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西医之争:需要反思的与值得回味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科学之友》2007,(1):84-85
新闻背景:近来,一场围绕中医的存废之争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卫生部已针对所谓的“万人签名取消中医”的行为公开发言称“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并坚决表示“反对取消中医”,但还是有人从各方论证中医的“不科学”与“不安全”。譬如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质疑中医药的疗效,并称“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是“伪科学”;而以揭批伪科学著称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也公开表示“支持批评中医”,并坦言“如果打分的话,西医可得90分,中医只有10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父亲的病》等文章里,通过切身的感受和比较,对当时少数中医的医道和医风作了尖锐的抨击,“取消中医论”者借此“说话”,说鲁迅先生是反对中医的。而鲁迅之子、全国政协委员周海婴是怎么看待此事的呢?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发表谈话如下:我父亲并不反对中医,反对的只是庸医。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批判王斌思想自去年七月党中央作了关于中医政策的指示以后,半年多来各地医务工作者展开了学习,并着重地批判了过去对待中医的错误思想和认识。在那些思想中,王斌的思想是最突出的,影响也最大。王斌在他的一篇“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上产生一定的医药卫生组织形式与思想作风”论文中(载1950年“东北卫生”杂志,第1卷第9期)竟以“封建社会与封建医”、“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医”为标题,企图说明中医是“封建社会”所产生的“封建医学”,企图以此证明今日中医“只能在农民面前起到精神上有医生治疗的安慰  相似文献   

4.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他长大的时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他总得位于某一领域的前列。不管怎么变,他都要奋勇争先。”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这种意识也充分体现在美国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众所周知,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推出的“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前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相信人体内具有充分再生能力。”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约翰·托尼·汤姆森(J.T.Thompson)在谈及他所从事的在脏器受损患者体内生长出新肝脏、胰脏、肾脏研究课题时说道。他指出“我相信其可能性。”“像青蛙、火蛇这样的两栖动物可再生出失掉的身体部分。”汤姆森已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再生出有生命力的新生器官,也称做“类器官。”汤姆森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肿瘤细胞生物学主任罗伯特·加洛(R.Gallo)认为,类器官技术可应用于基因疗法中,去防止HIV病毒感染细胞。汤姆森认为,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是在一未知领域中做一种冒险探索,探索如何译解出细胞的秘密语言。他说:“如果火蛇能再生出它失  相似文献   

6.
聂荣臻元帅的绝密报告 1958年6月,一直致力于国防工业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从国外零星分散的信息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核潜艇将成为未来的世界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要想扼制世界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我们国家也得制造核潜艇。 那时,美国已建成“鱼”号、“海狼”号、“飞鱼”号、“北极星”号等几型鱼雷和导弹核潜艇,苏联也建成了“十一月”号鱼雷核潜艇,英、法、意等国也开始了核动力潜艇的研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4月15日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公布了新太空计划,表示美国将不再走因循守旧的路线,而是要努力寻求突破和创新。新蓝图取消了返月计划,而是将火星定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奥巴马信心十足地表示,他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人类踏足美丽的"红色星球"。显然,美国对探索火星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有一年,我到美国参加学术交流大会。期间参观了美国好几个博物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独一无二的全美牙医博物馆。该馆位于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校园内,这座博物馆告诉参观者牙齿医疗的历史,观众也可看到用动物的骨骼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制成的一副假牙。在展示厅中,还有各地发生牙病的相关报道。像《印度斯坦时报》曾报道,一名23岁的印度男子,因为抵受不住“蛀牙”的疼痛,竟然上吊自杀。他用皮带系在天花板的风扇上上吊,他的家人从他的遗书中得悉,他是因为牙痛才被迫走上绝路的。真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牙齿脱落对人的记…  相似文献   

9.
密码风波     
去年早春,美国电子边缘基金会在加州柏林格姆市举行了颁发先锋大奖仪式。41岁的电子计算机编程员费尔·齐默曼穿戴一新上台领 奖。与会者向他致贺,他却苦笑着说:“领奖当然是好事,可我却要为此而被起诉哩!”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美国,这些年来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密码战争。齐默曼无意之中闯进了这场战争的火海。两年前,美国政府对他进行了调查,认为齐默曼擅自无偿地公布了他发明的PGP程序,违犯了美国出口法规。现在,PGP程序已成为全世界用得最广泛的防护电子通信的加密软件,这使美国政府十分恼火,认为美国在激烈的国内外密码战争中因此面临巨大的危胁。 齐默曼的这种尴尬处境——既是密码自由战士,又可能被起诉成为潜在的窃密犯——生动地反映了密码学既可为矛又可为盾的特性。这种技术既可将通信数据加密也可将其解密。在国际间,密码学一直是各国  相似文献   

10.
1878和1882年间,美国科学界的一些关键人物在促成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电气照明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对他的才能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科学家开始把他看作同人,而爱迪生也自以为是科学家。但是,爱迪生在科学家和美国公众中享有崇高声望和他自命为科学家,却激怒了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H.A.罗兰。于是,罗兰在1883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替纯粹科学请命”。  相似文献   

