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生活性物质的稀有放线菌,编号3—50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3—50气生菌丝上着生半个孢子,常形成穗状生长体。基内菌丝生长好,有时可见到横隔,产生单孢子。细胞壁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AP)、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属细胞壁TV型,故属于糖单孢菌属。其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与绿色糖单孢菌相似,但又有差别,是一个新变种,定名为绿色糖单孢菌福建变种(Saccharomonospora viridis var.Fujianensis Ruan).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产生菌213—4。它的孢子丝单叉分技,形成螺旋。孢子呈椭圆形,表面呈不规则突起、疣状。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的研究和比较,认为213—4菌株是吸水链霉菌的一株变种,定名为吸水链霉菌抑糜酶剂变种(S. hygroscopicus Var. Chymostaticus n. Var)。  相似文献   

3.
从河北省廊坊地区土壤中分离出46—8、46—5、46—16等菌株,经全面分类鉴定,应属于游动放线菌科(Actinoplanaceae Coch)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Couch)。这三株菌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相同,且均有别于国内外已报导的已知种和新种,定名为灰褐游动放线菌新种(Actinoplanes griseobrunneus nsp.)。 在进行放线菌稀有属种的分离筛选过程中,从河北省廊坊地区土壤中分离出46—8、46—5、46—16三个菌株,其特征相同,均具有游动放线菌科游动放线菌属的特点,应隶于游动放线菌属。经与国内外文献资料所报道的已知种和新种进行比较,其孢囊和孢囊孢子的形状、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所有比较种均有显著的区别,定为新种。 本文报道这一新种的全面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对张掖市盐碱土壤中放线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分离到9株菌.不同氯化钠浓度的CM培养基对9株菌进行嗜盐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A2、A5、A6属于弱嗜盐放线菌,另外5株属于中度嗜盐放线菌.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A1、A2、A4、A5、A7、A8和A9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tes),A3为链轮丝菌属(Streptoverticillum),A6为诺卡氏菌属(Nocardia).  相似文献   

5.
中国卷柏科植物的研究(Ⅲ)——3种卷柏小孢子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较详细地观察了细叶卷柏SelaginellalabordeiHieron .、异穗卷柏S .het erostachysBaker、蔓出卷柏S .davidiiFranch .的小孢子 ,重点对所观察小孢子的形态特征 (分别从形状、大小、三裂缝、纹饰等方面 )进行了描述 ,并讨论了各种之间的差异 ,丰富了卷柏科孢粉学研究资料 .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放线菌分布特点及其多样性,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不同的生境区域,并采集24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别在高氏1号培养基中分离放线菌;通过形态特征对所分离纯化的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部分放线菌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结果显示:茂兰保护区土样中共分离出126株放线菌菌株,其中链霉菌属菌株占总数的91.3%,为烬灰类群、黄色类群、金色类群等;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23株放线菌进行16S rDNA测序。经鉴定,其中21株属于链霉菌属、1株为诺卡氏菌属、1株为小单孢菌属。初步揭示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和生境分布,为贵州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分布和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5种农作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从湖北省神农架地区的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抗真菌放线菌,命名为ⅡR21菌株.经过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发酵液稳定性研究表明:ⅡR21菌株发酵液在-20℃~80℃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pH 4.0~7.0范围内,ⅡR21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比较稳定;紫外光照射对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没有影响.对放线菌ⅡR21菌株中Ⅰ型PKS基因族中KS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分析,与其他KS序列相似性比较低,与其系统分类最近的Streptomyces natalensis相似性达77%.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鞘舌卷柏(Selaginella vaginata Spring)、狭叶卷柏(S.mairei H.Lev)、小翠云(S.kraussiana (Kunze) A.Br.)、镰叶卷柏(S.drepanophylla Alson)、单籽卷柏(S.monospora Spring)5种卷柏的大、小孢子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5种卷柏科植物的孢子在形态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为三裂缝、辐射对称.其孢子具有复杂的外部纹饰特征,可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代谢产物具有抗细菌、真菌及抗肿瘤细胞活性的放线菌SH035.用乙酸乙酯萃取SH035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该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SH035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活性成分为Herbimycin A(除莠霉素A),且组分单一;菌株SH035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均与吸水链霉菌一致,其16SrRNA基因序列与吸水链霉菌的同源性最相近,初步鉴定其为吸水链霉菌.  相似文献   

