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改顺 《甘肃科技》2013,(21):10-12
远程监控是工控领域发展的方向.该设计把基于B_S架构的网络系统、现场监控系统以及将要进入人们生活的4G手机相结合,以ASp为开发语言,以SQL 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应用于4G手机的基于B/S结构的配气站远程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使人们能够在任意地点,任意时刻,使用4G手机,通过访问浏览器网页,对现场监控系统进行监控,查看相关数据、报表以及高清视频监视画面并远程操控自动化设备,带给人们一种漫游监控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区域水资源监控中存在的基础数据共享性差、表现力不佳以及应用单一等问题,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Worldwind组件设计了三维可视化仿真平台,为水资源监控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提出了3D-VSP四层体系结构,采用组件式开发、三维可视化场景建模、空间地理信息集成以及三维可视化仿真等技术对3D-VSP进行开发。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实例应用,基于3DVSP开发了支撑区域水资源监控的信息服务、水资源监视模拟以及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等业务应用。本文设计的3D-VSP实现了海量数据的集成,为区域水资源监控提供三维可视化仿真环境和辅助决策业务应用,具有可扩展性、较好三维表现力和人机交互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用PowerBuilder开发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库设计以及满足客户特殊要求的开发技巧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自动化立体仓储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用PLC控制堆垛机等运动部件并用MCGS工控软件开发监控系统以监控仓库实时状态的具体方案.针对中小型仓库,建立了典型的仓储模型,讨论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仓库监控系统的开发以及监控计算机与现场设备的通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矿山的开发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矿山在开发和运输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性,所以对于矿山机电设备进行监控,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矿山开发的主要因素。该文主要就矿山开发中实行机电监控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监控进行相应的介绍,旨在为未来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理论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设计开发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药品冷链监控与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在解决数据传输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开发温湿度数据的采集与实时监控模块、温湿度时间历程显示与回放模块以及药品质量追溯模块的软件系统.通过模块接口的联调测试,实现了药品冷链的实时监控、质量追溯与信息智能管理,为进一步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C/S的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计算机通信的原理以及基于C/S的远程通信和监控实现技术,讨论了利用Winsock实现C/S网络系统的通信过程和编程思想,通过一个实际的开发实例阐述了C/S网络结构中远程监控的具体实现过程。目前利用本系统所开发的网络自动化监控系统已投入运行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热网监控系统中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热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了GPRS通讯终端,详细介绍了通讯终端与调度中心的功能和通信流程,以及系统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有刮板输送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产重型刮板输送机的特点,开发了基于PLC控制的刮板输送机监控装置.该装置分为监控主站和监控分站2部分,监控分站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利用PLC技术实现,传感器和监控分站之间采用快插电缆连接的方式,监控主站利用工业平板电脑运行IFIX组态软件实现,利用PROFIBUS总线技术实现监控分站之间以及监控主站与监控分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最后通过搭建适合井下工况的实验平台,证明了刮板输送机监控装置构建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MCGS组态软件,并结合东山煤矿实际,详细介绍了其在煤炭行业以及所属企业安全监控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清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457-459,490
杜813-H203井是辽河油田在超稠油油藏所钻的一口浅水平井。由于该井水平段较长且岩性疏松,井壁掉块严重,井眼多呈台阶状,加之岩屑堆积,增大了后续作业遇卡的风险。为解决测井及后期下套管遇阻问题,根据超稠油油藏的特点采用水平井扩眼技术,清除岩屑床,扩大、修正了原井眼。实测结果表明:该水平段摩擦阻力高于该地层正常钻进水平井的两倍以上,严重影响后续作业。扩眼后整个测井和下套管安全顺利,有效解决了后期作业的复杂情况,提高了固井质量,延长了油井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甜荞部分营养成份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测定甜荞蛋白质含量为10.3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08.1mg/g protein。其限制性氨基酸仅为苏氨酸一种,甜荞氨基酸主分为92分;甜荞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锰含量为10.14,锌为21.2,铁为21.3倍,铬为2.5,钼为2.04,锗为3.8,铜4.1,钙为172;其总黄酮含量为20mg/100g。甜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中老年具有多种作用保健作用,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3.
