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水貂源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兽医临床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采集山东省某水貂养殖场水貂粪便;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方法获得8株大肠杆菌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对9种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耐药率范围25.0~100.0%),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100%耐药;对粘杆菌素、氟喹诺酮类呈较低耐药率;62.5%的菌株对所检测的8种药物耐药.以上结果说明了本次检测的水貂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和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水貂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性,试验通过采集病料、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等方法。结果表明:分离出的20株细菌的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与大肠杆菌同源性达99.9%~100%,确定20株分离菌为鸡源大肠杆菌;20株大肠杆菌的致病力为40%~100%;10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均呈现多重耐药,耐药率为33.3%~93.3%,耐药情况较严重和复杂。  相似文献   

3.
患病牦牛源大肠杆菌对10种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67株患病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粘杆菌素、多西环素、利福平等10种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统计以分析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和耐药谱型.结果表明,牦牛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的耐药率为41.79%,其余9个药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其中利福平、土霉素的耐药率为100%.耐药谱型以粘杆菌素/多西环素/利福平/磺胺嘧啶/替米考星/土霉素/萘啶酸/磺胺间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为优势耐药谱型.  相似文献   

4.
根据日本鳗、欧洲鳗和美洲鳗3种鳗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Apa I酶切反应.结果显示,日本鳗和欧洲鳗的PCR产物均出现211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美洲鳗的PCR产物出现两条DNA条带;日本鳗的PCR产物经Apa I酶切产生大小为135bp和...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及耐药选择性指数(SI),为临床治疗提供抗菌药物用药参考,以降低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利福平、头孢羟氨苄、头孢地尼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MPC及SI.结果:利福平对大肠杆菌的MPC,MSW及SI分别为32μg/mL、12~32μg/mL、2.67;头孢羟氨苄的MPC,MSW及SI分别为30μg/mL、17~30μg/mL、1.76;头孢地尼的MPC、MSW及SI分别为0.5μg/mL、0.28~0.5μg/mL、1.78;结论:头孢地尼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其余两种药物,且其在较低浓度水平即可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耐药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6.
非特异性PCR产物的分离和扩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产物的非特异性电泳带位置上及弥散状背景的一定间隔位置上,分别以切胶分离相应分子量的DNA分子作为模板,用产生这些非特异性DNA分子的一种引物在通用PCR条件下进行PCR扩增,仅在切胶的相应位置出现DNA分子量同样大小的电泳条带。阐述了这种模板DNA分子形成和出现非特异性电泳带与弥散状背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旨在建立快速、大规模提取牦牛(Bos grunniens)肌肉中基因组DNA的方法.试验样品为冰冻保存的九龙牦牛背最长肌(n=10).采用两种取样方法(镊子取样和枪头取样)采集冰冻的肌肉样品,用Chelex-100方法提取其中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镊子取样和枪头取样提取的基因组DNA,均可用于两个核基因和一个线粒体基因的PCR扩增,但枪头取样简便易行,提取的DNA用PCR扩增细胞色素b,扩增35个循环数的PCR产物可直接测序.表明Chelex-100法可用于快速提取牦牛肌肉中基因组DNA,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提取组织中的DNA.  相似文献   

8.