10.
改良膨胀土菌种的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稀释平板法从农田土壤和膨胀土中分离出对膨胀土自由膨胀率有抑制作用的菌株81株,经筛选试验从中筛选出一株对膨胀土胀缩性改良作用较好的菌株(A9),经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改良膨胀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菌落点状,干燥隆起,孢子灰色,可产生脂溶性黄褐色色素,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多分支,呈树状,分生孢子丝波曲,孢子呈卵圆形,初步鉴定其为放线菌.其在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和25~30℃,起始pH7.0~7.5,通气量120 r/min条件下生长良好.用其作膨胀土改良试验,在最佳条件pH7.5,温度25℃,膨胀土样水分含量40%条件下,接种A9菌剂7%,培养7 d,膨胀土自由膨胀率最高可下降33.57%.  相似文献   

11.
一株耐盐性链霉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厦门海岸潮间带红树林根系海泥分离到一株链霉菌S-111-9,能在含6~8%NaCl的高氏合成一号琼脂上生长;产生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酵母菌及霉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其孢子丝直至波曲,偶而有螺旋,孢子圆柱形,表面有皱折;气生菌丝浅粉红色;基内菌丝褐色,无可溶性色素,该菌应归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粉红孢(Roseosporus)类群,而形态和生理特征与该类?的相近种华美链霉菌、玫瑰褐链霉菌和烟薰链霉菌有显著差别,可认为是一新种,?定名为厦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baiensis n.sp.Zhou)。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中分离到14株游动放线菌属的菌株,其中8117菌株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全面鉴定,与国内外已知游动放线菌属的种有显著的不同,确定为新种。根据其主要培养特征塞内菌丝为不同程度的黄色,定名为黄色游动放线菌新种(Actinoplanes flavussp.nov.)。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在台湾桤木根尖细胞中观察到除有丝分裂外,还存在无丝分裂和细胞多核现象.在进行无丝分裂的根尖细胞核中,不发生染色质凝集,不形成可见的染色体,整个过程中核膜保持完整.其无丝分裂产生形状、大小相似的子核,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多核细胞.  相似文献   

14.
一株高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选自然生境中的产色素菌株,从淡水鱼体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红色色素的Sm-128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Sm-128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分析,证实Sm-128菌株所产色素为灵菌红素,粗品产量达475 mg/L.  相似文献   

15.
虽然疟色素很早就为一些病理学家所报道(Meckel,1847,Virchow,1849,1858),疟原虫的发现主要应归功于Aphonse Laveran.他于1880年11月6日使用一台较原始的显微镜观察到“出丝”现象,于是认为疟疾是由一种产生色素的寄生原虫入侵红细胞而引起的(Laveran,1880).尽管它为另一法国自然历史学者Richard于1882年所证实,但Laveran的发现并未立即被当时有影响的意大利学术界所接受。可是不久,意大利人弥补了自己的过失,涌现出疟原虫形态学、疟疾病理学和临床特征及症状的许多专家.Golgi、Celli、Grassi和Feleti描述了人和鸟类的疟原虫.尤其Grassi被认为是伟大的形态学者.Celli成为“罗马热”(Roman Fever)的伟大史学家.Marchiafava、Bignami、Celli和Bastianelli相继对疟疾热作了明确的描述(Grassi  相似文献   

16.
一、不育系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其异常现象有: 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任何时期,均出现其细胞质液泡化及染色体全部或部份缠绕胶合成不规则的团块。 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有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出现单价体或三价体;有的小孢子母细胞的胼胝质壁溶解,细胞质粘连形成多核原生质团;有的在粘连的大块细胞质中仅有许多核仁。 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二核或四核后,胼胝质横隔壁仅在其中央形成或从中央仅向一边周围廷伸,其外围的细胞质仍互相通连。以后胼胝质壁溶解,就从其细胞质相连的地方似非有丝分裂一样,拉开形成两个或四个裸孢子。这种胞质分裂的方式很特别。还未见有所报导。 二、不育系花粉的败育,在小孢子发育的各个时期(单核、双核、三核),均观察到各种败育现象,小孢子出现各种畸形。很特别的是,有很少数小孢子是孳生的。这些孳生小孢子,有的在一端是相通连的,形似非有丝分裂劈裂状;有的在中部相连通,似非有丝分裂的横缢状。这是小孢子的两种新的败育形态。可能是二分体的横隔壁形成不正常所致。 三、不育系的绒毡层提早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就开始解体。 四、保持系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减数分裂为顺序型。四分孢子为二轴对称式。花粉粒为三孢型。  相似文献   

