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烟煤在O2/N2及O2/CO2气氛下的燃烧反应试验,分析了煤粉粒度对O2/CO2燃烧的影响,确定了燃烧反应的特性参数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燃烧产物进行实时检测.结果表明,与O2/N2气氛下的燃烧相比,O2/CO2气氛煤粉燃烧速率降低,燃尽温度升高,燃尽时间延长,煤粉细化可使其燃烧特性得到改善;同时FTIR的谱图也显示,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气体产物的释放情况与模拟空气气氛下燃烧时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对船舶内燃机烟道积灰燃烧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火花熄灭器的设计和安装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温空气燃烧的燃烧特性及环境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巧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6):631-633
从燃烧理论入手,计算了甲烷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并对不同条件下燃烧特性及环境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理论计算证明了CO2稀释空气对改善燃烧特性及减少污染物的生成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用TG-DTG-DSC研究生物质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TG-DTG-DSC(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分析联用技术,对生物质稻杆(DG)、麦杆(MG)和油菜杆(YCG)分别在10℃/min,20℃/min和40℃/min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着火温度、最大失重速率和燃尽温度等燃烧特征参数,计算了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和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由10℃/min增加到40℃/min,其最大失重速率和最大失热量分别增加了3倍和1.5倍左右,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加了13~16倍,活化能在其不同燃烧区段相差5~30kJ/mol.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燃烧特性与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农林业生物质利用方式,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生物质燃烧特性明显不同。稻壳经不同温度水洗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加,最大燃烧速率提高6.0~7.6 %/min,燃烧活化能高于原样,且在一定范围内水洗温度越高,焦炭燃烧阶段活化能越小;提高升温速率,生物质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残余率、最大燃烧速率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生物质的燃烧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达0.955以上,挥发分析出燃烧阶段活化能均大于焦炭燃烧阶段。该实验结果可为生物质在火力发电行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秸秆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华中地区典型的农业秸秆(麦秆、稻秆、棉秆以及林业枝条)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TG-DTA)上研究它们的燃烧特性,并采用非等温积分法(Coats-Refern)分析秸秆的燃烧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农业秸秆易着火和燃尽,燃烧过程主要包括挥发分的析出燃烧(200-360℃)和固体焦炭的燃烧(360~500℃).动力学分析表明:挥发分的析出较容易,所需活化能较小(〈100kJ/mol),而固体焦炭的燃烧较难,活化能达150kJ/mol以上.对于不同的秸秆,麦秆和稻秆较易着火燃烧,而棉秆和枝条相对难以着火燃烧,这与其物质组成与化学结构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
棕榈空果串(EFB)作为一种废料,如能将其回收利用作为锅炉燃料燃烧将具有极大潜力。研究利用TG-FTIR分析Adaro煤与生质料EFB在空气中混烧的特性。热重分析仪记录样品在加热过程中重量损失,而FTIR则分析其释放的气体产物。该实验针对煤与生质料以及三种不同的混烧比例,分别以煤与20%EFB,30%EFB,50%EFB在空气(21%氧气/79%氮气)的条件下进行混烧。每组实验均是以升温速率10℃/min从40 t加热到900℃。TG热重分析表明适当增加废料EFB的比例到20%对煤的燃烧特性曲线影响特性不大。FTIR分析释放的气体主要是CO_2,CO和H_2O。实验最后也使用了SEM和EDS进行残留固体分析表明其灰分主要是SiO_2等物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西山无烟煤(XSA)在氧气气氛下的燃烧特性,分析燃烧反应动力学三因子:活化能、机理函数和指前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XSA的燃烧特性有显著影响,升温速率越大,XSA的着火指数(Ii)、燃尽指数(If)、火焰燃烧稳定指数(Fith)、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增加越明显。采用等转化率的FWO(Flynn-Wall-Ozawa)和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方法得到XSA纯氧燃烧反应的平均活化能为138.006 kJ/mol,主曲线法确定的反应最概然机理函数为G(α)=[-ln(1-α)]1/2,反应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模型,指前因子ln A为20.248 min-1,为无烟煤在各应用领域的纯氧燃烧技术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热重实验研究了烧结矿作为载氧体的H2还原反应特性,将其与通过溶解法制备的Fe2 O3/Al2 O3载氧体进行了氧化还原反应性比较,在500~1250℃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对于烧结矿还原反应过程的影响,在950℃下进行了30次循环反应实验,采用四种模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烧结矿的H2还原转化率大于80%,可以完全再氧化,并具有良好的循环反应性能.在500~95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还原反应速率及最终转化率都显著增加;而当温度高于1100℃时,在反应后期还原反应速率和最终转化率有下降的趋势.在500~950℃范围内,对烧结矿的还原过程第一反应阶段( Fe2 O3-Fe3 O4/FeO,还原转化率<25%)可采用二阶反应模型( M2)拟合,得到表观活化能为E=36.018 kJ·mol-1,指前因子为A0=1.053×10-2 s-1;第二反应阶段(Fe3O4/FeO-Fe,还原转化率>25%)采用收缩核模型(M4)拟合,得到的表观活化能为E=51.176 kJ·mol-1,指前因子为A0=1.066×10-2 s-1. 相似文献
10.
