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王伟 《潍坊学院学报》2015,(1):48-51,58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提出的新问题。财政资源配置不当可能是导致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安徽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也将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嘉禾县为例,探讨了县域范围内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以经济状况、生态环境和城乡差距作为准则层选取了22个评价指标,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城乡一体化阶段的评价,并得出目前嘉禾县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城乡中度一体化阶段,最后从经济、制度和生态环境层面确立了未来城乡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处理涉水事务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它实现了由一个部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统一规划与调度.该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水务管理体制,也是我国管理涉水事务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基本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但各个地区发展的程度有所不同.以贵州省为例,综合考虑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
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城市与县、乡、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作的新型交通模式。本文对安阳市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改造工作进行了深层次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实施"三步走"战略,构建三级公交网络,采用国有收购、股份制经营和期满收购三种模式,有步骤地推进市域范围内公共交通的公交化改造,实现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经济、社会、空间发展转型期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的现实问题,予以解释,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初步的判断.以锡山区为例,从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城市化扩展动力和调整动力、农业经济的作用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城镇和村庄合理规模等维度进行分析.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包括全力推进“三集中”建设、逐步改造“城中村”、推进乡村空间重构、加强异地城市化人口安置、加强农业的提升与转型、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河南省辖(管)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城乡一体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测度结果对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基本判断,并分析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想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中部地区安徽省为例,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评价模型测度2000—2012年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从总体和结构两个维度对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农业现代化总体从起步阶段向初步实现阶段过渡;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均呈现增长态势,而农业生态水平呈微弱下降趋势;2预测可知2013—2020年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仍以持续上升为主,年均增长率达到0.87%;3皖江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为0.506,皖中地区、皖南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别为0.451和0.402,而皖北地区水平最低仅为0.365;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生活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皖江、皖中地区,而农业生态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最后,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市场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应有不同特征.以河南省为例,基于2005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参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后工业化阶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前期工业化阶段(初级、中级)、传统经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结果显示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从西北向东南的梯次递减,并对其区域间经济特征和城乡差距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城乡统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凌艳 《科技资讯》2013,(2):216-216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淮北市在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一体化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丹阳城乡一体化规划注重前期对城市理性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审视丹阳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变化,客观辩证的看待各种机遇与挑战,针对丹阳所处发展阶段的自身特点,梳理出丹阳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所在.通过相关城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及实践的成功案例借鉴、制定本次规划的目标及定位,明确丹阳未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佛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情况,结合佛山市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以三水区为例对佛山市城乡公共交通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新体系的原则、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面状的“全域”型规划,待识别与处理的数据量相对原有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点、线”型规划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城市分析方法与规划方法已经不适用.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为例,摈弃了原有的AUTOCAD技术,转用以空间关系数据库为核心的GIs系统作为总体工作平台,配合以GPS、RS技术,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实现对城乡关系数据的统筹识别、处理、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解析城乡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武汉城市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从规划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生活环境一体化4个方面,选取29个具体指标,构建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体系;运用SPSS的Factor过程,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与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基本一致,武汉市的综合优势及其突出地位显著区别于其他城市,周边8市则在城乡一体化的不同方面各具特色.推进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首先应立足于发挥各自优势,克服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自觉视域下,安徽省文化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创意人才短缺、文化科研支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挑战。基于文化自觉理念和新发展理念,构建符合文化自觉理念内涵的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方法,对安徽省2010—2020年文化产业在文化自觉理念指导下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10—2020年安徽省文化继承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文化创新能力不显著。有鉴于此,建议安徽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创新的核心能力,增加对文化科技研究院所的机构支出,加大文化创新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安徽省文化产业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吴长法 《科技信息》2011,(10):I0043-I0043,I0047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已经采取各种有利措施缩短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但是城乡学生之间学业成绩依然存在着严重差异的现象,如何缩小这种差异仍然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地市所辖的县域城市初级中学和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考成绩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分析差异现状,并提出解决和缩小城乡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进行了案例分析,对11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江淮城市群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合肥和沿江城市较高、中北部城市较低的空间格局,城市之间的差异在加剧.城市经济水平高,或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得分较高,城市经济水平低、旅游资源欠缺或区位条件一般城市的得分较低.未来发展应重视旅游产业增长对城市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拉动作用,推动旅游与城市的同步发展,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区域性的综合开发模式,从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形象整合和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县域全域范围内土地多用途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评价出嘉禾县县域最适宜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生态林业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农林复合用地和农城复合用地,评价结果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沂水县院东头乡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方面的意义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乡村旅游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者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城乡劳动就业和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转型期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济、社会、空间发展转型期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的现实问题,予以解释,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初步的判断.以锡山区为例,从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城市化扩展动力和调整动力、农业经济的作用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城镇和村庄合理规模等维度进行分析.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包括全力推进"三集中"建设、逐步改造"城中村"、推进乡村空间重构、加强异地城市化人口安置、加强农业的提升与转型、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