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保话属客家方言。四保客家话不同于典型的客家话(如梅县话)的音韵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有七个声调。二、中古知、章两组有些字的声母读同见组(k-或kh-)。三、有鼻化韵。四、只有一个塞音的韵尾。  相似文献   

2.
文学离不开形象。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 ,对同一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或者 ,表达相同意义却要借助不同形象。处理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有以下四种基本措施 :(一 )保留形象 ;(二 )更换形象 ;(三 )增加形象 ;(四 )取消形象  相似文献   

3.
利用日文汉音资料对《广韵》四等韵之介音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一些学者“在日语说来,汉语的介音I(u)在音节里是不存在的”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认为在《广韵》时代,四等韵之介音还尚未出现。同时将日语历史假名用法与现代假名用法进行对照,提出了在日语音韵系统中存在“准拗音”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利用日汉音资料对《广韵》四等韵之介音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一些学“在日语说来,汉语的介音I(u)在音节里是不存在的”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认为在《广韵》时代,四等韵之介音还尚未出现。同时将日语历史假名用法与现代假名用法进行对照,提出了在日语音韵系统中存在“准拗音”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杨豪 《皖西学院学报》2023,(1):127-132+150
兰茂《韵略易通》、本悟《韵略易通》、毕拱辰《韵略汇通》三部韵书体例相承、韵字相近、旨趣相符,在形式与内容上具有内在继承性。然本悟《韵略易通》、毕拱辰《韵略汇通》与兰茂《韵略易通》形式上并未完全保持一致,主要表现在韵字的改(错)用、释义的变用,以及反映语音演变的相关批注,形式上的差异内含作者的语音革新意识,如韵部的分并、入声韵的演变、因声母清浊产生的声调变化等。  相似文献   

6.
古音韵是我国古代汉语字音中声、韵、调三要素的总称。初学者一接触它,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原因有几点:一是没有现代音韵知识作基础,听课时,感到莫名其妙;一是觉得内容枯燥,提不起兴趣;一是认为古音韵远离现实生活,学了用处不大;一是方法不当,下了功夫难掌握,就打退堂鼓。上述四点,除要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改进方法以外,要解决学习古音韵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古韵母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于上古韵母诸问题; (二)图表凡例: (三)之蒸系; (四)幽系; (五)宵系; (六)侯东系; (七)鱼阳系: (八)歌 寒系: (九)支清系; (十)脂质真系; (十一)微术谆系; (十二)脂微分部的理由: (十三)侵辑系; (十四)谈盍系; (十五)结论。 一关于上古韵母诸问题 1.韵部多少问题 上古韵部的研究,到了王念孙有诰以后,似乎没有许多话可说了。上古的史料有限,我们从同样的史料去寻求韵部。共结论必不会大相远异。但是,有时因为离析唐韵的方法未能尽量运用,有时又因为一二字发生究葛而没有把两部分开。以致后人仍有商量的余地。像章炳麟之别队于脂,实足以…  相似文献   

8.
兰茂《韵略易通》韵母系统与《中原音韵》具有一致性,充分承继了中原汉语的特点。其韵母系统揭示了汉民族共同语韵母系统继《中原音韵》之后的发展规律,韵部从元代十九部发展到明代的二十部,[y][u]细分是这历史进步的见证。兰书揭示云南方言隶属于北方官话,云南方言韵母系统继《中原音韵》之后,有了自己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互花米草(Sporobolus alterniflorus(Loisel.) P.M.PetersonSaarela)虽被列入外来入侵植物,但就其生态环境效应仍在学界颇有争议。以福建省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湿地的互花米草种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7年6月(夏)、9月(秋)、12月(冬)和2018年3月(春)进行采样,测定互花米草在不同潮位的密度、株高、丛径、鲜重和干重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互花米草的密度、株高、丛径、鲜重与干重差异均有显著影响(P0.05)。三个潮区互花米草密度都呈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不同潮区四个季节之间互花米草密度差异显著;株高在四个季度中呈现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秋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丛径随季节变化差异均显著,在夏季达到最大值;鲜重与干重在四个季度中均呈现秋季夏季冬季春季,且鲜重随季节变化差异均显著,干重表现为秋季和夏季显著高于冬季和春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以汉语、壮语和韩语动物类名物词为例,说明反映具体而特定之物的词即名物词是有得名之理据可寻的。这三种语言动物类名物词的词源义或者说构词理据可以从词音与意义的联系中探明。其联系有四个方面:(一)词音模拟动物的叫声;(二)词音描绘动物的形态;(三)词音反映动物具有的内在属性;(四)词音体现动物所处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杜荀鹤诗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苟鹤(846—907),唐贵池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字彦之,因居九华,自号九华山人,杜牧的庶子,早著诗名。他是继杜甫、白居易之后的现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本文主要从音韵学的角度考察杜苟鹤诗的用韵。苟鹤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乡,他的诗韵颇能反映晚唐时期皖南方言的一些语音现象,我们亦可由此窥见,汉语音韵由晚唐至宋语音变化的轨迹。杜诗共存326首,其中五律127首,七律141首,五绝4首,七绝52首,句二韵。特点是颇多借韵,时有出韵。研究时主要使用中华书局的《全唐诗》,同时参考《四库全书》、《贵池先哲遗书·唐风集三卷·补遗一卷》、《唐四名家集》等,以相互补益。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梅雨降水的微物理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980年到1983年的155份梅雨滴谱资料,主要结果有:(一)通过研究雨滴谱参数与样本大小的关系,认为为了获得有代表性的滴谱,样本应不小于450个雨滴;(二)梅雨滴谱的谱型可分为二大类四小类;(三)不同谱型的雨滴谱有不同的微物理特征;(四)微物理特征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因谱型而异。  相似文献   

