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乡村旅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主要论述了"乡村旅游"的内容,认为它应该包括:第一、农业旅游;第二、民俗民情与乡村建筑旅游;第三、乡村文化旅游.并对每个内容进行了细分.最后指出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认为"乡村旅游"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态旅游",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进行的旅游.  相似文献   

2.
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介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分析当前广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深层次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协调各生态旅游系统要素构建深层次开发模式,促使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生态旅游是闽台旅游合作的新方向。闽台两地地缘相近、文缘相连、血缘相亲、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加之福建自贸区对台旅游新政相继出台,使得闽台乡村生态旅游协同创新开发在文化、资源及政策上具有现实基础。然而,当前闽台乡村生态旅游还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源开发利用粗放、产业配套不够完善、人才短缺、协作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对此,该文建议通过产品、产业、管理上实现协同,共建旅游精品,共建电商平台,共引共育人才等措施,提升闽台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闽台乡村生态旅游协同创新开发。  相似文献   

4.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乡村生态旅游的情境下,以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记忆为中介变量,研究旅游者在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的价值共创对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价值共创对旅游体验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质量和记忆对游后行为意向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质量对记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记忆在旅游体验质量和游后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在不改变原有自然地貌,运用当地资源,将乡村生态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旅行中获得满足,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的业态。当前两岸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合作仍处在探索时期,该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评估闽台生态旅游协同创新的优势、劣势、环境机遇和外部挑战,提出闽台开展生态旅游合作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强 《龙岩学院学报》2013,31(1):17-21,33
生态旅游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与趋势,明确生态旅游的概念及涵义,有利于地方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龙岩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政府政策支持发展的优势,但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应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规划生态旅游,推行生态旅游示范区;整合资源,推出精品,处理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由于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广大的农村地区成为新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升级形式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问题。对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并对农业生态旅游研究趋势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黑龙江地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也从理论层面向实战转化。农业生态旅游涉及地方政府、当地居民、企业、旅游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基于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各地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开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和规模都存在很大差异.从旅游业发展的内容和趋势来讲,乡村旅游是具有极大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针对今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重庆北碚区为例,分析了重庆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据此又进一步提出重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内外关于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趋势以及在生态效率测评方面的应用现状,对旅游生态足迹在乡村生态旅游地生态效率测评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不尽相同.文章根据西藏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实践,总结出了目前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城郊型、名村名镇型、特色民俗民风或民族文化型、自然遗产型、农业生态景观型等类型,并从资源消耗部分与废弃物消纳部分两个方面对几种典型类型的目的地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的构建,以期为后续的西藏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效率、经济效率测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城市周边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和创造者都是农民.笔者通过实地踏勘、听取情况介绍、查阅有关资料、以及走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龙岩市乡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底蕴丰厚,政府政策扶持发展的优势突出,但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龙岩市应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规划职能,推动乡村旅游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结合的方向发展。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实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生态经济的世纪,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本条件.本文基于目前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根据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生态旅游深层开发的理念,对深层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火石寨森林公园为实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构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两极对接"模式.通过对"两极对接"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揭示了森林公园应注重展示景观的生态文化主题,并设计相应的深层生态旅游活动项目方案,以此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边境跨国旅游也成为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黑龙汀省作为我国的边境省份,边境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本文运用生态旅游理论和生态学共生理论提出了边境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并根据目标模式提出了黑龙江省边境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苏  王崑  郭世奇  耿美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11795-11802
图式语言是直观刻画村域生态规划中生态、生产、生活网络空间嵌套组合特征的新视点和新方法,目前在寒地乡村还未构建出系统的景观生态图式体系,本文在归结前人景观图式语言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东北地区典型生态空间网络的原型遥感影像图片,提取整理图像信息,得出组成寒地乡村生态空间的基本图式“字”层面5类43种,“词”层面3类26种;组合图式“词组”层面4类21种。在此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二河乡新发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以“有机稻乡,生态田园”为规划目标,选取寒地乡村生态空间的图式语言体系中符合基地实际功能情况的进行实践应用,展示了完整的图式语汇规划设计过程,以期在规划实践层面,为寒地地域特色性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景观图式语言在寒地的探索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中牟县雁鸣湖开发生态型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模式定位。指出了景点实际开发中出现的和生态特色不协调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自己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乡村旅游是可以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社区多赢的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考察多个国外的乡村旅游项目,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与不足,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系统概念,并对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美韵渡寨、福韵王岗、古韵陇脚、水韵马头,"四韵"辉映;翠屏旭日、城北水关、雾锁云峰、阡陌董农、花画小镇,"五景"天成;花山秀色、繁花似锦、流水恋花、燃情岁月、田园耕读、羊堡旧事,"六大篇章"带你徜徉时光……近年来,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农业嘉年华活动,围绕"健康乌当行、乡村大舞台、农业高科技"活动主题,以泉城五韵美丽乡村示范带、云开生态旅游景观路、花画小镇  相似文献   

20.
乡村林业是在林区以外的乡村和城镇,以一家一户或村民联合体为单位营造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林业,其在黑龙江省发展缓慢。本文重构出适应新形势林业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乡村林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