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桂英 《科技信息》2010,(21):I0389-I0389,I0364
通过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关系,认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认识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认识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认识知识经济的作用.认识商品价值与商品效用的关系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认识能力是人从事认识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它具有多种形式,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能力发挥其作用的过程,认识活动与认识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本身所具有的根本性质,也是认识能力在其发挥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性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决定论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承认因果性、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人类认识过程、认识内容的模型解释 .通过这个模型分析了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本质和来源 ,并就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事例进行了实证性讨论 .认为客观世界本身不具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的认识中 ,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所造成的 ;不确定性方法作为一种认识手段的意义在于是帮助人们以有限的认识能力有效地认识世界、把握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写作观是作者在社会实践生活的基础上对写作过程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其中 ,对写作是什么的认识而形成写作的本质观 ,对写作作用的认识而形成写作的价值观 ,对如何发挥写作的作用的认识而形成写作的实践观 ,对写作作用结果的认识而形成写作的质量观。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作者认识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又存在着一种相互关联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锋 《科技信息》2011,(36):I0014-I0014,I0018
认识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现状,分析了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认识实习提出了改进措施,为解决认识实习培养中的难点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了任何认识过程都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认识上的结论都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总和,这就是人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7.
林国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132-1133,1149
对税收本质、性质的认识影响着对税收争议诉讼的认识,通过对税收本质、性质的再认识,对税收争议诉讼的认识也会有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透过中西文学弃妇形象的刻画,能较为分明地感受到中西文学在审美认识上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表现在对女性审美认识、对悲剧审美认识以及对艺术风格的美学认识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三个阶段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认识:1997年以前,1997年至2007年之间,以及2007年经济危机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最后文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做了简短的评论,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同时也指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认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论述历史上西方对数学符号功能的认识,包括对数学符号简记功能的认识;对数学符号动力作用的认识;对数学符号约简思维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件总结我国改革开放ZO年的历史经验时,强调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深入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人类认识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充满了复杂的矛盾,而每一对矛盾的双方之间以及各对矛盾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都体现着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因而认识发展规律是无限多的。其中,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支…  相似文献   

12.
主体认识图式的建构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等角度去分析主体认识图式的构成要素。同时指出:主体认识图式的建构是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的;主体认识图式的状况决定着主体的认识能力。为此,要提高主体认识能力就必须优化主体认识图式。优化主体认识图式的途径有:一是主体认识图式构成要素的优化;二是主体认识图式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叶晓兰 《科技信息》2013,(5):233-233,284
翻译的本质是译者对原作的认识活动,即认识原作,从而获取信息,然后用译文重现这些信息。也可以说翻译活动是译者在对原作认识的基础上再现原作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目的和方法、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效果及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为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主客体的融合、交融是西方当代认知理论和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出发点和背景语言。由此产生的体验认识是认识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体验认识的主客观基础是信息全息律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据此,说明如下认识现象:“客体自动”现象、美感现象、“忘我”现象、直观现象、“形象”现象、“入定”现象、主体性现象、创造现象等等。从体验认识形式的人类认识史的根据考察,原始人的认识形式,就是体验认识形式;中国传统的认识形式,主要是体验认识形式。  相似文献   

16.
对于认识的本质 ,人们习惯于把认识置于实践之上对其加以研究 ,而对主体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对思维内在的运行机制研究不够 ,不能系统地探索认识的主体根源。文章立足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基本原则 ,试图通过对主体认识图式的构成要素、功能、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揭示其能动反映过程和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看人类认识的本质与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概念,并利用认识的主客二重性构筑了一条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通道,再现了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揭示了认识的本质与本质的认识;弱化了康德自在之物的不可知性;淡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类常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部位去认识客观世界。本文借助语料库,分析了英语中"眼睛"隐喻的分类及特点,并证实人类认识自身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唯心论说世界在我心中,唯物论说世界是客观存在。他们认为认识只是一种主观回忆,或是一种客观反映。其实,认识过程应该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就没有认识。任何认识都应当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离开了客体的主观认识与离开了主体的客观认识都不是真正的认识,因为它们都是不能证实的哲学抽象。  相似文献   

20.
谈到认识的检验问题,我们有个极现成的答案:实践是判决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这条原则,当然是正确的。不过,人类的认识是形态繁富、变幻奇诡的大千世界,不同的认识主体,不同的学科领域,其具体的认识方式和检验机制,也必风貌各殊。由于历史学主、客体异时而居,它在各门科学中又可以说是最为关心、最为重视所研究对象之个性的,因而不仅史学认识来源和途径的实践性,而且史学认识检验的实践性,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