经测定苦荞蛋白质含量为10.18%,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13.7%mg/gprotein。其限制性氨基酸仅为苏氨酸一种,苦荞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为88.5分。苦荞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为32.8,锰为12.5,锌为21.4,铬为2.54,钼为1.66,锗为4.2,铜为4.3,钙为127(单位均为ppm).总黄酮含量为110mg/100g。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中老年人具有多种预防保健功能,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以电阻应变计为传感元件,它用于测力、测压、称重、测位移等方面。它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便于集成化;频响特性好,环境因素适应能力强等。同时,用来测定杨氏模量,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高陡山区地下工程顶部粉砂岩在开挖后的应力应变和能量演化特征,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粉砂岩恒轴压卸围压三轴试验,分析其应力应变、应变能转化以及能量耗散特征。结果表明,恒轴压卸围压条件下,围压越高,试样围压卸载率越低,且试样破坏越快、变形越大。不同围压下能量转化特征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与应力应变曲线有较好的相关性。围压恒定轴压升高阶段,除围压产生的应变能密度基本恒定外,其他能量演化曲线具有呈指数升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原生孔隙压密,能量转化率较低。轴压恒定围压卸载至试样破坏阶段,轴向应力与能量曲线两者突变点基本对应;产生较大程度宏观破裂,能量转化率较高。试样破坏后围压恒定和继续施加轴向应变阶段,低围压能量释放更强,试样破坏更为碎裂。能量耗散具有总体上先升高后降低再陡增的特征,围压越低,试样破坏时应变越小、能量耗散比越大,试样破坏更加碎裂;围压越高,对试样能量耗散抑制作用越强,有利于弹性应变聚集,更容易产生岩爆现象。  相似文献   

16.
二级电压控制是一种新型的电压控制方式,它首先是将整个电力系统分成若干彼此电气距离较远且相互近似解耦的控制区域。为此,研究了二级电压控制模式下的分区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闽值搜索和动态分散的电压/无功分区算法,即用阈值搜索的方法得到初始的分区后,用动态分散法对初始分区进行调整和改进.此方法基于系统的物理特征,不用修改网络模型,不需分析特征值,具有很快的计算速度.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证明该分区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路径较长,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运动轨迹误差较大。对此,设计了移动机器人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输出误差进行仿真验证。建立移动机器人平面简图,给出机器人运动方程式,采用平面栅格来描述机器人运动规划路径。引用传统PID控制器并进行改进,设计了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给出了移动机器人PID控制输出系统在线调节流程。采用MATLAB软件对机器人输出误差进行仿真,比较PID控制和模糊免疫PID控制输出误差大小。结果显示:移动机器人采用传统PID控制系统,稳定调节时间为1.0 s,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83 mm,系统输出误差较大;移动机器人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稳定调节时间为0.5 s,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59 mm,系统输出误差较小。移动机器人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追踪误差较小,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超声降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对原油的降粘效果,比较了不同含水率时超声对原油降粘作用的大小,发现原油含水率为32%时,降粘率仅为22.4%。含水率为50%时,降粘率可以达到83%,但此进形成的乳状液不稳定,在原油中掺入表面活性剂,再经超声处理后,形成的乳状液比较稳定,其粘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不同颗粒含量砂土的粒度分维值,开展降雨条件下砂土泥石流启动模型试验,分析试验现象、位移场及含水率变化情况,总结分形特征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分维值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坡体发生明显现象的时间越早,泥石流启动的总体历时越长。分维值较大时,以坡表侵蚀破坏为主,坡表整体位移均匀,启动历时长;雨水分布不均匀,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显著,持水时间长;分维值较小时,以滑坡型破坏为主,启动历时短,产生位移大;雨水运动以渗流为主,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减小,持水时间逐渐消失。分维值大小适中时,以过渡型破坏为主,泥石流启动时位移最小,历时较长,灾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20.
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软硬互层围岩为近水平岩层,弹性模量比值为1∶5,黏聚力比值为1∶4,层理效应明显,且层理与隧道相对位置不一,对隧道开挖影响也不同。以砂泥互层V级围岩隧道施工段为工程依托,采用接触分析方法,研究层理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对隧道变形影响,并进行变形预测,得出以下结论:(1)隧道开挖后,其拱顶沉降相对水平收敛变化更大,层理层间滑移相对层间剥离变化更明显。(2)隧道拱顶沉降受隧道上方层理影响最大,水平收敛受穿隧道层理影响最大,底鼓受隧道下方层理影响最大。(3)对于层理本身,隧道开挖对断面以上位置的层理影响更大,对其下方层理影响较小,层理位于隧道上方层理滑移最大,层理穿越隧道断面时层间剥离量最大。研究成果可在类似隧道提出针对性施工工艺设计建议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