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一博 《科技信息》2011,(24):126-126
现代版画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西方化,美术展览中铜版、石版、丝网版各自占据半壁江山,而作为中国传统技法的水印版画创作者寥寥无几,水印版画因其制作、尺幅的限制使其在展览中不具备优势,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种优势文化对另一民族文化的侵蚀,传统技法的传承人全国仅有几人,如何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艺术家面临的首要任务。笔者从版画的发展谈起,分析水印版画的用色优势,浅析现代水印版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颢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117-118
中国传统木刻版画艺术是民间美术作品中最为普及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明代木刻版画艺术在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分析,从历史、人文、制作技术、风格流派等方面论述鼎盛时期的明代木刻版画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洪波 《科技信息》2007,(1):143-143
木刻版画作为独立的绘画版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然而在过去近三十于年的沉寂中,木刻版画的辉煌与成就渐渐被人们遗忘于角落。本文回顾了木刻版画的起源、发展、衰落和复兴,目地就是在于唤醒人们对木刻版画已经尘卦的记忆,认识今天创作木刻的性质与特征,从而激发木刻创作者们学习和继承老一辈艺术家们的探索革新精神,迎接新世纪我国新兴木刻版画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浙江木刻版画源远流长,技艺成果丰厚,是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牙、骨、木、陶器绘刻窥其技艺雏形.浙江历代雕印复制性版画,刻与印默契配合,技艺日臻完美.杭州雷峰塔藏经卷所附的精致雕版扉画和塔图,代表了五代时期吴越地方雕版画的典式.宋元以来盛行的雕版画插图内容丰富,刻印精湛,直至明代万历中期杭州的戏曲、小说版画插图达到巅峰.近现代,受鲁迅倡导的浙江木刻版画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浙东南军旅版画家功勋卓著、木刻青年活跃于浙江各地,尤其是现当代以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为代表的浙江木版画成就卓著,名家辈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5.
黄浦 《科技信息》2010,(17):I0144-I0144
版画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技法的不断探索,既丰富艺术语言,又强化艺术效果。本文阐述影响版画技法的探索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以及在探索版画技法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应不拘一格,不断探索版画新技法,将版画发展推向一个新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版画"艺术发展历史过程,探讨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版画"在当今数码影像和数字媒体泛滥,新的视觉审美标准兴起的科技时代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19世纪,照相技术的出现曾在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绘画发生了重要的绘画风格变革。如今,同样的传统艺术语言在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强大挑战下,版画艺术家们仍需要立足艺术创作本身,改变固有的"形式主义"创作思维方式,扩展版画艺术创作思路,将传统的版画技法和新技术都有其鲜明的自身特点同时在新时代中继承和发扬,为版画艺术的未来开拓新的可能和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版画界盛行运用肌理、技法等形成一些外型独特的现代版画,这些外型独特的现代版画盛行是由于版画本体语言的平面性、概括性等特点的重要体现及八十年代以来的艺术思潮影响而寻求艺术独特个性语言的要求。本文旨在透过这些外形独特的现代版画作品,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表现形式谈谈艺术家追求作品意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3):I0008-I0009
艾亮平,江西抚州人,2007年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自幼喜欢画画,喜欢偿试新的绘画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偿试了把传统陶瓷工艺及技法与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国画、版画及油画艺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袁敏 《科技信息》2014,(2):165-166
版画是独立的画种,版画中的黑白肌理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语言。黑白对比与黑白节奏是木版画的重要语言;黑白肌理能够使画面表现得质朴、飘然及强烈的艺术美感。木刻中的黑白版画具有鲜明强烈的对比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0.
由绘画性向版画性过渡是木刻版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创作中要践行"外整、内散"的造型表现之法,追求构成上的平面性与色彩组合上的装饰性,并注意天工肌理与人工肌理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对异地民俗文化的追求,使得民俗传统文化备受瞩目。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解读民俗旅游,并采用田野调查法,对乔家大院木雕建筑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各种木雕装饰的内容,挖掘木雕艺术诠释的文化内涵和渗透的民俗思想。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进一步加深对民俗旅游的理解和认知:民俗旅游彰显人类文化;民俗旅游传递人类文化;民俗旅游丰富人类文化。指出民俗旅游的开发应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实现民俗旅游对人类文化的传递与升华。  相似文献   

12.
青海热贡唐卡融会贯通了南亚健陀罗艺术、阿旃陀艺术、西藏艺术、甘孜木刻、敦煌艺术、汉族殿式彩画、中国画线描和染色方法,以及各地民族民间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造型规范、构图要求等方面具有引领诸如壁画、堆绣、泥塑、木刻、石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优势,并自成体系。文章分析了热贡唐卡绘制中颜料配制和色彩的象征意义,运用藏传工笔画法的基本理论阐释了以热贡为代表的安多藏区唐卡绘画的人文特色,揭示了其独特的艺术意蕴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神幻之影——拉萨大昭寺吐蕃木雕的艺术风格与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分析了拉萨大昭寺内现存的吐蕃时期木雕,认为这些木雕以往学者们较多注意到其受到印度、尼泊尔等地古代文化影响,而较少留意其中受到中原唐代建筑影响的因素。而近年来我国考古学者在对大昭寺所作的实地勘测工作当中已经注意到,大昭寺的总体木构建筑明显的也受到内地风格的影响,融合有南亚与中原唐文化不同文化因素,成为吐蕃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证。  相似文献   

14.
"草龙"与"草凤"是大理白族地区传统建筑与家具木雕装饰图案中的一对特殊纹样,是装饰艺术中典型的中华纹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们源自于大理剑川木匠的审美创造,也是中原地区"龙凤"文化信仰在大理白族地区"龙变"与"凤变"的结果。"草龙"与"草凤"纹样不仅丰富了中华龙凤图案的造型样式,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中国绘画艺术中传统线描技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特色,通过具体画面图形的设计介绍了线描技法在连环画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意象在设计素描中的重要性、设计素描中意象表达的途径与方法,分析设计素描区别于传统素描的主要特点。提出设计素描中发散性思维、创意思维的重要性,以及设计素描中意象表达对设计专业工作者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促进设计素描的教学及创作。  相似文献   

17.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语言,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历代优秀艺术家创造的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及其优秀白描作品的论析,以便我们了解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线描的特点,为我们研究古代白描人物画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工程制图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空间性都很强的特点,要使工程制图教学符合时代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挂图、板书、模型”课堂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教学观念渗透到工程制图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精心设计创造性练习,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等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西汉时期的马王堆T型帛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件艺术瑰宝,纵观整件帛画,无论从写实肖像到浓艳的色彩,还是从线描艺术到构图布局,T型帛画承载着汉代悠久的历史文化,渗透着汉代画工高超的绘画技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韦娜 《洛阳大学学报》2005,20(3):102-104
洛阳传统年画,以人物画为主,取材于喜闻乐见的神话、历史和民间故事,反映了百姓的愿望和追求.其构图不受“学院派”画像元素的约束,讲究均衡、对称、和谐、充盈,大量吸收传统戏剧脸谱和着装艺术的优点.在色彩运用方面以红、黄、绿、紫、白、黑诸色为主,多采用木刻水印,以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且与广大百姓的爱憎交融.因此为广大老百姓所喜爱,从而使传统年画充满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