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发高校文化创造活力,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2.
卞敏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4,(3):67-69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政治选择。“中国梦”的提出是对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丰富与创新,用“中国梦”来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既能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也能提升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中国梦”,理性地建构“中国梦”,不懈地追逐“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过程,也是我国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加强这一工作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从理论探索层面上讲,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和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实践层面上讲,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便采取更好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来,这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统领社会思潮、多元文化整合、形成建设合力上的重要作用,为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提供思想保证,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卢桂珍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4-16
新时期高校学风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行为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影响、学校因素,还有学生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高校学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广大学生朋友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风建设强基固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无神论教育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才能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才能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与此同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考察,当前大学生无神论教育在理念、目标、内容、载体、方法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足,因而要求大学生无神论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实现课程育人,必须在校园活动中渗透无神论思想以实现实践育人,必须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以实现制度育人,必须营造信仰无神论的良好氛围以实现环境育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必要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考虑到全球化的大背景又要充分尊重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以更好的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与国家、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是现代合格公民应当具有的根本价值诉求和基本道德准则。因此,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积极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有利于培养现代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8.
品格伦理以人的忠诚、仁慈、宽厚、勇气、自由、正义、平等和自律等为结构特点。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是品格伦理的内在价值要求。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多元的空间里,旗帜鲜明地倡导以品格伦理为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人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认同和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国家、社会、个体三个主体构成的价值共同体和行动互动体,三个主体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具有整体性。国家富强、民主为社会、个体提供了自觉自信,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建设和奉献。不同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侧重点,国家从政治角度去主导,社会从价值文化角度去营造,个体则需从道德层面去践行。 相似文献
10.
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多元化的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心理状态会产生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广泛开展,而且获得了显著成效,却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高校大学生具有健康心理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基础,文中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紧密结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从而进一步增进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刘平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2)
十八大以“三个倡导”“二十四字”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进一步探寻其深层核心,认为“和谐”高于并统领“富强、民主、文明”;“自由”先于“平等、公正、法治”,又作为终极目标与后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层层递进的价值链;“爱国”是总价值,贯穿于“敬业、诚信、友善”并通过之走向具体化.综上,和谐、自由、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其中,“和谐”高于并统领“自由”和“爱国”,成为核心之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理解这一理念的前提是正确把握"人"的内涵,重点是深刻认识对"本"的界定,实践诉求是高度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包括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现实路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1)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载体。为保证方向和效果,志愿服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扬弃西方公民社会理念,以建设人民社会为价值追求;必须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必须摒弃功利思想和形式主义,着力帮扶弱势群体,在实践上真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5.
范广丽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5):65-68
当前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手段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采取人性化、多样性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任务繁重而艰巨。同时统一战线又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1)
现代民族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性软实力,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政治价值与成长机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融入到现代民族品质的成长的过程中。从政治生态和社会日常生活状态来看,我国民众现代民族品质应当以法治观念为中心、以共识意识为指向来建构其基本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滋养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本策略上,应继续完善政治整合与政治社会化互动机制,使顶层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辅相成,使经济成绩单转化为政治资源,使依法治国与社会公德相互促进,在推动现代民族品质成长的同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厚实而持久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