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Z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关于封闭的 Belousov—Zhabotinski 反应(简称 B—Z 反应)的化学振荡问题,许多学者已作了详细的研究。但是酸度对 B—Z 体系化学振荡的影响很少做过专门的研究。作者曾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实验工作,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下列两点很有意义的结论:(1)在高浓度硫酸溶液中,B—Z 体系的化学振荡不是 Ce(1v)—Ce(Ⅲ)离子耦合催化作用,而是酸催化再生溴离子的作用,因此,它们的化学机理与 FKN 或 FN 的机理是不同的。(2)溴离子的临界浓度([Br~-]_(临界))值,不仅与溴酸根离子浓度而且也与酸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酒石酸—溴酸钾—硫酸锰—硫酸—丙酮体系的振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KN振荡机理,本文报道酒石酸-溴酸钾-硫酸锰-硫酸-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BrO3--木糖-丙酮-Mn(2+)-H2SO4体系统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定了振荡反应的条件和典型的振荡波形,研究了反应物浓度,Cl-,Br-,Ag+及丙烯腈等各种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温度对振荡诱导期,振荡周期的影响,并由此计算得到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研究了各金属离子对振荡反应的影响以及Mn(2+)的催化作用.考察了N2流代替丙酮时的振荡现象,从而对丙酮在振荡反应中的作用作了说明.分析了振荡反应的产物,并测定了体系中BrO3-和木糖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对振荡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连续搅拌反应器中乙酰丙酮- BrO-3 - Mn2 + - H2SO4 化学振荡体系的新特征, 报导了反应条件对振荡体系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检测超氧自由基的方法, 方法基于分析物对振荡体系的脉冲搅拌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巴比妥酸对B 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比妥酸的加入明显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巴比妥酸的浓度与振荡周期改变值ΔT及振幅改变值Δ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 4×10-7~3 1×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21和0 9954.对振荡体系的扰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苯胺磺酸钠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B-Z振荡体系在各种组不同浓度下周期和振的改变值与加入二苯胺磺酸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个周期改变值与加入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6。改变组分浓度,可适当提高检测浓度范围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结合FKN模型研究了卤素F-,Cl-,I-离子对以铈催化的B Z振荡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F-,Cl-,I-对B Z反应体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它们对B Z反应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F-与反应体系中的Ce3 反应生成CeF3(Ksp=8 0×10-16)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l-,I-则与反应的中间体(HOBr或HBrO2)反应干扰振荡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CSTR中B─Z反应及该反应体系受Hg2 干扰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流速对CSTR中B─Z反应振荡周期有显著影响。Hg2 加入后,氧化还原电极上振荡周期变短,振幅减小,而溴离子选择电极的振荡将受抑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Br-消除离子对B-Z反应的干扰作用及有关其反常振荡的机理的长期争议与最后取得比较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利用龙胆酸对四氮杂大环铜催化的B-Z化学振荡体系(NaBrO3-H2SO4-苹果酸-[CuL](ClO4)2)的扰动建立测定龙胆酸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龙胆酸的浓度在1.25×10-6~1×10-4mol.L-1之间时,振幅改变值与加入龙胆酸的浓度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21.同时对各组分浓度的影响及其扰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研究了牛磺酸对封闭体系中的B-Z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的浓度在4×10-6-4×10-1 mol/L范围内振幅变化值(ΔE)与牛磺酸浓度(c)的关系符合方程:ΔE=14.062c0.126,R2=0.990 1,最低检测限达10-6 mol/L.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丙二酸对 B—Z 振荡反应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总结出丙二酸浓度变化所引起的感应期、振荡期、周期、振幅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与丙二酸浓度有关的计算感应期的经验公式,指出了丙二酸作为 B—Z 振荡反应的消耗物,其浓度的变更必导致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势法.首次报道了L—赖氨酸—BrO3—Mn2+—H2SO4—丙酮体系的振荡行为.根据实验结果和FKN机理.探讨了以赖氨酸作底物的B—Z振荡反应的反应机理.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得到了诱导期(tin)及周期(tp)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这种以赖氨酸和丙酮作混合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 using potentiometric method, first reports the oscillating behavior of the system of L-lysine--BrO3^- Mn^2 - H2SO4-acetone.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FKN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of the B-Z type oscillating reaction using lysine as organic substrate has been explored which can explain experimental phenomena suceussfully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oscillatory induction period (tin) and the oscillation period (tp) of the system to the initlal concentration of reactants are obtained .The B-Z type oscillating reaction using lysine and acetone as mixed organic substrates has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用Belousov-Zhabotinskii反应装置的化学振荡器,对健康人与病人的尿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检验,发现不同对象尿液对该反应有一定的规律性,作者根据B-Z振荡反应的机理对实验结果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对B-Z化学振荡体系的影响及其分析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研究了阿司匹林对封闭体系中B-Z振荡反应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溶液浓度在5.00×10-6~5.00×10-1mol/L范围内,振荡反应的振幅变化值(ΔE)与阿司匹林浓度(c)的关系符合方程:ΔE=34.7c0.154,R2=0.999,最低检测限达10-6mol/L。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间苯三酚对Cu(Ⅱ)-H2O2-NaSCN振荡体系(简称铜体系)的影响,并考察间苯三酚浓度在1.268×10-3~1.296×10-4mol·L-1范围内,间苯三酚的浓度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可初步解释间苯三酚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为其分析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B-Z类振荡反应的研究类型及处理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焦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