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小篆字体的产生,历来有秦丞相李斯作和程邈作两种说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在提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体类属、字际关系和组构类型三个角度对《说文》古文与对应小篆进行字形比较研究,考察它们的区别及联系,揭示规律,为当今汉字的整理和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说文》重文的简化与繁化林清书一、前言《说文解字》的重文实际上就是异体字。《说文》的字头之外,许慎还附上了古文、奇字、籀文、篆文、或体、俗宇、今文、通人说、转引等其他字体。许慎网罗天下的各种字体集于一书,为保存古文字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异体字可分为三...  相似文献   

4.
《老子》第二章有"万物作而不辭",考察包括敦煌本、简帛本在内的《老子》诸本,其中的"辭"又有异文"始"、辤、■。考察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文字材料中"■"、"辭"、"嗣"、"司"、"治"、"始",以及"厶"、"司"双声符字的使用情况,可知此处的"辭"在《老子》中本应作"■";战国时期""字消亡,在传抄过程中"■"被"厶"、"司"双声符字取代;秦、汉文字系统中"厶"、"司"双声符字消亡,又被转写作"辭"或"始"。其应读"司",义为掌控、支配、控制;训、读为"治"也通。  相似文献   

5.
《史籀篇》乃籀文之所由出 ,其编定年代一直存在争议。认为《史籀篇》是西周宣王时史官所作或晚周秦人所作 ,均有难以解释之处。通过籀文与出土古文字形体比较 ,推论《史籀篇》应是东周王室史官编定之书  相似文献   

6.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记录、收藏的政府文件及政治论文的选编。关于《尚书》成于何时,为何人所编著,从古至今,众说不一,莫衷一是。但史学界多数人同意汉代人的说法,即《尚书》是孔子编订的。《尚书》自西汉初,就有两种版本流行于世,即《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传自伏生。伏生是济南人,故秦博士,专治《尚书》。伏生原有的《尚书》,因秦焚书而壁藏之。后因战乱,伏生流亡在外,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伏生回到家乡,求其所藏《尚书》,亡数十篇,只得29篇,而其中还有一篇是《书序》,故实得《尚书》28篇。即以教齐鲁之间。由于伏生的《尚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即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经历代史家考证,这是真《尚书》。《古文尚书》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年,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29篇,多得16篇。安  相似文献   

7.
稿约     
正《大连民族学院学报》是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大连民族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辑开辟有"草地生态""生命科学与环境资源""机电与自动化""物理与数学""土木建筑与设计""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教学与管理"等栏目,社会科学辑开辟有"民族学""文学""语言·文化""经济学""管理学""政治与法律""教学研究"等栏目。欢迎各方作者来稿,并请注意以下事项。1.观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简洁,图文清晰,word排版。  相似文献   

