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品德是指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总称。中学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形成中学生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对中学生所进行的教育。中学德育目标:第一,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2.
德育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在高职化学课程中有很多德育素材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化学教师应更多更好地对这些素材进行挖掘,并在教学中适时插入,把德育教育寓于化学教育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数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数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教育、审美教育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历史因素和社会转型期造成目前社会道德失范,未成年人道德困惑是社会道德困惑的映射,又因为教育的误区而加剧。其解决必须依靠学校主动构建校园德育小气候,一方面达到教育机构及教师道德困惑的解决.一方面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胡玉萍 《科技信息》2012,(11):357-357
诚信品质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接受诚信观念,进而在日常行为中遵循诚信原则,最终成为社会中诚实守信的一员;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乃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与历史课程教学关系密切;历史教学中诚信品质教育素材丰富,在深化历史教学中实施诚信品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必须树立全员德育的“大德育观”,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所有的教育管理活动,而学科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和主要渠道。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物理教育教学要重视物理学科德育,通过挖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丰富德育素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要认真研究德育内容,力求将德育内容渗透到物理教学中,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化学教材中孕藏着丰富而生动的德育素材,本文主要介绍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德育的措施和途径,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教育、环境意识教育以及审美观教育,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养成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做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依据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如下界定:“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内涵广泛。  相似文献   

9.
高校世界史学科能够在大学生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高校世界史学科的德育素材非常丰富,种类有图片、原始的文献资料、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使用这些德育素材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要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机划、有组织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它广义上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与道德、法制教育等;狭义上主要指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经济利益日趋多元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给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影响,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思考,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创新,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和新的途径,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学德育纲要》指出:中学德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近年来,复兴中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紧紧围绕德育目标,努力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形成了强有力的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12.
中学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首要内容,德育途径的选择与实施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历史研究为当前中学德育途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机划、有组织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它广义上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与道德、法制教育等;狭义上主要指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经济利益日趋多元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给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影响,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思考,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创新,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和新的途径,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懂得有关史实的基本观点,又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道德品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品德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及德育渗透的方法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5.
新的世纪需要新型的人才,这是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而目前社会、家庭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应优化社会家庭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建的“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6.
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地向前高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的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二是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四是利用教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做起,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把道德教育放在人、社会、自然这个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认识,用系统的思维对德育现代化进行动态的思考和改革,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道德建设的新路子.在道德教育的形式上,努力德育教学、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校教育成为一个教育的整体,保证德育的完整性、统一性,符合道德养成的规律.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减少内耗,消除抵消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德育一体化和制度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为本位的规训式德育与以个人为本位的单子式德育,都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都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在呼唤民主自由和主体自觉的新时代,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高校需要建构与此相一致的德育——共生性德育。  相似文献   

19.
徐力 《科技咨询导报》2010,(19):174-174,176
当前小学生的德育与其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要求存在严重脱离现象,其表现为德育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性;德育资源缺乏整合,学生荣辱观的形成出现偏差。文章认为要改变当前这种状况,必须将"八荣八耻"生活化、儿童化,且在学生活动课与学科教学中渗透。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的效果如何,是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能否实现教育目的的大问题。同时,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其社会化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德育,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