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玮  抗文生 《甘肃科技》2007,23(3):242-243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的交流都离不开传播,旅游文化也不例外。当今社会中,传统与现代的各种媒体都为旅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传播渠道,这其中又以电视传播最为普及同时也更加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电视在传播各种旅游文化的同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成为了人们增长知识以及各种旅游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为有效的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损伤混凝土介质中波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波在损伤预应力混凝土介质中的传播理论,结合实验求得伴随预应力所产生的损伤,并考虑各种其它因素引起的局部损伤的影响,对不同损伤度或不同预应力区域进行分区处理,建立波动方程式并求解.在实例计算分析中,考虑损伤度一定的情况下,求出了预应力对波传播的影响曲线;考虑预应力一定的情况下,求出了不同的损伤度对波传播的影响曲线.同时还分析了局部损伤的区域大小对波传播的影响,得到了损伤、预应力各种参数与波传播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无损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红妮 《甘肃科技》2005,21(12):227-228,184
针对图书资料在流通中易受各种人的接触,各种传染病以图书资料为载体将细菌、病毒传染给健康人的可能性较大,本文就如何进行防治各种传染病在图书流通中的传播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崔燚 《科技信息》2013,(6):46-46,48
客机座舱被怀疑是有利于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高危环境,在呼吸传染病各种传播模式里,病毒携带者搭乘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蔓延的飞点跳跃跨区传播模式的危害最深重。本文开展了人体咳嗽喷射气流流动显示实验研究,分析了可能的病毒携带体——口腔飞沫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并借助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详细探讨了口腔飞沫的动态传播过程,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杜睿 《科技资讯》2006,(27):160-160
多媒体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教学节目的发布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元代政治家张养浩撰著的《风宪忠告》是他在御史任上撰著的一部富有代表性的以图书媒介为传播载体,专门而系统地阐发和传播监察官吏行为准则、工作方法、道德修养为主的历史名著,他对监察工作的系统阐发和传播方式与形式的选择——融言传身教的廉政实践与著书立说为一体,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独具特色的廉政传播思想。《风宪忠告》的传播特色主要表现在传播的内容思想深厚、寓意深刻,作品的创作质量高、特色明显,各种版本交互传播、相互辉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钱李  史娟 《科技资讯》2013,(4):220-220
本文以网络上盛行的"王道"现象为例分析了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民俗活动或宗教活动为载体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问题也日益严峻。传播与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传播、制度传播、媒介传播、旅游传播、教育传播等几种音乐传播方式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在保持少数民族音乐灵魂和精髓的前提下,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各种传播方式的优势,才能使少数民族音乐以"移步不换形"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陈潇 《科技信息》2010,(33):180-180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地球村”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这一时代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机媒体作为现在新兴的第五媒体,以其及时、便捷、互动性强和融合多种没接技术的特点.不但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及运作方式.对同样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际传播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个典型代表.对国际传播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而国际传播也因为手机媒体的出现,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互动性不断增强、本文主要从手机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手机媒体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以及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介绍手机媒体与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0.
张炜  许研 《科技信息》2009,(30):I0221-I0221,I0223
本文提出基于JavaSE的密码系统平台,作为警务平台的辅助工具,为警务系统中消息和文件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加密解密系统,用户可以在密码系统中定制不同的加密算法将内部资源进行加密和解密,加强了信息在传播中的安全性,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密码学以及应用各种加密解密算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激光超声的融蚀模型,将脉冲激光源等效为垂直力源,进而作为超声脉冲的激发源,建立弹性振子模型,采用弹性点阵的模拟方法对激光超声在金属材料中的产生和传播机理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不同的金属材料受到理想点源激发时,所产生的超声表面波的传播过程。针对同一激发源在铝和铜介质中的不同激发效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发现金属铝中传播的声脉冲相比于铜介质具有更大的振幅与较快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微裂纹萌生、发展及贯通的时空演化规律,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砂岩在单轴循环加卸载下的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借助不同方向的波速测试,可获得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为声发射定位提供合理的波速参数;通过合理布置传感器的位置,可准确定位破裂面的空间位置;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事件数和能量呈现台阶状上升,表明声发射具有记忆效应;通过声发射事件空间定位与破坏岩样的对比,验证了两者的位置基本一致,表明声发射可有效获得岩石内部微裂纹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磁流体-声表面波传感器(MF-SAW),建立起工作在均匀磁场中的MF-SAW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讨论不同磁场强度下的SH-SAW传播相速度、能量损耗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磁流体黏性,磁场强度与SH-SAW传播属性具有较好的曲线关系,有助于对MF-SAW传感器的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多孔介质声波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二维有限差分给出了Biot声波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方法,模拟了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研究发现,骨架和粘滞性孔隙流体中,同时存在两种纵波,即快纵波和慢纵波,两种纵波骨架振动势函数与流体相对骨架振动势函数相不同,幅度也不同;但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粘滞性和渗透率主要影响能量传播;孔隙度和骨架弹性参数主要影响波速;慢纵波和界面波的存在是地震波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Biot多孔介质声学理论中的应力-应变关系、能量关系、声波方程,采用与在均匀固体介质中平行的方法,推导了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的声强表达式,进一步完善了多孔介质声学理论。运用该公式导出了多孔介质界面声学边界条件,并可作为研究多孔介质中声波能量的一个基本方程。  相似文献   

16.
声表面波(SAW)滤波器在现代生产生活与军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SAW滤波器制造成本比较高,成本与性能的性价比比较低。为了推动SAW滤波器的应用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利用声学超材料结构设计新型SAW滤波器基片,可以有效提高SAW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并有效改善现有滤波器在带宽控制方面的问题。利用声学超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SAW滤波器基片。这种基片相较于现有产品,不仅成本比较低廉,在信号处理等性能方面也有比较大的优化。研究结果对SAW滤波器的应用和声表面波滤波性能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很好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声学超表面是通过合理的设计规则以获得控制声波传播的新型人工结构,为声波的调控和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阐述了声学超表面的相位调制机理,重点论述了包括空间卷绕型、Helmholtz谐振型、薄膜结构型以及其他类型超表面的不同概念和设计原理,并讨论了它们在异常反射/折射、聚焦、自弯曲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及应用进展.最后,分别从超表面...  相似文献   

18.
瞬态声场特性的时域边界元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时域边界元技术从理论和实验上讨论结构振动表面的声辐射特性.由于此法是在时间域内分析声振关系,既可以计算稳态声场特性,又可以计算瞬态声辐射规律,为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声场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表面声波监测裂纹的方法,利用表面声波通过物体表面时其反射信号的强度随着裂纹的发展而增强的原理,通过试验描述了表面波通过有缺陷小孔时两种反射信号随裂纹形成发展的变化过程,提出了通过观测反射信号的变化来监测是否有裂纹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输气管道泄漏音波在管内传播过程中发生衰减,在安装音波传感器前必须明确管内音波信号的传播距离。综合考虑介质黏滞吸收和热传导作用及特殊管件(弯管、分支及变径管)的吸收作用,建立泄漏音波在管内传播模型。利用改进的小波分析法对泄漏音波信号时频域特征进行分析,模拟分析不同特殊管件对音波传播的影响,并利用高压泄漏试验装置对建立的传播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泄漏音波在管内以平面波形式传播,泄漏信号幅值能量占优的频带主要集中在0~0.366 Hz及2.93~46.88 Hz内,直管和弯管对音波衰减影响较小,只有分支和变径(变径流量计、阀门)对音波传播影响较大;得到的拟合音波吸收系数与理论吸收系数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可提高音波泄漏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