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步提高,生态型景区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研究生态型景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文章以广州4大生态型景区为研究客体,以旅游者为研究主体,以40 000余条游客评论语句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Nvivo的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生态型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并建构概念模型.本研究发现了影响生态型景区游客满意度的33项主要因素,提取涵盖了33个初始范畴的5个主范畴,建构了由“出游期望—出游行为-核心吸引物体验-开发管理水平-游客评价”5个维度组成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揭示了出游期望和出游行为是概念模型的前提条件,核心吸引物体验和开发管理水平是最核心的两项影响因素,游后评价是游客旅游最终的结果体现.本文认为,未来生态型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应注重引入核心吸引物,结合游客偏好定位景区主题形象,并赋予一定的市场宣传,是景区实现市场供给平衡的前提;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维护生态环境、控制游客规模、合理配套设施是其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理论上为旅游者与生态型景区二者的供给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景区与社区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高度关注的领域,也是旅游目的地实现优质发展难以回避的焦点问题.研究以反映景区与社区隔离关系的旅游孤岛效应作为切入视角,解释封闭型景区与周边社区矛盾冲突的诱发原因,并构建缓和矛盾冲突的治理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 旅游孤岛效应关于空间与权利理论在分析封闭型景区与周边社区矛盾冲突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2) 旅游资源资本化演进过程发挥作用的极化、虹吸、封闭三种空间作用力量,使封闭型景区与周边社区关系呈现出对抗程度递增的协调型冲突、竞争型冲突、对抗型冲突三种状态;3) 根据对三种类型矛盾冲突的诱因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治理路径,形成缩小发展差异、降低封闭阻滞、弱化矛盾对立的三大治理思路.基于旅游孤岛效应视角分析景区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冲突,既拓展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领域,也有助于促进目的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是构成旅游功能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以大别山革命老区119个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旅游联动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集聚类型,且均衡程度低;2)旅游景区整体表现出“中部和东部多而稠密、北部和西部少而稀疏”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3)旅游景区空间发展不均衡,冷点区多于热点区,“东西轴热、南北轴冷”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最后,从空间联动视角,结合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战略定位、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等因素,构建“两核三廊四圈一环”的区域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点评真实地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的实际感知,是研究景区发展的重要资料来源。通过收集游客游览完天堂寨景区后的点评资料,从中筛选出负面点评信息,使用扎根理论对负面点评信息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1个小类。从旅游体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安全、旅游环境5个方面对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山地旅游日益形成热潮和我国多山的国情下,山地景区数量渐多且为人们所钟爱,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紧迫仼务之一.文章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由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中介力“四力”和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业态与产品等25个驱动因子组成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系统,对“四力”子系统、整体驱动系统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综合得分为7.030 8分,属于较高质量水平,但仍有大部分驱动力子系统、驱动因子未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基于如何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讨论,文章重点从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层面提出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旨在提高人们对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开发、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作及持久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区标识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旅游景区标识是旅游景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旅游者顺利地完成游览过程,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景区标识概念、功能和优缺点,然后分析了景区标识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规划原则、设计要素及布局、制作、安装要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标识研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博弈均衡理论为基础,以平顶山市清水河景区为案例,通过对“人的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其博弈均衡.研究表明,只有顾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和利益最优化,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才是旅游新景区开发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收集有关数据,利用基尼系数、重力模型、皮尔逊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我国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利用大数据计算不同级别旅游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各级旅游景区的基尼系数整体较低,空间分布比较均衡,区域差异不大.(2)除1A景区的地理重心位于我国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以外,其他级别旅游景区的地理重心都位于我国几何重心的东南方向,说明我国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更丰富.(3)A级旅游景区级别越高,“帽子”越多,旅游吸引力越强.不同区域同级别旅游景区吸引力呈现较大的差异.(4)计算区域旅游吸引力时,不同级别旅游景区权重赋值依次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00)、5A景区(9.2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79)、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4.5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4)、4A景区(3.55)、国家级森林公园(2.99)、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9)、3A景区(1.67)和2A景区(1.44),并据此构建了旅游资源吸引力计算模型.(5)根据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测算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各省份的旅游总接待人数之间在1%显著水平下表现出了高度相关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区作为目的地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其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着区域旅游业整体的发展.