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剩余续驶里程预测精度可以缓解驾驶人的"续航焦虑",帮助车厂开发精细的电池管理系统,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基于改进符号回归算法自动生成与标签字段高度相关的新数据特征字段,实现数据维度扩充.再将维度扩充后的数据传入经过超参数调优的XGBoost模型预测剩余续驶里程.对比仅使用经典特征字段的原始数据,维度扩充后的数据在...  相似文献   

2.
台区负荷数据不仅作为时序数据呈现自相关性,还易受台区环境因素影响呈现非平稳性,因此预测精度不仅与预测模型结构有关,还与输入数据的时序特征有关。为了提高台区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时序分析与核极限学习机的短期负荷多粒度预测模型。针对负荷数据的非平稳特征,通过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非平稳的原始信号转换成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信号;针对负荷数据中的自相关特征,通过混沌时序分析方法,求解各个模态输入预测模型时的时间窗大小;构建多粒度核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解决负荷数据中非平稳、自相关性对负荷预测的不利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负荷的预测精度受输入数据时间窗大小的影响,不同模态分量的最佳时间窗的大小不同。采用混沌相时序分析的方法评估各个模态分量的最佳时间窗大小,可以有效提升核极限学习机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噪声多、背景和目标区域相似度高、右心室形状不固定、呈月牙形或扁圆形等特点,虽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U型结构在医学图像分割中表现出色,但由于卷积本身的局部运算特性,提取全局信息特征能力有限,所以很难提升在心脏MRI上的分割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局和局部信息交互的双分支网络模型(UConvTrans).首先,利用卷积分支和Transformer分支提取局部特征和建模全局上下文信息,能够保留细节信息并抑制心脏MRI中噪声和背景区域的干扰.其次,设计了融合卷积网络和Transformer结构的模块,该模块将二者提取的特征交互融合,增强了模型表达能力,改善了右心室的分割精度,而且避免了Transformer结构在大规模数据集上预训练,可以灵活调节网络结构.此外,UConvTrans能有效地平衡精度和效率,在MICCAI 2017 ACDC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该模型在模型参数量、计算量仅为U-Net的10%、8%的情况下,平均Dice系数比U-Net提高了1.13%.最终,在其官方测试集上实现了右心室92.42%、心肌91.64%、左心室95.06%的Dice系数...  相似文献   

4.
线结构光三维视觉曲面测量的自适应采样与建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曲面测量数据在商用IDEAS中的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特征的自适应采样方法和采样精度评价指标.对扫描曲线进行采样,并经过对曲线间采样点的匹配、细分生成矩型网格数据,送入IDEAS系统,建立曲面的CAD 模型.最后给出了曲面建模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使采样点能有效地反映扫描截面曲线的曲率特征,实现了与IDEAS曲面建模数据格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有冗余图像信息干扰下进行人脸有效特征点提取时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特征点检测算法.在该算法中:输入层读入规则化的原始图像,神经元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池化层进行局部平均和降采样操作,对卷积结果降低维度;卷积层和池化层分布连接,迭代训练,输出特征点检测结果.该算法采用Python语言编程实现,在人脸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人脸特征点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唐山钢铁公司1 700 mm五机架酸轧机组的工艺参数、设备参数以及关键传感器配置.重点研究了冷连轧机组部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包,它包括基于神经元网络、成本函数和轧制物理模型的CORUMTM过程工艺模型以及集高精度、高响应、多变量为一体的厚度、张力和平直度闭环控制技术.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先进工艺模型的预设定方法结合在线的闭环控制技术保证了板带产品质量,最终产品具有较高的厚度精度和平直度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辩识领域中存在的模型复杂度高、参数量大及获取长距离特征间依赖关系的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负荷辨识模型.该模型以低时间维度的设备电流信息为输入,通过引入改进非局部注意力模块建模不同时间电流的特征关系,建立轻量级的时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在公开PLAID(即插设备标识数据集)和WHITED(全球家庭和工业瞬态能源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在设备识别率分别达到97.32%和99.32%的情况下,模型的计算量低至4×105,且模型的参数量小于5.2×104.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遗传算法对复合材料带加强筋板中加强筋的铺层顺序进行了优化,使结构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结构屈曲载荷最大。为了减少优化过程中有限元模型的调用次数,引入径向基神经网络作为代理模型对结构屈曲载荷进行估计,并且将铺层参数作为其输入以降低目标函数的非线性。由于设计空间形状不规则,采用D-optimal实验设计方法确定训练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采样点集。考虑到代理模型存在估计误差,提出了加强代理模型在暂定最优区域估计精度的方法。算例表明:以铺层参数为输入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在建立代理模型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代理模型的局部精度加强可进一步提高代理模型在暂定最优区域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学习数据的深层特征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率,但同时也带来了超参数较多、模型可解释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将深度森林模型引入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领域。在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多粒度窗口扫描方法,调整窗口大小与滑动步长,使模型能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提取电力负荷数据的周期性特征。此外,改进深度森林输出层的计算方法,将输出结果由离散的类向量改进为连续的预测值,进而提高模型的精确度。最后在中国东北电网的实测数据中验证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实验结果可知,改进深度森林算法在较高预测精度的情况下能取得更高的准确率,并且相较于深度神经网络具有更快的学习速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代化工过程中数据非线性、高维度以及动态时序等特点,传统的故障诊断模型对化工过程的故障诊断精度较低.