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接入网中,用户数远多于波长数,因而波长资源非常宝贵,为此提出了波长共享WDMPON系统结构及其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分析模型,研究了控制信道接入的要求。最后提出一种接入方案,该方案采用先到先服务的调度策略,控制信道随机接入。该方案实现简单,并能有效地安排传输。理论分析表明,在网络轻载时具有良好的分组延时特性。该方案不仅增加了系统容量,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光网络单元(ONU),便于光接入网从FTTC,FTTB向FTTH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WDM光接入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协议进行了研究,基于前跳虚时钟算法和波长分配提出了一种新的WDM PON媒质接入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具有确定的时延保证和公平性,还能够充分利用剩余波长信道,提高了网络承载业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薛颖轶  李荣 《科技信息》2007,(27):517-518
FTTC xDSL、HFC CableModem、FTTB LAN是现有主要接入网技术,但有限的带宽决定了他们在未来会被新的接入网替代。本文面向将来大规模建设FTTH接入网,实现电视、数据、电话三网融合,提出了基于有源和无源光网络的两种接入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速率分配将单数据流拆分到多网络可实现高速协作传输,但对无线随机接入网而言,这相当于增加了竞争传输的用户数,会导致接入碰撞率和平均等待时间增大.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随机接入代价函数的协作传输速率分配算法,用信道利用率建立的价格函数来描述接入时间代价,按照以最小接入代价换取最大吞吐量收益的原则对速率分配进行数学建模,并证明了该速率分配问题是一个凸优化问题,还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出了显式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根据网络状态和信道效率进行网络选择和资源调度,在接入时延和分配公平性上进行了折衷;同时可避免接入重载随机接入网,从而提高接入效率.  相似文献   

5.
 下一代光接入网采用波长堆叠同时提升单波长速率的方式提升网络容量。分析了直接调制技术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第二阶段(NG-PON2)和下一代以太无源光网络(NG-EPON)中的应用前景,讨论了啁啾管理技术和功率预算提升方案,并进行了系统演示。探讨了全业务接入网共存的无源光网络中波长间串扰,提出通过编码降低拉曼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无线移动网络中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移动网络中语音和数据业务共存下的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呼叫分为四类:新产生的语音和数据呼叫;从相邻小区发出切换请求的语音和数据呼叫。通过建立多维马尔可夫链模型和数值计算,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没有采用强占信道机制或切换专用信道机制的接入控制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网络优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光纤接入技术是近几年才被大家所熟识的一项互联网接入技术,因其简捷、高效等特点被业界人士所看好,已作为宽带接入的长远方案。本文简单介绍了光纤接入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介绍并阐述了有源光网络与无源光网络的原理和实现,并根据两种光网络组成不同,对两种光网络的几种典型的接入模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探讨了光纤接入网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宽带卫星接入网的多址接入控制(MAC)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似业务流量混沌预测的新型混合动态分配多址接入方案。利用OPNET软件建立了仿真系统,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业务流具有自相似特征的前提下,所提出方案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同时还证明了通过星上处理实现集中式接入控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宽带卫星接入网的多址接入控制(MAC)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似业务流量混沌预测的新型混合动态分配多址接入方案。利用OPNET软件建立了仿真系统,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业务流具有自相似特征的前提下,所提出方案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同时还证明了通过星上处理实现集中式接入控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光纤接入Internet的技术中的光线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光纤接入网的分类,光纤接入网的结构,光纤接入网的方式。在光纤接入网的分类中,对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进行了重点分析;在光纤接入网的结构中,重点分析了树型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在光纤接入网的方式中,主要分析了光纤到路边、光纤到楼、光纤到家和FTTx+LAN接入四种方式。为学习和了解网光纤接入Internet的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WDM-SCM-PON混合复用技术的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波分复用(WDM)技术和副载波多址接入(SCMA)技术的特征,利用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实现一种超复用技术(HMT)的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方案,从而使接入网的双向信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载波带宽.  相似文献   

12.
罗先会  蔡祥宝  肖卫 《江西科学》2005,23(4):391-395
针对WDM光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的等效算法,适用于各个节点不同且具有部分或全部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网络。采用波长图技术和增加虚拟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方法,把WDM网络转化为等效的单波长网络,从而把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转化为等效的单波长网络的路由问题,大大简化了算法的程序。最后采用了最短径算法对WDM网络进行了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的仿真。  相似文献   

13.
波长分配策略对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接入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波长共享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模型。提出了基于帧的集中调度/最早可利用波长分配的接入方式,并求解出系统的稳态概率分布函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接入方式明显改善了系统的接入特性。  相似文献   

14.
智能光网络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能光网络的概念和主要特点作了考察。当波分复用技术不断成熟时,在一个WDM通道容量和一个典型的对带宽的连接请求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如果一个波长的整个带宽被分配给一个低速的连接,这个传输容量的大部分将会被浪费。智能光网络是一种独立于业务的电信网络,也就是说,智能是在分布于整个网络之中的计算机的节点里的。这给网络操作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发展和控制业务的手段。新的容纳能力能被迅速地引进到网络中去。一旦引入了,业务就很容易适应与满足客户的需求。分析了各个领头的标准组和组织的工作,指出智能化是光网络发展的趋势,并将是光网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利用集成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的滤波特性,设计了一种监测光通讯波分复用(WDM)系统波长漂移的新方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案能够用于整个S,C和L波段的WDM系统工作波长的监测,精度可达到0.027 nm,可分辨的最小信道间隔可达到0.5 nm.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一个生灭(Birth-Death)过程来描述波长路由光网络中的波长使用概率,用一个M/M/n/n排队模型描述波分复用(WDM)网络,基于链路独立性假设,研究了理想全光波长变换器和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四波混频波长变换器对WDM光网络的阻塞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光波长转换器是波分复用光网络的关键器件,本文介绍并比较了三种典型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全光波长转换器,并且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WDM光网络OXC节点控制管理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光交叉连接 (OXC)节点中的光通道进行路由控制 ,以及对波分复用 (WDM)光网络的性能和节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文章采用了模块化结构的设计方法 ,针对自行研制的两条输入链路 8个波长通道的 OXC节点 ,实现了节点控制管理单元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在 WDM光实验网中 ,利用节点控制管理单元的自愈控制功能 ,实现了线路保护倒换和二纤单向环形网络复用段的自愈保护。实验表明 ,当网络发生故障时 ,通过线路保护倒换 ,节点可以在小于 4m s的时间内自动完成从工作链路到保护链路的切换 ,符合 ITU - T建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