11.
钱尚介 《自然杂志》1998,20(2):108-110
经过一年半的广泛讨论,在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的意见的基础上,在美国国会的催促下,美国聚变能委员会向美国能源部提交了报告.该报告归纳了各方面的意见,提出一个“聚变能科学计划”,成为美国核聚变能开发政策的重大调整的基础,现已在实施中.原计划的超导托卡马克TPX计划已取消,转而着重研究能减小规模、降低成本,及在经济性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吸引力的聚变堆的物理基础及技术问题,并已开始建造水冷铜磁体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NSTX.美国已决定实际上退出ITER国际热核试验堆的建造.这一调整,会给世界核聚变开发研究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曾经劝说美国政府接待故伊朗逊王在美国治疗的医生正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怀疑他的诊断和动机的两篇文章控诉其诽谤罪。诉讼费高达四百万美元的这宗控诉案的最终被告是《科学》的主办单位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美国纽约医院的本杰明·基恩博士说:这两篇文章是“令人作呕的”,使他蒙受了“羞惭、丢脸、耻辱和嘲弄”!他说这两篇文章的公开发表已经使他每年收入的十万美元减去了一半。第一篇文章是由美国杂志《医药世界新闻》记者马克·勃洛姆所撰写,文章描述了基恩对故伊朗逊王(已被废黜的伊朗国王1979年10月由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13.
1907年7月,诺贝尔奖委员会委员B.哈塞尔伯向G.E.黑尔透露,他已提名迈克尔逊(Albert Michelson)作为该年物理学奖候选者:“我认为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是那些已被提名的先生们无可比拟的,最应当受到奖励。”瑞典授奖委员会选定Michelson,使他成为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位美国人之后,哈塞尔伯甚至更为赞赏不已。他写信给黑尔说,Michelson“是迄今为止获奖者中最好的。以前获奖的伦琴,洛伦兹,塞曼,  相似文献   

14.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图谱画家和鸟类保护学家,他的《美洲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使得“奥杜邦”这一名字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代名词。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精湛画技使得《美洲鸟类》一书被人们奉为“鸟类圣经”。 19世纪初,奥杜邦深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田野乡村,目睹了野生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旺盛生机,为此他写了许多旅行观察日记,并画了很多野生鸟类的画像。他描述的许多鸟类现在已灭绝了,因此他的观察日记和画像成为当代鸟类学家研究这些鸟种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林业科学家的队伍 中,有着一位33岁的“世 界级名人”,他的名字叫范少辉。 范少辉是我国卓有成就的杉木博士,他曾荣获中国林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而且还分别被美国名人传记研究中心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研究中心收入《国际杰出人物录》和《世界名人录》。 面对这位名人,我问:“你真的很喜欢林业吗?”范少辉只是笑了笑。我又问:“与树林打交道,需要很有耐心吧?小树成林,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吧?”他还是笑了笑,然后简单地回答:“不会的。”“你在哪国读得博士?”“中国。”“你会出国搞科研吗?”此时,范少辉才真正说出他的心里话:“到外国去读博士,就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研究人家的树种,解决人家的问题。要解决中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三则     
你认识比尔吗警察拦住了一辆违章行驶的小轿车并取出罚款单。司机傲慢地对警察说:“先生,在你提笔之前,我想,你应该知道,我认识市长怀特先生,他是我爸爸的朋友。”警察没有理他,掏出笔埋头在罚款单上写着。司机又说:“我还认识警察局长约翰逊先生,他也是我朋友的爸爸。”警察继续写着。“你还应该知道,我认识……”警察一边把罚款单递给他,一边礼貌地打断了他的话:“请你告诉我,先生,你认识比尔吗?”“哦,比尔?不认识。我干嘛要认识他?”“我想,你也应该认识一下——比尔。他就是站在你面前给你递罚款单的人。”(王同翠)算命算命先生:你这个…  相似文献   

17.
宣布要活150岁的流行歌王杰克逊过早地走向另一世界了.曾为世人瞩目的“长寿试验”也以失败告终了。 2009年6月26日北京时间3时21分(当地时间25日12时21分)。美国流行歌王迈克尔·杰克逊在洛杉矾因心脏骤停而去世,终年50岁。虽然人们大声地在医院叫喊“必须救活他!必须救活他!”可医务人员采取了种种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约翰·霍根 (JohnHorgan)在其名为《科学的终结》的著作中认为 :以求知为目的的纯科学 ,存在着并已抵达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限度 ,而现有的科学概念框架已是其最终的成就。因此 ,他宣称 ,科学 (尤其是纯科学 )已经终结 ,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话着实让人吓了一跳 ,也的确“惊世骇俗”。该书的英文原版 1 997年在美国出版 ,其中文译本也于同年出版。该书一出版 ,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与媒体的强烈反响与广泛关注 ,从而成为畅销书。作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职撰稿人 ,霍根利用自己广泛接触科技界名流…  相似文献   

19.
现在,实验医学已进入基因治疗阶段,但是要找到合适的基因物质却没有那样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基因上“加载”病毒,使病毒“悄悄走近”指定的细胞。不久前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研制成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直接往肌肉组织细胞中注射脱氧核糖核酸(DNA)。约翰·沃尔夫及其同事往老鼠肌肉中注入含有被他称为“纯DNA”的营养液,希望细胞能排斥外来的DNA,但是事与愿违,细胞却从中接受了储存在DNA中的全部信息。这使研究人员得到启示,这结果  相似文献   

20.
美国建立NMD体系一波三折,几度使世界舆论哗然。在几次美俄的高峰会谈中,俄罗斯态度强硬,频频对美国说“不”!俄罗斯如此大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对美国有“撒手锏”,且这些“撒手锏”大多有着先进的C3I系统,使美国不敢妄自尊大,也是重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其武器装备在原本良好的基础上,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可以在各个领域与美国继续抗衡。在陆战武器方面:美国有M1系列坦克,俄罗斯则有T-80、T-90等;美国研制出敏感反装甲弹药,俄罗斯则开发出“红土地-M”152毫米激光制导炮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