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公元3175年,我已经活了1200岁,所有能换的器官全都换过了一遍,甚至许多易损耗的器官已经换了好几遍了。最终医生不得不宣告我肉体的死亡,其实此时的肉体中只有部分大脑属于我本人了。提前半个月我就和家人商量好了我的丧事,当然免不了亲戚朋友都要来大吃大喝一顿,然后搞一些娱乐节目,做一些露天游戏——要是我乐意,也是可以参加这些游戏和节目的。  相似文献   

2.
幽默五则     
逻辑推理杨先生和他的一个盲人朋友在餐厅里。“你想喝杯牛奶吗?”杨先生问道。“什么是牛奶?”盲人问。“是一种白色的液体。”“白色又是什么呢?”“比如天鹅就是白色的。”“什么是天鹅呢?”“天鹅?就是那种脖子又长又弯的鸟。”“弯是什么意思?”“我把我的手臂弯起来,你来摸摸,就知道什么是弯了。”盲人小心地摸着他向上弯曲的手臂,然后兴奋地喊道:“我现在知道什么是牛奶了!”十个答案王经理对他的新任秘书小燕严肃地说:“每行数目至少要加过三遍后再拿给我看。”第二天,小燕走进办公室,对王经理说:“经理,我把这些数…  相似文献   

3.
对于战争有什么可能是新的?人们总是极尽想象寻求实现自身愿望的暴力方式。石头和长矛,弓弩和滑膛枪,以及芥子气和核武器:你可能认为人类文明已将什么东西都试遍了。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4.
心理信箱     
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初中生,家在农村.爸妈务农,供我读书。现在我心里有个疙瘩,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觉得压抑,又没法解开。我总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不会.只要一道题不会做,就觉得其他的也不会。一直都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不会.永远都学不会。没有什么坚定的目标,也没有一丁点信心。老是不能集中精力,做事总分心,连看书都是这样.我看完一本书,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因为我看书的时候总想其它的事。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11日(腊月二十八),我接到大庆鸟友探索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说:在林甸发现了雪鸮。这个消息让我好兴奋,都有点不敢相信:“真的吗,看清了是雪鸮吗?”我连问了好几遍。  相似文献   

6.
飞鸟的天空     
翟在出发前,又一次走进F147室。按照他的嘱咐,这间舱室一直给菀保存着。 其实菀的东西很少,在标准配给外只有两盒颜料和一壁的画。当菀开始把颜料泼洒在舱壁上时,看守差点殴打她。没人相信德巴特星的殖民区还会有正常人活下来,实际上也没有。那地方彻底完蛋了,在它的矿产被雷格斯公司不分日夜地开采了400年以后。翟带人在德巴特星过筛似地搜寻了一遍,结果  相似文献   

7.
典型案例:高一的日子过得很难受,很空虚。我的成绩平平,大概在班级处于中游位置。这个学期班上的同学突然一下子都开始用功了,而我一上课就开始分神,脑子里都是一些小说场景和内容。我平时也不太喜欢运动,就喜欢看韩寒的书,但是现在也不太看。因为上课经常走神,我最担心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还有什么要留恋的。我对什么都没兴趣,我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正从小到大,小薇的谨慎认真是被当作优点夸赞的。可是,自从上了高中,这个优点却让小薇非常苦恼。离开宿舍的时候,明明已经锁了门,可是,小薇却总是担心门没锁好,即便已经到了教室,却还是要回去检查一遍。可是,过不了多久,又会开始担心。甚至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这件事情上,连老师讲了什么都没听清楚。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考试的时候,小薇担心自己的名字和准考证号填得不正确,因此,就一遍遍反复检查。按说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了,但是,交了卷子之后,小薇的噩梦又开始了,她还是怀疑自己的信息填得不正确,以至于寝食难安。小薇还总是担心  相似文献   

9.
叶落归根     
公元3175年。我已经活了1200多岁,所有能换的器官全都换过了一遍,许多易损耗的器官已经换了好几遍了,最终医生不得不宣告我肉体的死亡,其实此时我的肉体只有部分大脑属于我本人了。  相似文献   

10.
李卓压低声音:“这护士都听我说第二遍了还这么有兴趣,我故意赶他走的。”马上恢复了大嗓门:“后来终于让我把嫦娥找到了。就在那狮子林旁,九曲流斛溪畔,云度亭中.嫦娥穿着金银两色线绣花雪白的衫裙,披了长长的绿色丝帛,正和一只肥嘟嘟的白兔子玩耍。”  相似文献   