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的总体特征和结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广西全区的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南北热、东西冷"的格局,各地市旅游景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景区分布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江西主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西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品位高。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江西独具特色的“一轴带两环”旅游景区格局。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将江西的旅游产业带动起来,深入分析其原因,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是关键问题。江西现有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有“分而治之”、“市(县)直管”、“管理局管理”、“乡镇管理”四种模式。从协调发展,开发保护,经营管理三个角度分析,采用市(县)管理模式,组建旅游集团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成都市在线景区信息与旅游流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百度(Baidu)引擎搜索成都市2006—2013年在线A级景区信息,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成都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成都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之间耦合作用明显,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成都市旅游流的综合发展水平高于A级景区信息,说明A级景区信息提供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流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因素包括单要素的综合发展水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景区类型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专题研究在我国几乎是空白,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深入开展旅游景区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专题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考察笔者所在城市-湖北省咸宁市的旅游景区立法和执法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市旅游景区管理方面的法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由此引申出我国地方旅游景区管理法制状况的主要特点:一是地方旅游景区管理法制建设进展较快.但与国外相关立法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二是由于我国规范整个旅游业的旅游基本法的缺位,我国地方旅游景区管理法制的发展缺乏明确的导向;三是有关地方旅游景区管理的一些高阶位的、重要的法律规范缺位,相关纠纷的解决缺乏依据;四是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之间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后,本文就如何解决地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区是旅游资源的集聚地和集中展示地,是旅游吸引力的根本来源,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目前对旅游景区的投资成为旅游投资的重点。本文以旅游景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为题目,提出了旅游景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景区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研究旅游景区投资项目的性质归属和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对旅游景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旅游景区安全工作对于保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从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入手,先对我国旅游景区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希望能够为确保我国旅游景区安全提供参考,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景区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将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尝试性地运用于景区发展路径的剖析。系统梳理国内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演化"视角下的旅游研究进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以及演化思想,构建旅游景区发展演化的路径模型,并以半坡博物馆旅游景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是推动旅游景区演化的核心驱动力;在景区路径初始阶段,历史事件或偶然事件是景区发展的主要诱因;在路径发展阶段,突发事件会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产生重要(消极或积极)的影响,从而加速景区的衰亡或者进一步创新演化;在路径消亡阶段,内部创新和外部介入是景区打破消极锁定,突破环境制约、进入下一轮循环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7.
5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地建设的最高标准,研究其发展特征,对指导区域旅游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发展变化特征;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SPSS交叉分析方法对5A级旅游景区类型及变化进行了全面剖析.结果显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保持缓慢增加,但年度增加量呈现递减的趋势;空间分布属于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低、省际差异性大,且随时间变化呈现不断集聚的趋势;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旅游经济关系密切;景区类型所占比例趋于均衡,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靖远县雪山寺景区总体规划》统筹雪山寺景区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化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景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景区健康有序发展,是雪山寺景区保护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是核心,景区周边环境是其主要的空间载体,针对景区周边环境利用模式这一复杂概念,以山西大院的典型代表乔家大院为研究主体,采用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乔家大院景区周边环境发展的利用模式进行分析,得出:乔家大院景区周边环境发展受到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客源地、景区综合开发建设等20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体制机制改革、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平衡、综合开发是影响乔家大院景区周边环境发展利用的3个主要因子,体制机制改革是前提条件,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平衡是基础保证,景区综合开发是最终目标.提出乔家大院景区周边环境应以"社区型"的模式发展,从而进一步完善周边环境,为山西大院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选取新疆南疆5地州作为研究区,通过地统计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南疆A级景区的时空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时间上,南疆5地州的A级旅游景区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缓慢增长阶段(2001年~2007年)、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2013年)、缓慢增长阶段(2013年~2017年).2) 从空间分布类型上,除了2001年之外其他3个时间点都趋于凝聚型,2001年呈现出均匀型,总体呈现出从均匀分布向集中分布的特征.3) 从演化规律上,呈现由北向西转移态势,具体表现为“西北多东南少”;南疆以北主要为自然旅游景区、南疆以西主要为人文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