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科研不端行为付出的高昂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项研究试图对美国高校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所付出的成本得出一个数字:仅仅对一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就花费了52.5万美元调查成本花费巨大据8月中旬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美国院校每年花费在科研不端行为调查上的成本超过1.1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每年,美国诚信研究办公室(0RI,简称“诚信办公室”)都会调查数十起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一旦诚信办公室做出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决定,这些信息最终会出现在网络上。如果用谷歌搜索那些受过惩罚的人的名字,即使他们的禁期早在十年之前被解除,甚至他们签署接受处罚的文件是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然而,网络上留存的这些记录对他们的不利影响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接受惩罚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  相似文献   

3.
高原 《科学之友》2006,(7):36-37
2005年7月12日,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3目下午3点51分(北京时间14日凌晨3点51分)发射升空。此次升空是美国航天飞机在经历了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航途中解体失事悲剧后,首次重返太空。当天,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的7名宇航员业已提前抵达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E.Roth)与劳埃德·沙普利(Lloyd S.Shapley)一起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学术委员会给他们的获奖理由是他们在稳定配置理论及市场设计实践上所做出的贡献。这两位美国学者均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数学工具解决了经济学里的问题。博弈论是研究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家骥 《科学》2007,59(1):53-56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瑟(J.Mather)和斯穆特(G.Smoot),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CMB)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马瑟和斯穆特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卫星做出的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他们的工作“将我们带回了宇宙形成的婴儿时期”,“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  相似文献   

6.
蒋燕义  马龙生 《科学》2006,58(2):57-59
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两位美国科学家和一位德国科学家分享。美国科学家格劳伯(R.J.Glauber)由于在光相干量子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一半奖金,美国科学家霍尔(J.L.Hall)和德国科学家亨施(T.W.Hansch)因在精密激光光谱和光学频率梳(简称光梳)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分享另外一半奖金。  相似文献   

7.
侯自新 《科学》2007,59(4):21-24
2007年3月19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报告会,数学系教授沃根(D.Vogan)代表由美国和欧洲的18位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简称为Atlas团队)介绍了他们所进行的研究项目"李群及其表示"(The Atlas of Lie Groups and Representations)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李离 《科学之友》2006,(7):41-41
2005年8月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着陆。在这次历时14天的重返太空之旅中,“发现号”创造了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瞬间”。第一次握手北京时间7月29日20时54分,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像绅士那样向“发现号”指令长柯林斯伸出手,以示欢迎。这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  相似文献   

9.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飞行14圈、21小时,远超前苏联首次载人飞行108分钟、美国首次载人飞行15分钟的纪录。据查证,美国发射第8次载人飞船时才飞了6圈、9小时,第9次飞行时达到22圈、34小时,且曾出现故障。“水星8号”仅飞6圈美国与中国首次载人发射水平达到同等高度时,已是第8次发射载人飞船“水星8号”。1962年10月3日,美国发射载有希拉中校的水星8号飞船上天,飞船绕地球飞  相似文献   

10.
陈勇 《科学之友》2005,(17):32-33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在这一片焰火之中,人类仿佛窥见了太阳系的儿时容貌.  相似文献   

11.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6,(11):10-11
2006年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各奖项获奖人名单已全部揭晓,5位获奖人均为美国科学家。这也是自1983年以来第二次由美国人包揽当年度的全部诺贝尔科学奖。探讨美国人缘何总能在代表科技实力的诺贝尔科学奖上有出色表现,进而对照、反思自己,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社会化、科研职业化、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引起全球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科学道德问题纷繁复杂,当前国际上把其中最典型的、较严重的问题归结为科学不端行为(scientific misconduct),而发达国家科学界近年来又把科学不端行为的范畴严格限制在伪造科研成果(fabrication),弄虚作假(falsification)和剽窃抄袭(plagiarism)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是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诞生200周年之际,但部分美国人对这位英国博物学家的开创性理念——“物竞天择”依然持怀疑态度。在2006年的一次“人类是由早期动物进化而来”的问卷调查中,超过80%的法国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冰岛人认同,而美国只有40名的人表示认可。  相似文献   

14.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发表了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到1980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班杜拉在颁奖大会上作了题为《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的演讲,对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阐述。而《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班杜拉完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一)美国科学家斯莫力和科尔,还有英国科学家柯罗托夫三人因发现新分子C60,并弄清它的球形结构而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在许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预测,新分子的60个碳原子一定分布在若干个正五边形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举报科研造假嫌疑很少是容易的,但是仍有一些更有效的方法。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人为非作歹,还是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直言?过去10年来,撤回科研论文的数量大约增长了10倍,随着许多科研成果在引人注目的科研不端行为中被粉碎,其范围从抄袭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戴维·葛森(David Gershon,下图)就见证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纪录片所反映的“难以忽视的真相”,他意识到这对完成一项琢磨良久的工程来说时机业已成熟。  相似文献   

18.
如今,房地产开发商总是大肆宣扬自己建造的商务大楼是如何的“绿色”、如何的“环保”。而事实上全美国近5000幢商务大楼中的90%是新建的,这些大楼目前正在等待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USGBC)的评估认证。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18日,美国宾夕法尼垭州多佛镇的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官方指示:“学生应对达尔文学说以及其他进化理论(包括智慧设计论)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保持警觉。生命起源问题不应再被列入授课内容。”他们要求教师在生物课上宣读一份声明,其内容是质疑进化论的正确性,同时建议学生看看有关智慧设计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美国好莱坞影片《黑鹰坠落》表现的是1993年维和美军在索马里的遭遇,原本美国维和部队是执行联合国的使命,前往索马里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然而这样一支执行和平命令的军队,却因为要阻止索马里长达多年的内战,而成为当地军阀艾迪德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美军维和部队的”黑鹰直升机编队”遭到军阀武装伏击,多架黑鹰被击落,多名海军陆战队员阵亡。艾迪德为了达到赶走美军继续打内战的目的,故意羞辱美军阵亡士兵尸体,他们将尸体扒光衣服举起来游街示众,并且拖在汽车后边行驶让行人向尸体抛砖砸石。当阵亡士兵的录像传回美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