11.
心海波澜 我一有闲暇时间通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去网店漫无目的地闲逛。我的电脑收藏夹里有很多店铺,我每天都要把这些店铺逛一遍,几乎每次都要买点东西,不然就会觉得手痒心痒。网购俨然已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把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统统都贡献给了网络购物,正因如此遭到了家长的极力反对。难道整个暑假就这样与网购结缘了?再说,我这样一个高中生也没有这么多的钱呀!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在南方被冻成了狗。"这个在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长期以来对南方的冬日印象。这样的印象,在2015年被一首叫《南山南》的歌曲所续写,"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当北方有供暖的时候,南方就开始在羡慕嫉妒恨里,一遍遍纠结于"南北之界"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3.
如果问,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高铁,还有人说是猎豹,其实都不是,我认为跑得最快的应该是谣言,因为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蛊惑千家万户.那世上危害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我想也是谣言.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所有人都在传播一条错误信息的时候,似乎错就不再是错,而真理也不再被认同了.  相似文献   

14.
典型案例: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小鹏考得很不理想.他这次真的用功了,可是分数依然不理想.当爸妈看到小鹏的成绩单时,老爸勃然大怒,把成绩单往桌子上一摔,大吼着:"你瞧瞧,你这是读的什么书!还想让我签字,不签!我丢不起这个人!"老妈在旁边帮腔:"平时说你多少遍,就是不听,都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这回好了吧?!"小鹏的心被刺痛了.刚从教室里走出来时,听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小鹏感觉自己是那么孤独.原本以为回到家,爸妈会安慰自己一下,没想到,不但一点安慰的意思都没有,他们的态度反而比冬天的天气还冰冷.  相似文献   

15.
<正>一项研究发现,所有仍在世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都是5万年前同一个始祖的后裔在澳大利亚遗存的人类骨骼和考古遗迹可以追溯到近5万年前,显而易见,在那之前,澳大利亚没有人类踏足过。那么人类是如何到达澳大利亚的呢?是在什么时候到达澳大利亚的呢?人类第一次踏足大陆又是在哪里呢?他们又是如何走遍整个大陆的呢?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科学与创造,许多人都觉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与自己无关。其实,这是对科学与创造的误解。“什么叫科学?钻进去就是科学。科学在哪里?就在你鼻子底下。”美国人寒春说得是何等好呵!心理学家认为,创造能力是人脑的机能,除了白痴或脑病患者外,每个人天赋的创造力差异不大,人人都有创造力。只要破除迷信,坚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科学与创造就在“你鼻子底下”。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原是一个药房里的学徒。他在制药劳动中体会到化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他把那个药房里所有的化学名著都研读了一遍,并做了许多…  相似文献   

17.
人类往事     
正又到重观业镜时,如风往事记参差。云涯赤子三生诺,宇内苍生知不知?—题记(一)我生命中一共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我的父亲,还有一个,是我的信仰。我一直不清楚人类这一路走来,是靠什么指明方向,只是做什么都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好像有一位无形的老师引领着我们,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当我们回顾往事,却发现我们从来都不是好学生。  相似文献   

18.
环保人士梁从诫先生在一次谈及环境保护时举了一个他自己的事例。“当许多民间环保人士在热衷于保护可可西里的野生藏羚羊、反对盗猎的时候.北京某名大学的一位教授竟当面问我:‘就算藏羚羊都灭绝了,又有什么关系?’我一时语塞,只能反问一句:‘那大熊猫都灭绝了,又有什么关系?’那位教授也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自信 “自信”这一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查一下词典,上面写着:“相信自己”。但在这里,我想加上一句:“所谓自信,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确信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并积极地去利用它,而且确信任何失败都可以变为成功。” P·T·巴拿姆是一位著名的马戏团团长,一天夜里,他在熟睡中被突然叫起。原来他的马戏团正在佛罗里达进行冬季演出,却因一场大火而全部被烧光。巴拿姆坐在床上听到来人报告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20.
典型案例:今天郁闷极了!傍晚放学刚回到家,书包都还没有放下,老妈扎着围裙就从厨房冲了出来,冲着我就是一顿大喊,搞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她絮叨了好一会,我才明白,原来是班主任打电话来了,说我和一个男生在谈恋爱,说我们经常在一起,中午食堂打饭的时候那个男生还帮我排队……我的天啊,这都是些什么啊!我和老妈解释,说我们根本就没有谈恋爱,只不过感觉谈得来一点,平时双方互相帮助一点。可是老妈怎么都不相信,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