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超薄千斤顶在桥梁支座更换整体顶升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结构中,由于橡胶支座老化,直接影响到桥梁上部结构安全,需要在不破坏桥梁本身结构的情况下对支座进行整体更换,恢复功能,保证桥梁运行安全,本文对桥梁支座整体更换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支座是桥梁结构连接上、下部结构"关节"。其作用重大,但由于支座设计选型不佳、年久失养、橡胶支座本身老化、钢板支座锈蚀等原因造成支座失效,导致结构受力体系发生变化。部分支座失效已直接影响到桥梁上部结构安全,需要立即更换。高速公路交通十分繁忙,支座更换必须在不影响交通、不破坏桥梁本身结构的情况下来对老支座进行更换,使之恢复原有功能。本文针对高速公路一座简直梁桥采用同步顶升的工法进行支座更换工作中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进行介绍,以期对类似桥梁的养护工作具有抛砖引玉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整体顶升对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桥梁支座进行更换,可恢复桥梁的使用性能。本文介绍了整体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准备、拆除约束构造及梁体限位、顶升设备、预顶升、更换支座、施工监控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王永  田东 《科技信息》2012,(5):485-485
由于目前市政道路桥梁采用橡胶支座使用年限不长,正常使用一定时间后极易出现老化损坏,影响道路桥梁使用质量,本文结合永川区红旗河桥支座更换处理案例,阐述整体顶升方法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形式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现浇箱梁顶底板在外荷载、温度荷载等的作用下,其纵横向应力出现一定的不均匀性,当箱梁安装结束后,易形成梁体、支座、墩台三者之间的不密贴、脱空现象,影响桥梁运行安全。文章结合某城市市区一高架桥箱梁支座整体更换为例,探索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在桥梁加固和养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支座的现有问题及其重要性进行了简述,并对桥梁整体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的工作原理、施工工艺以及应用价值进行了介绍。该方法经济、安全,施工简便,且不影响桥面交通,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桥梁作为我国重要社会基础设施的地位愈显突出,在国民经济和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桥梁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其中,板式橡胶支座由于其具有构造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更换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桥梁建设中。通过对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研究探讨,强化支座在桥梁结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各级设计、施工、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支座质量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加强质量管理的责任心,不断提高桥梁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8.
橡胶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其中,板式橡胶支座由于其构造简单、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养护简便、易于更换等特点等,优点在公路桥梁中大量使用。橡胶支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发生性能缺损,影响它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性能缺损类型及技术状况的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9.
王慧  许林 《科技信息》2013,(24):333-333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构件,可谓一座桥梁的咽喉所在,关系重大,一旦出现病害,将影响到上下部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目前,新建的公路桥梁几乎全部选用橡胶支座,特别是高速公路桥梁,橡胶支座的用量大,病害多,事故频繁发生,因此支座病害处治及更换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桥梁支座常用的更换技术。  相似文献   

10.
整体同步顶升施工技术,在桥梁支座更换维修施工中,能使桥梁应力不发生改变,是保证桥梁安全的好方法。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预制T形梁桥的实际,对同步顶升施工技术、以及设备选用、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同时对施工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作了提示。  相似文献   

11.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indexes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load reduction sintering processes with the supporting stands of installation at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300, 350, and 400 mm) in a sintering bed were studi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raw material, bed height, and sintering parameters. Sintering pot tests with different bed heights and fuel ratios of the mixture with or without supporting stands were performed to decrease the fuel consumption. The airflow rate through the sintering bed was measured with an anemoscope fixed on the bed surface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supporting stands. The utilization of load reduction sintering can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intering bed, and the airflow rate through the sintering bed is increased. When the stand height is half of the sintering bed, the productivity increases by 27.9%, and the drum index slightly decreases. Keeping at the same productivity level with normal sintering, the utilization of load reduction sintering can decrease the solid fuel consumption by 9.2%.  相似文献   

