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回收再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但是管理更加复杂,企业需要同时优化回收与生产两方面的决策。该文通过对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的再制造企业生产回收联合优化问题进行建模,从需求分布和再制造成本、回收成本等分析出发,运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求解了最优回收比例与最优总产量决策。结论表明,在需求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再制造带来的变动成本节约越明显,再制造所需投资越少,则再制造比例越高且总产量越高;强制再制造比例政策随着生产成本结构的不同会带来再制造生产的扩张或者萎缩。研究结果为再制造厂商根据需求及成本结构合理制定生产回收决策以及政府根据生产成本特点制定再制造产业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回收品质量水平的再制造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考虑回收品质量水平的再制造系统的模型.在模型中消费者需求由新产品制造和回收品再制造来满足,假设回收品质量水平服从指数分布;回收率、回收成本、再制造成本都是有关回收品最低质量水平的函数,建立平均总成本函数.结果表明:当回收产品的质量水平低时,则回收成本低,虽然再制造成本高,但是平均总成本低,制造商更愿意以成本最低的方式回收较低质量水平的回收品.通过粒子群算法和灵敏度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再制造工艺过程的众多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颜色Petri网的再制造工艺过程模型,引入颜色标识描述了再制造工艺路线的不确定性、再制造工艺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再制造资源冲突不确定性。以最小化再制造工艺成本和延期交货惩罚成本为目标建立了再制造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最小松弛时间规则的优化调度方法。该混合算法结合概率突跳特性在解空间中随机寻优,确定最优的再制造工艺路线和零部件加工优先级。将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和方法应用到某废旧机床再制造实践中,运用Matlab编程开展再制造调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与方法与基准案例相比,可平均减少15%的再制造总成本。  相似文献   

4.
逆向物流系统中只有那些满足最低限度的质量水平的旧产品才从客户处回购进行再制造,但是由于回收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将质量水平作为随机变量,另外制造与再制造均采用经济生产批量,目标是最小化总生产库存成本.针对目标函数的复杂性提出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并采用数值算例对算法性能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预测工程机械主动再制造的时机,确定合适的再制造时间,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综合考虑了产品的原始价值、再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以单位服役时间内的期望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再制造毛坯回收时机预测模型。利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来表征产品失效率的函数,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形状参数和位置参数进行估计,采用中位秩法计算累积失效分布函数。最后,以徐工XE80A型挖掘机再制造时机的确定为例,验证了所建决策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贵重产品/设备不同周期内产品需求量与回收量的不确定性,立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考虑进口关税、海关绩效等相关因素,以网络运营成本、物流绩效指数为目标函数构建模型,研究再制造物流网络设施在自贸区政策和产品数量模糊条件下的选址情况.通过求解模型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决策者乐观值的变化,企业更愿意将再制造中心设立在自贸区内,无论中国境内产品回收量如何变化,都不会动摇再制造中心选址的情况.同时,在自贸区内建设再制造中心不仅会降低成本,还会提高物流绩效水平,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再制造条件下EOQ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再制造条件下带有废弃处理的(1,R)和(M,1)EOQ模型.在这对模型中,采用新产品的制造和回收产品的再制造2种方式来满足顾客需求,回收产品部分用于再制造,其余作废弃处理;总平均成本包括与回收产品、制造和再制造产品有关的库存持有成本,与制造和再制造有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以及废弃处理成本.该模型主要用来求解制造和再制造的最优经济订货批量的表达式.该模型适用于生产率有限和无限的情况,也适用于回收产品全部用于再制造和部分用于再制造的情形.给出的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新引入的决策变量———再制造系数对总平均成本变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碳税下研究含供应中断风险的制造/再制造企业最优回收和生产策略.需求由制造品和再制造品满足,制造品的原材料由主要供应商和次要供应商提供(两种供应商要价不同,便宜方的原材料更有可能出现供应中断的情况),再制造品来自于对回收产品的再制造.采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对比分析算例,验证模型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并通过灵敏度分析解释供应中断问题.结果表明:平均总成本随着供应中断概率的增加逐渐增加;另外,企业可合理安排再制造和制造批次,管理回收品质量,并结合碳税值来实现系统最优;同时,政府可合理设置碳税,最终与企业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深入研究回收再制造中回收质量不确定的问题,并结合碳税政策讨论两级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从而探讨企业如何在此环境背景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方法】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求出了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格、最优零售价格,并进一步求得供应链成员的最大利润,讨论了碳税税率和再制造质量门槛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产品定价以及市场需求量等的影响,随后利用两部定价契约对闭环供应链进行协调。【结果】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碳税税率高时,企业可适当提高废旧产品的再制造质量门槛;当碳税税率低时,企业应考虑降低再制造质量门槛,以此来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论】政府部门通过对碳税税率的调节与碳税的征收,激励制造商从事再制造产品生产,从而促使各企业在协调机制下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信息条件下制造/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中回收产品的数量及质量的不确定性,提出将回收产品按质量等级分为可用于再制造和需要报废处理两类,并将其数量都看成随机参数.以投资成本和运输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机会约束条件的随机规划模型,以确定物流设施的数量、位置和物流量.提出采用混合智能算法直接求解,避免现有研究中将机会约束规划转化为确定性等价类所带来的问题.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陈香堂 《科技资讯》2014,12(20):227-227
本文主要研究了再制造成本不确定下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渠道的定价策略.利用博弃理论对定价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销售成本、再制造成本等一些因素对批发价格、销售价格以及回收价格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2.
