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管堵塞,后果很严重!但你知道是什么会堵塞血管吗?堵塞血管的,只有一种!垃圾、毒素?都不对!专家指出,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你非常熟悉,又经常摄入的一种营养物质:脂类(包括脂肪和类似脂肪物质)。我们日常吃脂肪,毫无疑问是为了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但是,如果吃的脂肪太多,就会带来血管的麻烦。如果血管里的脂类长期过多→容易出现动脉血管斑块→斑块一旦破裂→形成血栓→可能导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威胁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世界关注。我国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不能合理调节,导致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硬化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方法:应用TONSHIBA M16 CT机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增强冠状动脉成像研究,主要围绕适应症,造影剂应用,扫描技术,后处理技术冠脉粥样硬化CT征象以及对冠心病CT影像研究。结果:研究80人一组二级保健志愿者冠脉粥样硬化,发现钙化分布次序:左前降支,左冠脉主干,旋支和右冠脉。对199人有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烟酒嗜好、家族史阳性)行冠状动脉钙化分析,发现钙化85人(42.7%),分析钙化年龄分布特点:年龄越大,钙化发生率越高;钙化动脉各支分布特点:左前降支最好发,左冠脉主干钙化CT值最高(224.8Hu),患高血压者钙化发生率最高(77.6%),依次为高血脂、家族史阳性、糖尿病;危险因素合并存在越多钙化发生率越高,提示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病率与高危因素关系密切。开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T影像表现研究,并提出诊断依据。按CT值斑块有5种: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软斑块。按钙化形态有点状,线状,片状和斑块状,串珠状等;按综合评分钙化分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非钙化斑块有纤维斑块和软斑块两种;斑块形态有偏心和向心性,单发和多发。斑块与血管关系,采用多剖面显示,尤其截面观察斑块位置与管腔狭窄关系,判断血管狭窄程度,采用大于或小于50%进行血管狭窄诊断有利于临床选择内科,介入或外科治疗依据。提出诊断依据依据钙化评分检查技术发现钙化,行钙化分析和评分,得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预测冠心病可能性。依据冠状动脉增强成像技术发现非钙化斑块,分析斑块CT值,得出斑块性质(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脂核斑块),研究斑块对冠状动脉管腔影响并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大于或小于50%叙述狭窄程度)。临床怀疑冠心病85例中,MSCT显示冠状动脉钙化40例、狭窄36例、软斑块26例、肌桥2例、阴性53例,阳性率57.8%。结论多层螺旋CT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临床筛查方法,能够发现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钙化、血管狭窄等影像征象。MS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及三维成像显示阴性和肌桥者,可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4,(12):33
高血压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也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诱因。高血压患者应该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以下方法也许会帮助到您:有规律地起居作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就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过度的思维活动,以免影响睡眠。饮食要有所选择高血压、冠心病人中的肥胖者,由于体内的脂肪过多,压迫心肌,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肥胖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首先要节制饮食,以素食为主,才能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体重减轻了,血压也会降低。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为主,限制动物脂肪,以及含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献血法》的深入实施,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但因脂肪血造成的报废率也在逐年上升,脂肪血可造成某些传染性指标呈假阴性结果,存在极大输血风险,轻则引起荨麻疹等过敏反应,重则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造成患者窒息死亡。为了杜绝脂肪血报废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确保输血安全,青海省血液中心于2004年承担了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快速定量检测脂肪血技术的研究》(2004-N-148)。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17):58-59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据统计,美国每年有大量猝死者,其中青壮年占20%~40%。约75%的死者生前没有心脏病史。我国目前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的报道,但发生SCD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猝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0,(19):37-37
<正>"一个人的动脉有多老,他就有多老。"这是400年前的近代临床医学之父、英国著名内科医师奚丁汉说的。据报道,动脉年龄对维系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关心健康的你是否问过自己:我的动脉究竟有多老?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9,(23):17-17
现在已有因患严重冠心病的年轻患者,被迫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这就告诉大家,冠心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一级预防,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冠心病预防应提前到40岁,即使是青年人,若出现胸痛、心前区不适,建议最好也要做一下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检查时只需闭气10秒钟,即可诊断病因。临床上将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9.
张艳  王辰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9):13-14
1课题介绍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的结果,是多种心脏疾病的最终结局。据有关报道,证明其预后恶劣,约有50%的患者在5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5,(21):15
心脏病专家针对生活中最常见的危害心脏健康与安全因素,提出爱心与护心的7条建议,以供参考:(1)少脂肪:应少食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蛋黄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可防止发生冠心病。每日摄盐量限于5克以内,坚持每天进食一定数量的瓜果及鲜蔬。  相似文献   

