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近思录》"教学之道"的语录文字联结紧密,二者存在相当的一致性;《近思录》语录文字是朱熹辑录与发明,是有意张扬四子思想,并藉以表达自己教育思想之取向。程朱理学,注重人之禀赋的开掘,达成圣贤;强调早期教育,"以豫为先",养成"圣贤坯璞";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继承与拓展,尤重洒扫应对;对教法阐释透彻,继承而推新。这些在当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神会来参"是我国禅宗历史上一宗著名的公案。本文从七个方面对《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对"神会来参"公案记载之差别进行了详细的考查,为进一步研究青原行思与菏泽神会以及早期禅宗的历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选》注所引小学书,录之於下,其现存之书如《尔雅》、《说文》、《广雅》之类不录。吕忱《字林》,清任大椿辑《字林考逸》,近李增杰先生又著《字林考逸续补》,二家书余未见。今余所录,不去《字林》,它日将参校焉。《字林》有音切,音有但有音切而无释义之文者。  相似文献   

4.
朱熹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本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朱熹的影响和学术地位,时有抹煞吕氏名字现象的情况发生。虽有像《四库全书总目》这种权威著作力陈其非,仍未肃清影响。勾稽朱、吕文集与两人往来书函,剖析《近思录》中具体内容,不仅可以揭示当时编纂史实,还能确立吕祖谦在《近思录》编纂中真实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阮孝绪《七录序》中附以《古今书最》,主要目的是注释说明序文,同时反映了历代藏书变化的大致情况,但并未包括当时所有存世官簿。其中前面四种目录的图书存亡统计,实际抄自王俭《七志》。关于"帙"的记载反映出当时藏书已有合帙现象。  相似文献   

6.
《昭明选》作为一部按体选录各类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选》的性质及作编纂目的相关的;从《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又重“质”的学观。  相似文献   

7.
"是"字是《逆臣录》中的高频用词,至明代"是"字用法已高度成熟,但是受法律文书这种文体的影响,《逆臣录》中的"是"字既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新发展,又呈现出与同时代文献中"是"字用法的不同面貌,就此,本文对《逆臣录》中"是"字用法作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8.
现存所谓孔尚任《会心录》第六则是完全抄袭清中叶沈德潜于1731年时的《说诗晬语》而成,而此时孔尚任已经离世13年.再参照《四库总目提要》的说法,现存的《会心录》体例与四库馆臣描述不符,因此现存《会心录》绝非为孔尚任《会心录》而是伪作。  相似文献   

9.
王辉斌教授的《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是其计划中的“唐代诗人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曲”分别为:《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其间,他还出版了与“三部曲”关系密切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这四部著作与《唐代诗人探赜》一道,共同构成了王辉斌先生唐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唐代诗人探赜》一书的体系性很强。从内容上来看,本书与前“三部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前“三部曲”主要是对盛唐三位大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的研究考索,而《唐代诗人探赜》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对整个唐…  相似文献   

10.
王俭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图书目录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主持撰成《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和《七志》。《七志》的私人编目、著录今书、创立传录都是前人所无,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较有特色的一部著作。关于《孝经》作者,大约有九种说法:孔子自撰说,曾子所录说,子思所作说,七十子之徒遗书说,齐鲁间儒者附会说,孟子门人所著说,汉儒所作说,折中说,曾子门人编录说。从先秦古书成书体例、思想内容、出土文献旁证等方面考察,我们认为,曾子门人编录说较为妥当。具体而言,《孝经》作者应当是曾子弟子乐正子春。  相似文献   

12.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较有特色的一部著作。关于《孝经》作者,大约有九种说法:孔子自撰说,曾子所录说,子思所作说,七十子之徒遗书说,齐鲁间儒者附会说,孟子门人所著说,汉儒所作说,折中说,曾子门人编录说。从先秦古书成书体例、思想内容、出土文献旁证等方面考察,我们认为,曾子门人编录说较为妥当。具体而言,《孝经》作者应当是曾子弟子乐正子春。  相似文献   

13.
《昭明文选》作为一部按文体选录各类文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文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文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文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文选》的性质及作者编纂目的相关的;从《文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文”又重“质”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4.
刘勰的《文心雕龙》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体大而思精"的鸿篇巨制,以其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南朝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历史文化背景,历来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争议很多。就《文心雕龙》文本而言,作者的创作动机自述、体例结构的编排以及以经为评判标准来论文等无一不清晰凸现刘勰崇儒宗经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5.
从故事编年的层面对《水浒传》进行研究,何心先生是第一人。何心先生这种做法不仅"很别致",而且也很有意义:第一,有利于《水浒传》的传播;第二,可以为《水浒传》之成书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第三,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然而何心先生之《水浒传编年》也存在明显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第一,某些事情的发生时间明显存在错误;第二,事件遗漏现象比较严重;第三,对存在于《水浒传》中的时间错乱现象重视不够;第四,把七十一回以后之事置于《水浒传编年》之外,显得不完整。  相似文献   

16.
苏辙撰《东坡先生墓志铭》开篇有"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一句,后世学者大都将其句读为"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这是对苏辙原文的误解,原文句读应该是"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另外,现在通行的《东坡先生墓志铭》,铭文末东坡"葬于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的"钓台乡"应为"钧台乡"。  相似文献   

17.
《菌谱》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食用菌研究专著,其成书受到仙居自然环境、南宋饮食风尚以及陈仁玉个人生活经历的共同影响.《菌谱》的内容反映出宋代谱录著作分类的一般方法,体现出宋代农业生产中技术化、商品化加强的趋势;它的首创性为后代食用菌研究开辟了范例,提升了食用菌消费的热度.与宋代前期所著谱录相比,《菌谱》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这种书写转型是宋代文化、经济、思想演变的重要体现.《菌谱》为代表的谱录见证了宋代"农"与"学"的结合,种类繁多的谱录之作可以视为传统农业生产学术分科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七志》、《七录》是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家王俭、阮孝绪编撰的两部重要目录学著作,也是古典目录学史上的私家开端之作。它们上承《七略》体制,又有创新。二书的分类精神、目录体系以及丰富的史料为后世完善四分法和史志目录所借鉴吸取。通过对王、阮简介及二书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凸显出《七志》、《七录》在古典目录学史上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排比归纳,语法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子寿终录》中"弥留""书生""随心所欲"等三个词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方面证明《子寿终录》乃伪书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对汉语词汇史研究也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出现了一个新成果,这就是李殿福、孙王良两位先生台著的朝文《高句丽简史》在汉城的公开出版,出版者为韩国三省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