假设废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再制造成本,因此再制造商采购的废旧品数量需要超过再制造的需求量,以便从中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废旧品从而降低单位再制造成本。文章在随机需求情况下建立了带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K-T条件求得废旧品采购量和再制造量的最优决策,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结论,并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最优决策及目标函数的影响,从而为公司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再制造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策略,证明了再制造环境下类似传统供应链中(s,S)策略的最优库存管理策略的存在性.针对订货提前期存在下由于回收产品量信息缺失而造成的理论最优库存管理策略无法实现的问题,进行了产品用户端信息的挖掘,明确了最优策略实现所需的用户端信息.通过实例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s,S)策略在再制造供应链中的最优性和用户端信息共享对库存成本节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品与再制造品有差异的情况,利用博弈论对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建模,着重分析在分散决策方式下,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以及回收再制造成本对产品销量和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很高时,回收再制造是制造商和零售商获利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很低时,制造商的理性选择是不考虑进行产品回收再制造;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中等时,是否进行产品再制造则要视回收再制造成本而定,当回收再制造成本较低时考虑进行产品的回收再制造,当回收再制造成本较高时则不考虑回收再制造,只生产新品.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交通拥堵对危险废物运输中的成本和风险的影响,引入路径交通拥堵指数,建立了时变道路系统中基于交通拥堵指数的危险废物回收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对传统蚁群算法中启发式因子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的蚁群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以某环保公司危险废物回收问题为背景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出发时间和车辆使用模式对帕累托最优解有显著影响,最短路径不一定是耗能最少的行车路线。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为决策者制定调度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逆向物流中有关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以Koh所提出的回收产品再制造库存模型为基础,假设回收产品与外购新产品中均有不良品,发展出总成本最小化的逆向物流库存模型,并采用数理方法及Maple 8软件求得最优经济订购批量与最小库存成本,最后进行了数值研究以及敏感度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零售商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废旧品的回收渠道选择问题.分别在三种不同回收模式(即零售商回收、第三方回收、零售商与第三方同时回收)下建立了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定价与回收量决策给出相应的博弈均衡解,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表明,双回收渠道总是比单回收渠道对零售商,消费者和整条供应链有利,但对制造商不利;当零售商回收价格与回收量转换率和第三方回收成本与回收量转换率增大时,制造商最大利润将会增加而零售商最大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均会减少.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混合不确定性和证据理论的生产计划研究方法.首先在分析再制造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考虑再制造过程中的随机参数和模糊参数,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多周期混合不确定规划模型;然后对不同截集水平下的模糊参数,采用随机仿真规划寻优,得到各个截集水平的最优解截集区间;最后采用证据理论并结合仿真结果,获得优化目标值及其置信区间分布. 基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完成再制造生产计划案例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再制造生产计划和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可再制造率区间.  相似文献   

19.
不确定环境下再制造加工车间多目标调度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再制造生产过程中工件的加工时间和成本不确定性调度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不确定环境下再制造加工车间多目标调度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变量表示其不确定性参数,以最小化加工时间和成本为目标,在满足模糊交货期等约束条件下,构建了不确定环境下多目标决策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混合智能算法;应用模糊模拟技术产生样本数据,用于训练神经网络以逼近不确定函数;针对神经网络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路,将训练好的神经网路嵌入改进的遗传算法中求解调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该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集理论对施工项目工期、成本和质量多目标权衡优化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三角模糊数能够有效表达施工活动持续时间和成本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质量模糊评语集及其隶属函数,可以对质量水平进行合理的量化评估.利用Pareto最优化原理,设计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运算程序,从而建立不确定条件下施工工期、成本和质量多目标权衡优化模型,决策者可以从模型获得的一系列Pareto最优解中寻求满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