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通过光固化的方法制备以磷灰石玻璃陶瓷和气相二氧化硅为无机填料的牙科复合树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测量复合材料的三点抗弯强度.采用体外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浸泡法测试材料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137±10)MPa,能够满足牙齿修复的力学性能要求;材料往SBF中浸泡3 d后,在表面形成矿化的碳酸磷灰石晶体层,表明材料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加快该材料植入人体后与骨的结合,并有利于龋齿的修复愈合.  相似文献   

2.
牙组织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氟基硅酸钙生物陶瓷材料对牙齿进行仿生矿化修复,在模拟仿生矿化液中,对酸蚀的牙齿进行处理,在釉原蛋白诱导下进行矿化,构建仿生牙组织结构.矿化层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釉原蛋白诱导氟基硅酸钙能在牙釉质表面形成仿生矿化层,且较单一的氟基硅酸钙诱导形成磷灰石矿化层更加致密,力学性能更加优异,且晶粒有序排列,沿着一定方向定向生长,形成类似于骨及牙齿的纳米磷灰石晶粒结构,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镧奶对牙齿的再矿化、抗酸脱矿作用。方法:利用显微硬度仪测定镧奶和镧水对早期人工龋的再矿化作用。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镧奶和镧水的抗酸脱矿作用。结果:镧奶和镧水均有再矿化、抗酸脱矿的作用。结论:体外实验表明含镧4mg.L-1的镧奶防龋作用强于镧水。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的植骨材料在使用中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生物活性不足、骨折不愈合、成骨量有限、材料降解速度与组织生长不匹配等问题.研究具备成骨性能的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是目前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介绍了CaTiO3、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K,Na)NbO3]基(KNN基)无铅压电陶瓷及LiNbO3作为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生物压电陶瓷有着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具有成为骨替代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隔山消与氟化钠对牛切牙脱矿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药隔山消与预防龋齿最常用的药物氟化钠对牙齿脱矿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动力学实验比较牛切牙分别经隔山消和氟化钠处理后抗酸脱矿作用的强弱.结果:脱矿速率曲线图表明隔山消组脱矿最慢,氟化钠组次之,空白组最快,差异显著.结论:100mg/mL隔山消对牙齿有保护作用,抗龋效果比氟化钠(20mg/L)好,提示隔山消可有效防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能使牙齿自行修复细小裂缝和窟窿的材料。 这种正在实验中的复合材料其关键是一种叫做无定形钙磷酸盐的物质,即ACP。ACP含有的钙和磷酸盐两种耐酸成分,能够中和导致龋齿的酸,而且ACP和酸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得钙和磷酸盐形成羟磷灰石,(一种存在于牙齿和骨胳中的矿物质)它能粘合患有龋齿的牙并帮助其修复。 但研究人员说,这种聚合ACP材料还处于实验阶段,仅在奶牛的牙齿上尝试过,而且只能蛎头针那么大的洞,不如自然牙釉和目前用于补牙的材料那么耐用。令人欣喜的是,这种A…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活性玻璃(BG)、磷酸三钙(TCP)、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陶瓷与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复合,制备了性能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分析了PHBV/BG,PHBV/TCP,PHBV/HA三种复合多孔支架在模拟生理溶液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以及多孔材料在模拟生理溶液中浸泡后的成分、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复合支架材料在模拟生理溶液中发生了降解反应而失重;PHBV/BG和PHBV/TCP在模拟生理溶液中还发生了生物矿化反应,在表面形成矿化沉积层,为具有骨生物活性的结晶态类骨碳酸羟基磷灰石;而PHBV/HA在模拟生理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磷酸钙生物陶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包括磷酸三钙(β-TCP)和羟基磷灰石(HA),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本文总结了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力学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溶液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是目前优先使用的精细磷酸钙陶瓷粉末制备工艺,由于磷酸陶瓷的韧性较低,必须对它进行补强增韧,以扩大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纳米仿生骨组织材料的生理响应及生物矿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纳米结构的新型高生物活性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利用体外实验方法(In Vitro)以及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解吸(BET)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等技术对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在模拟生理溶液(SBF)中的降解过程,表面反应产物及生物矿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种溶胶-凝胶材料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由于化学组成不同,它们在SBF溶液中的离子扩散规律及生物矿化行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A:在看牙医时,医生常会叮嘱要少喝碳酸饮料来保护牙齿。碳酸饮料中的酸性物质(碳酸、柠檬酸、磷酸等)会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发生反应,溶解其中的钙离子使其脱矿化,严重的可导致牙侵蚀症。而大部分碳酸饮料所富含的糖类又是细菌的最爱,细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能够攻击牙本质,是引起龋齿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运动饮料、果汁和  相似文献   

11.