17.
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分离到一种侵染寄主脂肪体、马氏管和中肠的微孢子虫,用电镜技术对该微孢子虫各发育阶段进行研究发现:其分裂体为单核,产孢体,孢子母细胞及孢子均为双核,产孢体分裂产生两个孢子母细胞,具有微粒子属的典型特征。新鲜孢子呈长椭圆形,大小为3.98±0.43×1.65±0.33μm,孢子壁由外壁、内壁及孢子质膜三层组成,孢子器有片层结构的极体、后液泡和极丝,极丝11~13圈,单层螺旋状盘绕于孢子后端,孢原质的外层,该微孢子虫在寄主细胞质中发育而不入侵寄主细胞核,研究还发现:该微孢子虫可以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同时感染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18.
对在甘肃窑街中侏罗统窑街组发现的真蕨类化石进行系统描述,通过与相似种的蕨叶、叶脉、羽片、小羽片分裂的程度及裂片形状等特征的对比,明确该化石植物为Coniopteris spectabilis Brick。通过实验分析揭示出C.spectabilis的原位孢子基本特征:极面观为三角形、圆三角形,顶角钝圆,三边线平直或微凸;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椭圆形,近极微突出;极面观直径38~54μm,平均46μm;三射线平直或微弯,部分隆起为脊线状。同时,将其与窑街地层中相似分散孢子的形态、直径、三射线等特征对比后认为,Deltoidospora irregularis是C.spectabilis的孢子,后者为前者的母体植物。基于中国已发现的44种锥叶蕨的时空分布记录发现,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中国锥叶蕨属分布总体呈向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也反映出适宜锥叶蕨生长的温带气候区的总体分布也相应地有向北推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株嗜碱性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巴洲和硕县碱性土壤中分离纯化出2株放线菌菌株XJ-1和XJ-4,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抗生素产生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多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株放线菌在pH7.0的中性条件下不能生长,在pH12.0的强碱性条件下能够生长,最适生长pH为10.0,属于嗜碱性放线菌.2株放线菌菌株能耐受10%的NaCl,最高耐受温度为45℃.菌株XJ-1产生抗生素,能抑制柑橘绿霉菌、水稻轮纹菌、棉花枯萎菌和小麦赤霉菌的生长.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表明XJ-1属于拟诺卡氏菌属的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序列相似性达到了99.9%.而XJ-4与Nocardiopsis. sp. AF-333的序列相似性达到了99.3%,有可能是一新种.  相似文献   

20.
社鼠和针毛鼠线粒体DNA序列的歧异及其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鼠和针毛鼠是有着广泛地理分布的山地鼠种,它们的一些形态特征及核型明显有别于同属的其它鼠类.社鼠的亚种--雷琼社鼠局限于分布在广东省西部地区和海南省,它的形态特征多似社鼠,但也有少数特征相似于针毛鼠.对于社鼠和针毛鼠的分类地位及社鼠亚种的分化一直有着各种讨论.本研究进行了社鼠和雷琼社鼠以及针毛鼠龙门种群和香港种群的细胞色素b (264个核苷酸位点)和12S rRNA (387个核苷酸位点)基因片段的测序.社鼠与雷琼社鼠线粒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间包含有19个变异位点、12S rRNA 基因片段间包含11个变异位点和2个插入/缺失位点.针毛鼠的2个种群间的细胞色素b 和12S rRNA 基因片段分别包含了3个和11个变异位点.通过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重建的系统进化关系表明:雷琼社鼠与社鼠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它的亚种地位得到了线粒体DNA序列证据的肯定.针毛鼠龙门种群和香港种群细胞色素b和12S rRNA 基因片段序列的歧异反映出两个种群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及其所经历自然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