12.
吊索是决定悬索桥结构安全的关键构件,已建悬索桥的吊索普遍存在锈蚀的现象,在锈蚀与疲劳荷载作用下,吊索可能发生突然断裂.已有研究及工程实例均表明,单根吊索断裂后其余的吊索有连续断裂的危险,从而导致全桥的倒塌.使用双吊索可以改善断索对悬索桥结构安全的影响.为研究双吊索对悬索桥安全性的改善程度以及断索后悬索桥结构的动力响应,基于非线性静力和动力分析方法,以某200 m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为例,进行了悬索桥断索后结构的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吊索能大幅度降低断索后悬索桥结构的响应,从而提高了全桥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安全性.研究结论可为悬索桥吊索的更换、维修和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自然化改造对桂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升人工林质量及培育珍贵树种大径材,研究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近自然化改造改变林分组成和结构,进而调整林木生长和林分稳定性。【方法】以广西凭祥地区1993年造林并于2008年开始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参数分析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①对照林分的直径结构遵从正态分布,近自然化改造林分表现出向倒“J”形过渡的特征,对照林分的树高结构呈单峰型,而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则呈双峰型; ②近自然化改造明显提高了林分混交度,马尾松和杉木对照林分的平均混交度由0.00和0.16分别提高到自然化改造林分的0.82和0.89; ③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角尺度影响较小,杉木林从均匀分布状态向团状分布转变,但马尾松林一直处于随机分布状态; ④近自然化改造增加了优势和亚优势的个体比例,对照林分总体处于中庸生长状态,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0和0.46。【结论】从林分非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提高了林分树种组成,径级结构向异龄林直径分布倒“J”形的特征过渡; 从林分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逐步摆脱了人工纯林零度或弱度混交、水平分布均匀和中庸状态的结构特征。研究区补植树种和天然更新树种已成功地在林分中更新和生长,促进了林分混交度、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和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林分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特征的关系,利用冠层分析仪(WinScanopy)对比分析了山西省太岳山马泉林场油松人工林(幼龄林和中龄林)冠层结构及林分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在林分密度逐步增大情况下,林分开度呈现下降趋势,总体分布范围为9.68%~16.20%; 叶面积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相应增加,总体分布范围为2.000~3.784。林分冠上总辐射分布范围为25.37~29.10 MJ/(m2·d),林下总辐射为4.22~11.07 MJ/(m2·d)。林下总辐射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林分对光辐射的截获能力随之增强。幼龄林消光系数为0.27,中龄林消光系数为0.59,中龄林林分消光能力大于幼龄林林分。林下直射是林下总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工程结构安全状态监测(如变形监测,应力监测,断裂监测等),是一种重要的认识和掌握施工过程、使用过程中工程结构状态的方法。由于监测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监测数据量纲的不一致,如何通过全面分析监测数据评估工程结构的状态亟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源异构监测数据融合方法。首先,基于小波分解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原始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去噪。其次,借助熵权法将来自不同监测点的相同类型监测数据融合为一个监测序列。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类型的监测序列中提取出综合监测信息作为时间序列,用于分析随时间变化的工程结构状态。最后,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基桩托换过程中的不规则平板桥安全监测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桩托换过程中,综合监测信息序列能够较好地反映桥梁的整体动态力学行为,既有桩发生破坏的时刻是整个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冷连轧机动态变规格特性,提出了以变规格前的带钢张力设定值为控制目标的变规格机架速度控制策略. 通过建立张力作用下带钢弹性变形的数学解析模型,推导计算了单步小压下变规格时变规格机架的速度控制规律,并根据流量相等原则对变规格后的冷连轧机前面机架进行速度设定. 当变规格前后带钢的几何尺寸或材料特性差异较大时,提出利用楔形段方式完成动态变规格,采用上述张力控制目标策略推导计算了楔形段动态变规格方式每个中间厚度的轧制速度和辊缝设定值控制规律. 本策略可将变规格造成的厚度偏差控制在变规格机架之间,同时避免了变规格机架与其他机架轧制因素通过张力的耦合,使轧制过程的动态变规格控制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及以大小比数为权重的空间优势度和树种优势度4个空间结构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强度(中度34.4%、强度47.1%和极强度69.5%)择伐下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化,探讨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混交程度看,择伐强度越大,越易导致林木单种聚集.与伐前相比中度择伐后林分和主要树种的平均混交度都有所增加,强度和极强度择伐后林分平均混交度明显降低,杉木平均混交度增加而木荷则显著降低;不同择伐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都改善了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度择伐后林分的单木聚集分布改善最为明显;从空间优势看,中度或强度择伐能够维持及提高林分和主要树种空间优势度,有利于发挥林分生长潜力.综合来看,中度择伐后林分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建议采用中度择伐作为优化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安全作为法的一个基本价值在商法中得以彰显。通过对交易安全中公示主义、强制主义、外观主义、严格责任主义的分析,认为保障交易安全本身体现了一种平衡精神,而且通过其自身的平衡又实现了法律所保护利益的平衡。借用DNA双螺旋结构对该原则进行了形象化的阐述,以求揭示其内涵。最后以一人公司为例说明了保障交易安全原则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主桥—斜靠式拱桥为实例,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不同吊杆破断情况下的斜靠式拱桥静力性能分析,通过对比桥梁在完好状态和不同吊杆破断情况下的静力性能,得出结论:桥梁各构件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主拱、稳定拱吊杆安全系数分别为2.7和3.03,满足规范规定;桥梁变形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要求.该桥由于设有较强大的系梁,在某些吊杆出现破断情况下,还能满足桥梁规范要求,表明该桥梁安全储备较大.计算结果对正确认识斜靠式拱桥在不同吊杆破断状态下的静力性能,为桥梁的科学维护提供依据,也为湛河斜靠式拱桥更换吊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