调查规模化鸡场中产CMY-2大肠杆菌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流行现状及共转移情况,对549株来源于鸡场粪样和苍蝇的大肠杆菌进行blaCMY-2PCR检测;K-B法检测耐药表型;PCR扩增19种相关耐药基因和14种毒力基因;接合试验和质粒复制子分型研究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共转移.结果显示:6.0%(33/549)大肠杆菌呈CMY-2阳性,且均为多重耐药;检测到15种耐药基因和4种毒力基因,其中floR,blaTEM-1,sul2,sul1,traT,VagC检出率较高;63.6%产CMY-2大肠杆菌中blaCMY-2基因可通过lncA/C或lncI1质粒与耐药基因和(或)毒力基因共转移.本研究表明规模化鸡场粪样和苍蝇源产CMY-2大肠杆菌已成为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重要储存库,携带二者质粒的转移导致耐药与毒力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三种提取方法从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样品中提取了土壤微生物DNA,得到的DNA片段长度在23 kb以上,提取效果较好无降解.采用试剂盒直接纯化、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玻璃珠DNA回收试剂盒SK1111 DNA纯化这三种方法对粗提液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后DNA纯度最高,试剂盒直接纯化可得到较纯的DNA,而玻璃珠DNA回收试剂盒SK1111 DNA纯化的效果不佳,不宜进行后续的PCR扩增.以纯化的土壤微生物DNA为模板扩增了细菌16SrDNA,扩增产物分子量为1.5kb左右.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从荒漠草原土壤中进行微生物DNA提取、纯化及PCR扩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川西北地区牦牛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对采自川西北甘孜州和阿坝州的26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分别以分离的大肠杆菌DNA和牦牛腹泻粪便样本提取的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因子K99+菌毛基因片段,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牦牛腹泻中存在情况,同时比较两种DNA提取方法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PCR检出率的差异;以分离自外表健康牦牛粪便的105株大肠杆菌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因子K99+菌毛基因片段,比较牦牛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外表健康牦牛和腹泻牦牛中的携带情况.结果:从26份牦牛腹泻粪便样本中共鉴定出84个大肠杆菌菌落携带K99菌毛基因,这些菌落分别来自所有26份牦牛腹泻样品,因此,牦牛腹泻样本100%分离并检测到携带K99+菌毛基因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而粪便总DNA检测结果为K99+菌毛基因阳性率84.62%(22/26),粪便中提取的总DNA模板K99+菌毛基因PCR检出率略低于分离鉴定的细菌DNA检出率;105株外表健康牦牛粪便样本分离株中检测到携带K99+菌毛基因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34株,检出率为32.38%(34/105),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牦牛腹泻样本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外表健康牦牛粪便的检出率(P0.001).结果表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牦牛粪便中存在广泛,是引起牦牛腹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以粪便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可快速检测牦牛粪便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秦皇岛地区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之间关系,对秦皇岛地区分离的20株貂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选择常见的3种四环素类药物进行耐药性的检测,并通过PCR扩增对其耐药基因进行判定。结果表明:20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占75%,多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100%,耐药基因检出和耐药性结果比较表明,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对5种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在88.89%~100%之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市区肺炎克雷伯菌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分类及耐药情况,并对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CR扩增法检测118株肺炎克雷伯菌产CTX-M型ESBLs基因型情况,调查其阳性株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产CTX-M型肺炎克雷伯菌进行AP-PCR同源性分析,并绘制基因分析图谱.结果 11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扩增出CTX-M型菌株25株,占21.19%;其中CTX-M-1组13株,占11.02%;CTX-M-9组16株,占13.56%;同时含CTX-M-1组和CTX-M-9组菌株4株,占3.39%;扩增未发现CTX-M-2组、CTX-M-8组和CTX-M-25组阳性株.25株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均为多重耐药菌(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100%;其次耐药率依次为头孢噻肟92%,氨苄西林92%,四环素8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对美罗培南均敏感.25株CTX-M型阳性菌株做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共发现13种RAPD.结论吉林市区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均为多重耐药,且对红霉素、头孢噻肟和氨苄西林类耐药率均很高.CTX-M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中华假磷虾线粒体DNA 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酚-氯仿提取、异丙醇沉淀提取中华假磷虾基因组DNA;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线粒体DNA COⅠ片段;PCR产物采用化学法与载体(pGEM-T Easy Vector)重组基因、热休克法转化重组质粒至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氨苄LB培养基扩大培养;测序.