活动,产生了"诗缘情"说.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促成了唐代诗歌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表明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