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采集的故障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其次,将处理过的数据输入改进的LSTM网络,进行深层特征提取;最后,把提取的深层特征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聚焦”,实现特征融合后输入softmax分类器实现故障分类.由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LSTM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故障分类精度、训练速度方面都更优于递归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深度自编码网络(DAEN),在实际化工过程的应用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滚动轴承信号易受噪声干扰和智能诊断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自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MSACNN)模型.首先,将一维时间序列转化为二维图像作为模型的输入,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利用多尺度卷积结构拓宽网络的宽度并实现不同维度敏感特征的提取;然后,通过注意力机制对数据不同维度的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使模型...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实际板带轧制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测的精度缺陷,基于低合金钢轧制过程动态再结晶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学模型及微观组织模型,通过VUMAT及USDFLD数据接口,依托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软件材料子程序及其微观组织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研究,最后对Q345B板带的热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板带横截面处各部位的静态软化率和奥氏体晶粒直径差别较大,板带中心处的奥氏体晶粒分布比较均匀,板带侧面及表面奥氏体晶粒细化程度不大,要靠后续的精轧过程继续细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气生产中的抽油机井参数优化问题,开展了一种基于抽油机井生产调控、维护措施数据的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优化的粒计算方法研究,研究中采用了粒计算、代价敏感粗糙集及推荐系统等机器学习方法。首先,利用决策树建立基于时间、空间及业务层次等抽油机井数据的多粒度融合模型;然后,利用代价敏感粗糙集定义与抽油机井业务相适应的代价敏感评价模型;最后,在代价约束条件下,设计基于域感知因子分解机的抽油机井生产核心参数及维护措施推荐模型。在实际的油气生产数据上进行不同粒度的对比实验,可以发现由粗粒度到细粒度调整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其生产核心参数优化的推荐准确度先是逐渐增加,后逐渐下降。说明在参数优化中,需要进行合适的粒度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飞  郭欣 《科技资讯》2013,(14):64-64
称重精度是煤炭快速定量装车系统中的重要参数,目前称重系统称重仪表显示结果多为求和称结果,不能直观反应每个传感器的应力变化,当误差较大时很难分析装车站结构或调试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现场工业总线的称重信号同步采样系统,对每个传感器的采样,通过软硬件滤波将结果记录下来。这有助于分析称重系统误差原因,改善安装工艺,提高称重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探地雷达(GPR)数据解译依赖于人工经验,存在费时费力和主观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GPR时频特征的水泥路面脱空识别方法。采用正演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获得了脱空病害数据源,建立含有标签的脱空GPR数据集;通过重采样方法统一GPR数据采样频率,并对预处理后的GPR数据进行时频域特征提取,建立了包含18个时域和12个频域特征的数据集。以时频域特征为输入,是否存在脱空病害为输出,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脱空识别模型,并与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排序为XGBoost(98.10%)>ANN(95.10%)>RF(93.17%),XGBoost模型识别精度最高,并能在实际路面上准确定位脱空区域。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弯辊力预设定模型的缺陷和带钢热连轧轧制特点,利用某钢铁公司1580mm热轧线生产数据,对精轧机组末机架进行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弯辊力预报模型研究.以大量实际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训练输入,充分考虑了输入参数之间的影响作用,模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其整体性能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R评价.通过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精度.研究发现,提出的弯辊力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可实现高度非线性拟合,适用于提高热轧带钢头部板形控制精度,为实际弯辊力设定提供指导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多粒度是近年来粗糙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为使多粒度模型更适用于实际数据, 提高模型的可用性, 模糊思想被引入到多粒度粗糙集模型中。本文构建了基于模糊相似关系下的多粒度模糊粗糙集模型, 并建立了模糊信任结构。在该信任结构下根据多粒度模糊粗糙集的上、下近似构造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研究多粒度模糊粗糙集在模糊等价关系下的属性约简, 并给出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控扫描雷达目标跟踪中的资源分配问题,基于交互多模型算法(interacting multiplemodel,IMM),提出了一种对采样间隔和驻留时间两个参数进行联合控制的方法.在满足一定跟踪精度的情况下,相对只优化采样间隔的跟踪算法,更能节约雷达资源.该方法不固定检测概率,只限制其最小值,更加接近实际.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用静态粉末床原理测量涂层表观吸收系数和输入基材热量的方法,并讨论了熔铸过程中粉末粒度,扫描速度及光束辐照状态等工艺参数对涂层表观吸收系数和输入基材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Stellaris TM系列微控制器的部分产品中集成了ADC模块。ADC的硬件分辨率为10位,但由于噪音和其它使精度变小的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精度小于10位。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软件的过采样技术,从而使转换结果的有效位数(ENOB)得到改善,并描述了对输入信号执行过采样的方法,以及在精度和整个系统性能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