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基于DVB-C的数据广播系统以及数据广播接收卡的硬件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发数据广播接收卡在WIN2000下的USB驱动程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数字电视广播的机卡分离产业政策,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卡条件接收接口(SCAI)的数字电视接收机(包括机顶盒和一体机)机卡分离技术.该技术不需要改变现有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硬件配置,只需要在接收机中嵌入一个符合SCAI规范的条件接收软件插件就可以配合相应的条件接收智能卡实现条件接收功能,从而使得接收机成为与发射端特定条件接收系统无关的通用接收平台.该技术与国内外提出的基于PCMCIA卡或USB2.0卡的机卡分离方案相比,成本更低,实现更简洁.该技术方案也是我国数字电视广播的候选行业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种图文电视数据广播接收系统的硬件原理及实现.笔者选择采用了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5246.它将图文电视数据广播的接收、解码功能集成于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上,完成了图文电视接收解码的特殊任务.并由5246组成了两种图文电视数据广播接收系统的硬件电路,一种是由5246组成的符合世界图文电视规范WST的简单的图文电视数据广播接收系统,但这种系统没有汉字显示功能;另一种是由5246和微处理器、计算机等组成的图文电视数据广播接收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它配上相应的软件即可具有汉字显示功能.详细描述了单片集成电路5246的内部结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数字电视广播的机卡分离产业政策,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卡条件接收接口(SCAI)的数字电视接收机(包括机顶盒和一体机)机卡分离技术。该技术不需要改变现有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硬件配置,只需要在接收机中嵌入一个符合SCAI规范的条件接收软件插件就可以配合相应的条件接收智能卡实现条件接收功能,从而使得接收机成为与发射端特定条件接收系统无关的通用接收平台。该技术与国内外提出的基于PCMCIA卡或USB2.0卡的机卡分离方案相比,成本更低,实现更简洁。该技术方案也是我国数字电视广播的候选行业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据广播的概念以及数据广播系统的体系结构,讨论了接收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并在Windows95下实现了一个实用的电子信息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6.
TV/AV数字录像卡是一种新颖实用的外设接口卡,专用于对射频和视频有音频信号的接收、转换压缩和编码,广泛应用于多媒体视点播和视频广播领域中,本文讨论了数字录像卡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文件广播网上传输具有UCL(统一内容定位)标引的网络热点信息,一方面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可控”和“信息垃圾”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网络上某些特定信息得到更加广泛的共享。在基于UCL的文件广播系统硬件平台和VC软件环境下,结合数据发送卡和接收卡的API函数以及利用ADO操作数据库,完成了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软件的研究与设计,并对实验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现了具有语义标引网页文件在广播网上的传输。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系统在带宽和信息可控性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广播与电视正在由原来的有线接收向移动接收发展,各个国家因地制宜,都采取了各有特色的制式与技术进行移动接收。目前我国已经在广播的移动接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电视移动接收在技术层面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还处于探索阶段。该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广播和电视的移动接收制式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概述数字广播和数字多媒体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字广播的涵义数字广播是指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以及各种数据信号,在数字状态下进行各种编码、调制、传递等处理。同时,数字广播也是一项有别于传统所熟知的AM、FM的广播技术,它通过地面发射站,以发射数字信号来达到广播以及数据资讯传输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广播除了传统意义上仅传输音频信号外,还可以传送包括音频、视频、数据、文字、图形等在内的多媒体信号。就世界范围看,数字广播已经进入了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时代,受众通过手机、电脑、便携式接收终端、车载接收终端等多种接收装置,就可以收看到丰富多彩的数字多媒体节目。二、数字广播的发展数字音频广播起源于德国。数字广播技术的基础是Eureka147标准,即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标准。1988年1月1日,欧洲正式实施Eureka147标准。1994年,Eureka-147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认为国际标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播或试验播出数字音频广播(DAB)节目。目前在英国、德国、比利时、丹麦等欧洲国家,数字音频广播(DAB)的覆盖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球有3.3亿人在收听数字音频广播(DAB)。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基于Eu...