11.
腹部是全身最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这里的脂肪因距离心脏较近,又最容易被动员出来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危害,是名副其实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2.
人寿命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心脏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肺活量的高低(胸腔壁的扩张与收缩的宽舒程度)。爱运动的人心脏功能就强,肺活量就高,就能把身体的老化现象降低到最低程度。反之,心跳快的人由于心脏功能弱,排血量相对减少,老化程度就快。人如果久坐而不注意活动,可能引起许多疾病,譬如:由于身体对心脏工作量的需求减少,可能导致心肌衰弱、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循环变慢,从而引起高血压症,并为冠状动脉栓塞埋下病根。由于直肠肛管静脉回流受阻,易使血液瘀积,静脉扩张,发生痔疮。由于肌肉功能受到影响,致使肌肉松弛、衰弱。由于血液流量…  相似文献   

13.
如何吃鸡蛋     
村华 《科学大观园》2007,(22):78-79
中国的老百姓将鸡蛋视为补品,经常食用鸡蛋可增强记忆力,还可保护心脏和动脉血管、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可如果不能加工和食用,补品就会变为"废品",甚至是"毒品",所以应当认真掌握鸡蛋里的学问,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怎么办心绞痛是冠心病引起的一个急性发作症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血管变窄、血流量减少,此时若再遇劳累、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用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常诱发心绞痛。同  相似文献   

15.
腹部是全身最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这里的脂肪因距离心脏较近,又最容易被动员出来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危害,是名副其实的“心腹”之患。因此当腹围在90~100厘米以上或腹围与臀围的比值男大于0.9,女大于0.8时,腹部的脂肪就非减不可了。怎样才能较快地减少腹部多余的脂肪,使它显得平坦?下面介绍一种45天便可见效的腹部速效平坦法:一、热身活动10分钟,至全身微微出汗后,再用保鲜膜捆扎腹部5~层。二、平卧位做腹肌运动。脐上练习:下身固定不动,仰卧起坐,旨在使胃部凸出部分收紧平坦。脐下练习:上身固定不动,双脚抬起做屈伸腿和头上举练习,目的是收…  相似文献   

16.
误区一限脂能减肥最近的研究证明,避免身体发生肥胖的最好办法是限制食物中总热量的摄入,而仅限制脂肪的摄入量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老年人每天总脂肪的合理摄入量大约为50克,年轻人大约为100克。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的比例最好为3:1。误区二红肉比白肉有营养实际上,在红肉(猪肉、牛肉和羊肉)中,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含量高,吃多了会增加发生冠心病和结肠癌的危险。相反,白肉(鱼和鸡鸭肉)所含的饱和脂肪酸比红肉少,不饱和脂肪酸比红肉多。因此,吃白肉有利于降低发生冠心病和结肠癌的危险。误区三爱吃坚果是坏习惯不少人认为,坚果属于零食,…  相似文献   

17.
别忽略肩痛     
很多老人常因肩周炎而备受肩痛折磨。如此日久,就易形成思维定势,以为肩痛就一定是肩周炎。其实不然,肩痛要防以下两种严重疾患。 1、冠心病:发作时,心肌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出现代谢产物的过多积聚,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纤维,把痛觉信号传入大脑而产生痛觉。由于肩部、胸骨部以及左侧小指等处的疼痛也是经过同样传入  相似文献   

1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度报告称,1996年全球58亿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就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2%,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目前全球存活的癌症患者约7600余万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1030余万人.  相似文献   

19.
当今全球每年有640多万恶性肿瘤(癌症)患者,死亡人数有430多万.我国癌症年发病人数120多万,占世界癌症患者的23%,死亡人数高达90万以上,约占世界的2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癌症已成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西欧一些国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开发抗癌药物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就国内抗肿瘤药物的产销现状和国内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埃博拉病毒     
<正>世卫组织2014年8月28日发表的通报说,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已经有3069人感染埃博拉,其中1552人死亡,这几乎是埃博拉1976年首次出现以来死亡人数的总和。世卫组织说,实际感染的人数可能是己报告病例的数倍,患者总数可能超过两万人。该机构负责紧急行动的助理总干事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