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欲望花园》展现了美国现代社会里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视自然为“他者”并牺牲自尊、道德和精神价值的生态危机问题,戏剧蕴含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结合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解读该剧发现,阿尔比在对美国金钱社会的揭露与辛辣讥讽中展现出了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小说《熊》中的人文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娟 《科技信息》2007,(24):456
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文本小说《熊》,以期展现福克纳注目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广阔视野,尊重并善待自然的独到的人文关怀,以及期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崇高理想,同时也给当代人如何解决环境危机,重塑人文精神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郭剑虹 《科技信息》2011,(32):197-197
维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反映中西部生活的最杰出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大都以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为背景,为中西部移民们谱写着一幅幅诗篇。《我的安东尼亚》是其最杰出的拓荒作品之一,人与土地及自然的关系贯穿作品始终,回归西部草原正是逃离城市精神荒原的体现。拓荒者精神与日益工业化的社会形成强烈反差,人的精神生态面临危机。从生态视阈来看,《我的安东尼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阐述英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福尔斯通过代表作《魔法师》,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道德生态的独特的、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为读者揭示了生态失范的后现代社会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状况。生态的失衡,给自然环境乃至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的种种危机,具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渊源。福尔斯希望建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前途和命运具有深远、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姜宇清的诗歌,是关于乡土的,但饱含着浓郁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既包括自然环境意义上的,还包括人的精神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上的,诗人在创作中用诗歌语言思考如何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给当代诗坛增加了体验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人类正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成为当今压倒一切的生存问题。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应运而生,本文就试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选取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研究《诗经》,了解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朴素的生态观念,了解他们审美地观物待物的方式,学习他们纵情于大自然之中,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对话交流,乐于遵循自然循环轮回的生活态度。诗与思同源,《诗经》之思是无邪的,生态的,《诗经》之诗自然也是无邪的、生态的。《诗经》之诗人,运无邪、生态之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如此运思,如此作诗,如此对待自然、思考宇宙人生的态度,恰恰是我们所汲汲以求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7.
姚纯静 《科技信息》2010,(3):166-166,183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这部作品承载了劳伦斯对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思索与探寻。可以说是一部包涵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作品。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与自然和女性。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应注重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深刻的理论根据,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文明阶段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人化自然、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统一等重要思想。其中蕴含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在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下,对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9.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精神的主体。而美国个人主义在西部边疆开拓时期曾表现出野蛮性、掠夺性和夸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电影《与狼共舞》就是对美国西部征服中边疆个人主义精神的反思,其宣扬的宝贵的生态思想对处理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的《大地》,通过描绘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在《大地》中,男主人公王龙与大自然(土地)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他重返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体现了中国农民的土地情结及对大自然(土地)的热爱,他对土地的热爱也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回报.王龙的生态观,有助于当代人对生态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体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抨击了导致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的父权制,致力于追寻健康、和谐的新型人际生态境界,蕴涵着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阅读《我的安东妮亚》,能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将生态危机简单地归结为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全面的视阈。  相似文献   

12.
易琼 《枣庄师专学报》2011,28(1):139-141
通过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考察,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为世人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实质,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根源,并找寻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环境危机的办法,也为社会主义环境发展提供理论工具和指明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洪民 《科技信息》2011,(14):18-18
虽然詹姆斯.卡梅隆通过电影《阿凡达》独特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和谐瑰丽的潘多拉星球,激发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的思考,但是本文避开影片绚丽的光影,以朴实的剧本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女性和自然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危机的根源。本文力图通过对《阿凡达》剧本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呼吁人们正确对待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简.爱》中,罗彻斯特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家的生态观:只有自然和人高度和谐,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人和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纯洁美好。罗彻斯特幸福的失而复得、精神上的毁灭与新生是他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失衡状态恢复到人和自然和谐状态的过程。罗彻斯特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因而他不得不承担责任,受到惩罚。最后他清醒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了最原始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好恶紧密相连,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它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体现了公正的生态伦理意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正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建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权利、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学诞生根源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生态文学是人类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随工业化进程而日渐呈现为一种紧张关系,自然生态开始出现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疏离,其本质也就是人的精神生态处于一种深深的危机状态。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危机交织所造成的人类存在困境,是生态文学诞生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王洋 《科技信息》2011,(25):I0146-I0146,I0161
萨拉.奥恩.朱厄特是19世纪下半页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一只白苍鹭》是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西尔维亚保护稀有动物白苍鹭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中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女性意识在父权制社会的桎梏中觉醒,成为了大自然的保护者,唤起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托玛斯·哈代(1840-1928)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从工业文明给自然带来了戕害,男权社会对女性造成了戕害,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方面分析了《远离尘嚣》。  相似文献   

19.
《风骚比较新论》从自然审美和生态美的角度审视《诗经》与《楚辞》的物象,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上,它有助于我们解读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自然审美传统。现实上,它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审美的当代文化价值,重视生态美建设,重建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当代人类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20.
指出《还乡》反映了哈代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论述小说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性格和自然的特征相融合,和生态整体观的思想不谋而合;人和自然的相互交流蕴涵了了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思想;颂扬人的简单生活方式体现了生态批评的简单生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