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SOPC的ARINC429接收卡的硬件构建过程和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使用嵌入式NiosII软核处理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器;使用 ARINC429收发芯片HS3282,实现了两路高速ARINC429数据的接收;并将接收到的ARINC429数据通过CPCI总线上传至主控计算机.结果证明能够实时高效的接收和传输两路ARINC429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在车载自组网(VANET)中,单跳广播通常是紧急警告消息传播的基本机制.针对传统IEEE 802.11单跳广播存在的不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目的节点的可靠单跳广播机制VDB-ROBS:广播节点对实时接收的数据帧进行统计分析,从邻居节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节点作为虚拟目的节点,然后广播节点将与这个虚拟目的节点进行单播传输,同时其他邻居节点仍然将单播帧视作传统的广播帧接收.这种机制使得广播传输能够利用单播中的RTS/CTS、ACK、重传和竞争窗口调整等多种修复和自适应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单跳广播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VDB-ROBS相比传统的IEEE 802.11单跳广播机制和基于概率的可靠单跳广播机制,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单跳广播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开展付费电视和数据广播业务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有效控制以更好实现有偿服务.为使广电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有线电视系统必须引入条件接收技术.为此,在充分理解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具体分析了市场上流行的条件接收系统的弊端,提出了采用逻辑中间件方式予以解决的实际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校园IC卡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校园IC卡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联结的必要性,介绍了校园IC卡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联结的几种数据接口模式,包括核心数据共享模式、脱机传输模式、联机接收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SAR回波实时记录系统中基于PCIExpress(以下简称PCIE)总线的数据传输卡的设计和实现。重点介绍PCIExpress总线的一种应用和基于PCIExpress总线的数据传输卡、PCIExpress卡驱动程序编写、实时接收和实时储存技术。结果表明:PCIE数据传输卡工作状态稳定,SAR回波数据实时记录系统的稳定传输速率为60MB/s,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屏幕广播是现代计算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使用组播技术可以实现屏幕图像的一对多发送,使用分割发送技术可以提高接收的成功率,采用多进程技术可以及时的接收图像数据,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字电视中间件系统的广播传输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通过DSM-CC数据轮播协议来传送树型文件系统的方案,该方案考虑到对象轮播协议的复杂性,在DVB数据轮播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名字描述符和父组描述符重建文件系统,基于广播文件系统与传统磁盘文件系统的差异,在方案实现上又针对软件系统的数据接收和缓存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与单小区多播/广播技术相比,多播/广播单频网络技术可以提高用户设备接收信号的频谱效率。使用单频网络将热门数据广播推送给目标用户设备,能够大大节约传输资源。在单频网络区域中对同一数据有需求的用户设备越多,使用广播推送能达到的能量效率越高。在连续广域覆盖网络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能效指标的单频网广播小区部署优化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的特点。基于随机几何蜂窝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单播、单小区广播等模式相比,该算法能明显提升能量效率,提升程度与目标用户设备的分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网络编码减少无线传输信息量的原理,结合高损耗无线广播丢包特点,提出多接收节点情况下网络编码组合重传的方法,给出基于网络编码的高损耗无线网络广播重传策略。通过对广播节点保存的信息接收情况矩阵进行丢失概率排序得到新的接收情况矩阵,再按照基于网络编码的多节点编码组合定理寻找满足可解性条件的丢失包组合。对于广播节点,将丢失包组合存入发送序列,进行编码组合,广播发送;对于接收节点,得到编码组合包,进行解码操作,解出丢失包。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策略中的编码信息包在所有接收节点具有可解性,可以达到重传目的。模拟测试表明:不同的节点丢包率和广播接收节点数目下,与逐个重传的策略相比,发送次数显著减少。尽管节点需要更大的计算能力,但是可以接受,策略可行。  相似文献   

19.
广播数据系统移动接收终端综述 广播数据系统(Radio Data System-RDS)能够提供强大的综合性数据信息服务,是一种深具市场潜力的移动通讯系统。国内RDS的应用正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 RDS的应用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一定的信息服务的市场需求,(2)广播发射网络,(3)RDS编码设备和RDS  相似文献   

20.
条件接收是数字视频广播中极其缩、复用、智能卡、机项盒等技术,实现对用户的授权控制和授权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视频广播的条件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