笔者观察了在我科修复的90例活动义齿的患者,结果报告如下:年龄为17-65岁,戴牙时间为5个月-10余年。修复前,对所有牙齿进行过检查并对已发生的龋齿进行了治疗,在90人中,有285个牙齿分别与卡环、颌支托、固位体或义齿的邻接面相接触,对这些牙齿进行了检查。结果:285个牙齿中,发生龋齿、龋斑的共116个牙,占总数的40.7%。其中55个牙发生龋齿,占19.3%;61个牙发生龋斑,占21.4%。以下由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1、戴义齿时间与龋齿发生的关系:由表1看出,戴义齿的时间越长,发生龋齿越多。2、患者夜间是否摘除义齿,与龋齿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熊猫牙齿进行年龄鉴定的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大熊猫年龄鉴定的牙齿制片方法,并着重讨论和比较了几种不同脱钙液和染色剂对大熊猫牙齿的脱钙和切片的染色。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土壤污染源,研究发现污染源以矿山开采和电镀厂的废水排放为主.对比研究了物理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势,因此是一个新兴的修复方向.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主要以微生物吸附和氧化还原重金属及微生物矿化固结重金属离子为主,其中微生物矿化固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修复技术可通过微生物分泌有机质的控制将离子态重金属离子转变为固态矿物.最后提出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脱钙人牙基质(Decalcification Tooth Matrices DTM)复合胶原材料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采用冻干后高温交联的方法制备脱钙人牙基质复合胶原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IR)分析及电子能谱(EDS)分析材料表征;通过成骨细胞MCT3T-E1与材料混合培养分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诱导骨细胞生长活性.结果显示材料分布均匀,形成多孔疏松的支架,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晶体,材料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分裂,且对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表明脱钙人牙基质复合胶原材料具有骨修复材料的结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及诱导成骨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5.
平时人们常常把龋齿说成是“虫牙”,牙痛时还用针去挖,越挖越痛。但为什么“虫牙”并非虫所咬呢?经科学查明:“虫牙”上的洞是由细菌侵蚀而致的。原来细菌有个手段,能借刀杀人!人们每天进食后,总有一些“顽固”的食物残留在牙缝里,它们经过口腔里细菌的作用,即变成了乳酸。“酸”就是细菌借用的钢刀,它能腐蚀骨头,因为骨头里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酸跟钙碰在一起,钙就易被酸化掉。牙齿的主要成分也是钙,在乳酸的破坏下,牙齿的硬组织牙釉质、牙骨质及牙本质中的无机物就容易脱钙,有机物也易分解,从而使牙齿失去表层的保护作用。这样,酸性物质就更…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熔铸法制备可加工生物活性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测定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采用体外模拟体液(SBF)浸泡法测试材料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相呈针状,与人体骨和牙齿的磷灰石形貌相似,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氟磷灰石的形成是材料被迅速加热至高温进行熬处理,使磷灰石以螺旋位错生长机制沿c轴晶化长大所致;经热处理获得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基本满足骨科和齿科用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材料在体外模拟体液中浸泡3d后,样品表面已有磷灰石层生成,表明谊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泡沫骨架──HAP复合多孔生物陶瓷杨晓鸿,王志宏,王志勇(兰州大学材料科学系,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物理学系,兰州730000)医用生物陶瓷可分为生物惰性陶瓷和生物活性陶瓷两大类。生物惰性陶瓷以氧化锆和氧化铝基陶瓷为代表,其特点是能在生理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制约了羟基磷灰石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及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复合生物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心和热点.本文综述了羟基磷灰石(HA)复合生物材料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并简单探讨了它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龋齿是一种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细菌性疾病。口腔常居菌如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等能粘附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迅速产生大置乳酸而使釉质脱矿.因而被称为致龋菌.为探讨能抑制和杀灭致龋菌,减少或消除菌斑的药物,我们于1984年开始对一些中药制剂和某些外用抗菌药进行了抑菌试验的研究,筛选出杀菌效果满意的药物.为便于在人群中广泛开展防病工作与兰州日用化工厂协作制成“防病牙膏”.并进行人群试验,观察其对菌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矿化技术进行风积沙固化.首先,从土壤中分离并培养类芽孢杆菌,提取脲酶溶液.然后,通过风蚀测试试验、表面强度测试试验和植物适生性测试试验,研究生物矿化的室内固沙效果.最后,在乌玛高速公路中卫段进行了面积为5×104 m2现场试验,验证生物矿化固沙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矿化可以有效胶结风积沙并在试样表面形成强度大于400 kPa的硬化层,可抵御11级风的风蚀作用,且不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虽然降雨对生物矿化固沙效果存在影响,但是固化7 d时硬化层强度超过500 kPa, 2 a内固化区高程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好的抗风蚀性.固化区植物成活率超过50%,说明固化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