沉降室是余热锅炉中关键的除尘部件,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进入沉降室的换热烟气会夹杂大量烟气颗粒,高速的烟气颗粒撞击烟道壁面,造成了烟道壁面的磨损。本文基于EDEM-Fluent耦合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余热锅炉沉降室内烟道的磨损特性,设置烟气流含尘浓度为55 g/Nm3,烟气颗粒粒径为1 mm,密度为2500 kg/m3。对比分析了0.8Vt, 1.0Vt和1.2Vt三种不同进气负载下烟道各截面的流场特性与烟道内的颗粒分布,同时引入Archard磨损模型得到烟道各部位的磨损量分布。结果表明,二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28%增加到37%,挡灰板上部的相对磨损量由20%增加到27%,而一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17%下降到9%。磨损量变化的原因可归因于烟气流速和颗粒分布的变化。烟气流从入口处进入沉降室后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二号灰斗以及挡灰板处流速达到最大值,且二号灰斗处形成了纵向的旋流,一部分颗粒随烟气流快速上升与壁面发生碰撞,这使得在各工况下,二号灰斗的处的磨损程度均明显大于其余部位。同时负载的增加还使得颗粒的分布呈现向三号灰斗处积聚的趋势,从一号灰斗处沉降的颗粒减少,磨损量降低。大量积聚的颗粒与三号灰斗壁面的碰撞使得三号灰斗的磨损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油页岩灰分是油页岩综合利用的主要物质之一。对石长沟油页岩进行马弗炉燃烧实验,制备不同燃烧终温(200~800℃)的油页岩灰分;并借助多种实验仪器研究不同温度燃烧下的灰分构成成分、结构特征及微观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油页岩有机质以脂肪族为主;燃烧过程中,各有机元素(N、S、C、H、O)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自由水析出,结构水脱离,碳酸盐和脂肪族逐渐分解,在800℃高温时,C完全转化为CO2逸出;灰分的构成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和碳酸盐,孔隙以微孔和中孔为主,随着燃烧温度升高,中孔数量增加,比表面积和分形维度先增后减,峰值均在400℃处。研究结果为分析石长沟油页岩不同燃烧温度下灰分的物理状态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了解石长沟油页岩的燃烧特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耐火材料组分的焦油催化裂解作用,对松焦油与不同钙基催化剂添加物试样进行燃烧条件下的热重实验,并对催化剂作用下焦油的组分、着火性、稳燃及燃尽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钙基催化剂不能改善干馏松焦油的着火性,但对焦油具有良好的催化重整作用,使得干馏松焦油的燃尽特性指数由46.85×10-4 min-1迅速下降到(20.73~24.12)×10-4 min-1;燃烧生成的CO2与CaO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燃烧,CaCO3则促进了焦油中重质烃成分与轻质烃成分中碳元素的交换,使焦油组分更趋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钢管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指出了石油钢管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用量大、花钱多,更主要的是钢管的质量、性能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关系重大,并介绍了石油钢管主要包括油井管(钻杆、钻铤、套管、油管等)和油气输送管两大类;还进行了中国石油钢管发展现状的分析,对石油钢管企业的概况以及主要钢管企业的产品类型、生产能力进行了评述,显示了目前中国石油钢管制造行业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含油污泥热解和燃烧的反应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解与燃烧是两种有前景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利用热重-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含油污泥的热解与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反应过程均经历了干燥脱气、轻质油分反应、重质油分反应、半焦反应以及矿物质反应共5个阶段.由于O2的存在,燃烧过程的失重率大于热解过程,且以轻质油分反应阶段的失重差异最为显著.热解与燃烧过程的主要气体产物分别为HCS与CO2,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在低于600℃时差异明显.含油污泥的热解与燃烧在反应过程上较为相似,反应产物上则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以深圳市蓝顿防水涂料厂的煤焦油为试验对象,着重考察了采用二氧化氯-PAC处理煤焦油馏分,结果表明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说明纯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物质,特别是沥青成分,二氧化氯主要氧化低沸点的馏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燃烧室热边界对微型内燃机微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指导燃烧室设计,采用层流有限速率模型对微燃烧过程进行了仿真。首先对仿真结果开展了有效性分析,探讨了网格尺寸、时间步长、步长内最大计算步数3个建模因素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比较吻合。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散热系数、壁面厚度和材料3个参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散热系数对燃烧特性有较明显的影响,散热系数从0增加到55 W/(m2·K )时,压力升高率减小,着火点延后,最高压力值下降了2个大气压。壁面厚度和材料对燃烧特性影响不大,分析表明这是由于在热量从缸内传到外界环境的热流路径中主要传热热阻是外壁面与环境之间的对流换热热阻所致。 相似文献
18.
依据千山植被的特点,选取几种典型植物的凋落物和新鲜枝叶,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其燃烧过程特征,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燃烧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试样在80~170℃是脱水期,在170~550℃进入剧烈燃烧反应失重阶段,并存在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但放热量差距较大。在550℃后,所有的试样都进入缓慢氧化失重阶段。凋落物的活化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辽东栎、油松、狗尾草、大叶朴。鲜枝叶的活化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油松、苔草、辽东栎、大叶朴。 相似文献
19.
依据千山植被的特点,选取几种典型植物的凋落物和新鲜枝叶,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其燃烧过程特征,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燃烧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试样在80~170℃是脱水期,在170~550℃进入剧烈燃烧反应失重阶段,并存在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但放热量差距较大。在550℃后,所有的试样都进入缓慢氧化失重阶段。凋落物的活化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辽东栎、油松、狗尾草、大叶朴。鲜枝叶的活化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油松、苔草、辽东栎、大叶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泥热解特性及燃烧特性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污泥进行了热解特性实验,分析了污泥在不同升温过程中的基本失重规律。此外,热重曲线还说明污泥的燃烧方式与煤的燃烧方式不完全一样,污泥燃烧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是挥发分析出阶段分为易挥发分析出和难挥发分析出两个阶段。实验表明,污泥可在较低温度下着火,并有着良好的燃烧特性,挥发分析出燃烧非常迅速,同时有一部分物质极难分解。煤的燃烧过程与污泥的燃烧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