结果表明,中华假磷虾线粒体COⅠ碱基709 bp,其碱基组成A、T、G、C含量分别为28.59%、35.35%、17.61%和18.45%(国际基因库索引号AY754819);与同科内其它3属10种磷虾的mtCOⅠ基因片段核苷酸组成相似.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和消除耐药性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广谱抗菌药的滥用以及细菌间耐药基因的转导等因素,导致耐药菌增多,尤其是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发展越来越令人担忧.本文从大肠杆菌耐药的遗传学机制、生物化学机制和开发新抗菌药物及抑制剂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供了大肠杆菌耐药特点及其规律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而为防治大肠杆菌耐药的产生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油菜中三个同源性高达90%以上的AP3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不同的DNA聚合酶进行常规PCR扩增和纳米PCR扩增.结果显示:纳米PCR比普通Taq DNA聚合酶和低保真Plus DNA聚合酶具有更高的扩增特异性,即在相同的退火温度下,只有纳米粒子PCR扩增出特异性的目的产物而无非特异性产物; 虽然高保真Pfu DNA聚合酶PCR显示出了同纳米PCR一样的扩增特异性,但纳米PCR不仅能表现出较高的扩增特异性,而且还显示出了更好的扩增效率.并且,纳米PCR即使是在30 ℃的低退火温度下依旧能扩增出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k-B法检测分离自齐口裂腹鱼的维氏气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法扩增维氏气单胞菌的四环素类tetA、tetC、tetM,氨基糖苷类aph(3')-lia、aac(6')-Ib、ant(3')-Ⅰa、aac(3)-Ⅱa、磺胺类sull、sul2,sul3共10种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氟哌酸、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等1 1种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菌对磺胺类和部分氨基糖苷类敏感,相关耐药基因也未检出,只有四环素类的tetA基因被检出.药敏试验结果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这能为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和耐药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个物种特有的DNA序列可以开发成能够识别该物种及其加工产品的标记.为寻找野葛(Pueraria lobata)特有的DNA序列,建立野葛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通过对Gen Bank中野葛基因信息的检索分析,筛选出了同源序列少特异性强的野葛查耳酮合成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基因的特定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野葛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野葛14个不同居群的DNA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226 bp的片段.而用相同引物分别对20种其他植物的DNA进行扩增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产物. PCR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02 ng基因组DNA,对市场上的葛根产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定葛根产品中是否含有野葛成分.该野葛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野葛成分的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假磷虾线粒体DNA CO 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苯酚-氯仿提取、异丙醇沉淀提取中华假磷虾基因组DNA;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线粒体DNA CO I片段PCR产物采用化学法与载体(pGEM-T Easy Vector)重组基因、热休克法转化重组质粒至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氨苄LB培养基扩大培养;测序.结果表明,中华假磷虾线粒体CO I碱基709bp。其碱基组成A、T、G、C含量分别为28.59%、35.35%、17.61%和18.45%(国际基因库索引号AY754819);与同科内其它3属10种磷虾的mt CO I基因片段核苷酸组成相似.  相似文献   

19.
CZⅣ-1068是从舟山长峙岛潮间带海泥中分离到的一株细菌,最适NaCl浓度范围为1%~3.5%,经琼脂扩散法抗菌模型筛选表明对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白假丝酵母有拮抗作用。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对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PCR的方法扩增了CZⅣ-1068的16S rDNA,然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CZⅣ-1068与Bacillus sp.82344(AF227848)相似性高达100%,初步确定为腊状芽孢杆菌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6种瓢虫的RAPD分析及在分类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随机引物分别对6种瓢虫的DNA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RAPD-PCR)的实验。结果显示,用相同引物扩增不同种瓢虫的基因组DNA,扩增产物多态性DNA片段的数目是不同的;两种不同引物的扩增产物中,各自呈现出种、属的特异性片段,其可用于种、属的鉴别;聚类图显示了种、属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程度,并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实验分析还发现:七星瓢虫不同个体间多态性DNA特有带较多,遗传较稳定;龟纹瓢虫与之相比,不同个体间多态性DNA的特有带较少,变异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