13.
诗律三字经     
我诗歌源流长在先秦有风骚至汉魏至六朝五七言乐府高齐梁时有沈约讲声律成永明音韵殊轻重异此特点要记清至唐初成格律格律诗从此始唐以前及唐代不格律称古体唐以后及唐代讲格律作今体古今体区别四讲句韵平仄对近体诗凡三类律绝排分五七论句数各不同有规定最严格凡律诗为八句分四联各有名首颔颈与尾联有出句有对句凡绝句仅四句律诗半由首尾凡排律需十句或更长无一定论押韵古今异书不同规则异两汉前三十韵唐以后用平水平水韵王文郁百零六刘渊始若刘渊始法言其切韵是祖先孙■唐彭年广从切韵唐宋之各韵书数不同陆切韵一九三陈广韵二零六太琐细有…  相似文献   

14.
(1)结保.举人“五人以上为一保.监官、试官如受请求财物,并准枉法赃论”.(2)精心组织,加强监管.贡院应九经诸科考试的举子,并令混合编排,每人桌上贴科目、字号,间隔就座,座位要稀,并轮流派官二人门前监守,分别派官在考场察视,不准相互商量,私下传递,违犯者永不得赴举.(3)核对考卷笔迹.这是要革代笔冒名之弊.(4)官给《韵略》等书.宋代规定,可携带《韵略》等工具书入场,这使有关部门难以检查,为“怀挟”开了方便之门;绍兴26年(1156年)改由官给,以革怀挟之弊.(5)奖励告发.宋代反考试作弊的措施@禾子…  相似文献   

15.
博大精深的《文选》具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在音韵学方面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文选》中的诗赋等都是有韵的,由于今音不同于古音,所以以今音读之,很多地方已不能明其韵律。本文以《文选》诗为例,来探析《文选》诗中的音韵,以证《文选》诗中韵的和谐以及对以《诗经》为主的古音韵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一、 高温冶金经常存在下列四种平衡反应:(一) 单相的溶液反应,表现在某一元素溶解在另一元素中,造成一溶体合金;(二)二相的气体———金属液反应;(三)二相的金属液——炉渣液反应;和(四)三相的气体——炉渣液——金属液反应。在这些高温反应中,我们常应用到下列四个定律:—— 1.拉乌尔定律; 2.亨利定律; 3.分配定律; 4.质量作用定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由4方面引起(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二)阶层结构差异;(三)性别差异;(四)教育腐败.立足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教育发展的现状,遵循教育机会均等内在的演进逻辑,我们认为,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过程中,我国尚须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行业管理部门要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职能;(二)通过工程化研究,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三)建立成果鉴定后的追踪评估制度;(四)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风险机制,减轻企业在成果产业化中的风险压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学校规模为近期学生3,000人,教职工800人,远期学生5,000人,总建筑面积9.3万平米,总占地面积24.8公顷校园的规划指导思想:(一)服务教学,方便师生;(二)结合实际,融于自然;(三)面向末来,反映时代。规划布局构思:(一)合理分区;(二)组织空间;(三)有利教学;(四)方便生活;(五)交通便捷;(六)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语文教学的得失讨论 ,本文提出语文教学存在的四个误区 :(一 )重“读、写”、轻“听、说”的误区 ;(二 )重课内、轻课外的误区 ;(三 )“答案唯一”的误区 ;(四 )作文作业观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