8.
《古本〈尚书〉文字研究》的重要创获之一就是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古本《尚书》文字现象进行专题研究,这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其次,对《尚书》古写本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再次,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古书流传和孔传本古文《尚书》真伪问题;最后,将语言文字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也是该书的亮点。目前,清华简中的《尚书》材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书之出,可谓正当其时,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继汉晋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研究《孟子》的重要时期,唐代《孟子》研究的复兴与其时经学风气的转变、古文运动的展开紧密相连。"孟子升格运动"肇始于中唐,这不仅体现在开始出现将《孟子》升格为"经"的议论,也体现在对于《孟子》的具体研究之中。在《孟子》的注疏方面,陆善经撰《孟子注》,张镒撰《孟子音义》,丁公著撰《孟子手音》,时间都集中在安史之乱前后,即唐代古文运动和经学变古初起之时。在《孟子》的阐释方面,有李景俭《孟子评》、刘轲《翼孟》、林慎思《续孟子》等三部著作,而三人全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孟子》研究在唐代的复兴,是经学变古和文学转向共同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许慎《说文解字》所称引的汉代“通人”说中,不少古文经学者的说法体现了古文字结构特点和使用规律,有的可在甲骨文、金文或战国文字中找到具体例证.很多古文字知识和理论在隶书通行的汉代仍然为古文经学者所通晓并加以传授,充分说明了师承相传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顾柘村为上海学校教员,文友社社员。其《味兰书屋文话》目前共存三十六篇。顾氏在该《文话》中提出"神品""能品"之说,对文章本体、文章选本和读书法都有系统阐述,他重视古文又不轻视骈文,并对桐城派作文法有批判。笔者对顾氏生平及其所在社团进行考述,以《文话》为主并结合其相关文章,对顾氏文章学思想作全面论述。其文章学思想中独到的见解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研究该《文话》可以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桐城派研究和民国初年文章学研究,为构建民国文章学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歧路灯》的一些词语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俗意蕴,对其理解也须借助方言及民俗。运用现代汉语方言及民俗对"合子利钱""爽利""胡柴""后园""馁缩"等词的考释表明,在对某些词语特别是白话作品俗语词的考释过程中证之以方言及民俗,不仅可以使词义得到正确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辨别词语转抄中的文字错误,为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自贡盐业历史档案·契约卷》为材料,选取其中令人费解的六则俗语词"承首""出佃""锅份""伙办""起班"和"下节",根据语境并结合传世文献进行研究,以冀消除自贡盐业历史档案的阅读障碍,并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辞源(第三版)》《近代汉语词典》等大型辞书的词条或义项.  相似文献   

14.
《中文大辞典》,一九六八年八月由台湾省“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出版,台北华冈文化书店经销。共收单字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八个,词汇三十七万一千二百三十一条,洋洋八千万言,篇幅超过《大汉和辞典》,是古今辞书之集大成者。首先,从阐述字形方面看:为了追溯文字构造的本源和说明字形的流变,凡是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汉碑、汉晋竹简、古代印玺、古匋中提到的,以及唐、宋、元、明、清有名书法家书写的本字字体,依时代先后一一列举,少者几个,多者几十个。主要采自《甲  相似文献   

15.
一、究竟省了什么 《鲁仲连义不帝秦》(战国策·赵策)一文,开头一段是这样几句话: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僖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这段话没有文字障碍,要解决的是省略问题。“畏秦”前的主语省略,是承前主语“魏安僖王”而省,还是承前兼语“晋鄙”而省呢?  相似文献   

16.
由于收字范围过宽,字形来源过多以及流传时间久远等原因,《康熙字典》所收录的"古文"形体讹混现象很严重。可分为笔划的讹混、偏旁的讹混和整个文字的讹混三类。  相似文献   

17.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儒家经典成为当时和此后的稀缺文化资源。魏晋时期,王肃为了推翻郑学,开始制造伪经。《孔子家语》及《孔丛子》就是他的伪作,并且在学术界流行很长时间;两宋之际,吴棫首先对《古文尚书》辨疑,到清初,阎若璩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撰成《尚书古文疏证》,系统地考辨了《古文尚书》之伪。  相似文献   

18.
首先是关于挫折的概念,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车文博主编的《心里咨询大百科全书》中认为,"挫折是当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是,由于受到干扰和阻碍致使其动机等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李海州等主编的《挫折教育论》论述了挫折的本质;高帆等在《挫折论》一书中用"前进中的跌倒"和"希望的背离"等关键词来定义挫折;《现代汉语词典》则用"使削弱""失败""停顿""阻碍"等关键词来定义挫折。  相似文献   

19.
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出版于殖民时期的香港。通过考察其英译《论语》的缘起以及相关术语如"天""仁""德"和"贤"的翻译,揭示了理雅各作为英译者的真实文化身份——传教士。  相似文献   

20.
对语文概念的认识一直存在各种模糊不清的观点."语言""文字""文学""文明""文化"等是与之关系密切的关键概念,研究这些概念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语文"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