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淑云 《科学通报》1995,40(8):680-680
在该文中Moricz作如下猜想:“当C_n为非奇非偶时,我们不能证明‘仅当’部分,但无论如何我们猜想当C_n为一般情形时‘仅当’部分是正确的”.作者回答了这个猜想,证得定理1 设{C_n}为满足(1)式的零序列,则由(3)式得(2)式.  相似文献   

2.
潘翼彪 《科学通报》1985,30(11):804-804
乘子问题一直是调和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高维空间讨论乘子时又出现了不同于一维的情况。一个著名的问题是“圆盘猜想”:定义算子表示f的Fourier变换,x_(B_n)是R~n中单位球的特征函数。有人猜测:当P∈(2n/(n 1),2n/(n-1))时,T为L~p空间的有界算子。当n=1时,早就知道结论是肯定的,而n>1的情况则直到1971年  相似文献   

3.
陈彭年 《科学通报》1996,41(14):1265-1268
设f∈C~1(R~2,R~2),f(o)=0.考虑平面微分方程x=f(x) (1)很久以来人们猜测:如果(?)x∈R~2,f的Jacobi矩阵Df(x)的特征值都具有负实部,则微分方程(1)的零解全局渐近稳定.在文献中,此猜想被称为Jacobi猜想或平面Markus-Yamabe猜想.1963年,Olech证明此猜想等价于f的全局单射性.1988年,Meisters和Olech证明,当f是多项式映射时,Jacobi猜想成立.1991年Gassull,Llibre和Sotomayor证明,当f是Khovansky函数(一类解析函数)时,Jacobi猜想成立.本文对一般情况证明了Jacobi猜想成立.1 预备知识设S~k(R~2,R~2)={f∈C~k(R~2,R~2)|(?)_x∈R~2,Df(x)是稳定矩阵},k=1,2,…, ∞ .设f∈S~∞(R~2,R~2),则(?)_x∈R~2,Lyapunov矩阵方程Df(x)G(x)十G(x)(Df(x))~T=-I_2 (2)有唯一正定解G(x),其中I_2为2×2单位阵.显然G∈C~∞(R~2,R~(2×2)).定义微分方程(?)y=G(y)ν,ν∈R~2, (3)y(0)=x,  相似文献   

4.
考虑下列具有变系数的Lyness方程xn 1=xn bnxn-1,n=0,1,2,…,()其中系数bn是有界的非负实数序列,初值x-1,x0是任意正数.对方程(),当bn≡1时,Lyness[1]发现其解是5_周期的;当bn≡b∈(0,∞)时,Kocic和Ladas[2,3]研究了其解的有界保持性;Grove等人[4]得到它的解的不变性,并由此得出:定理 方程()的任何非平凡解的极限不存在.但是当系数bn是变化的时候,定理是否仍然成立呢?Ladas在文献[5]提出了下列猜想:猜想 假设{bn}是有界单调的,则方程()的任何非平凡解的极限不存在.对此猜想,本文…  相似文献   

5.
王冠闽 《科学通报》1983,28(20):1278-1278
Kubota、Schober、任福尧、姚璧芸、黄新民、肖政初证明了当N《12时,Springer猜想成立。本文证明当N=13时,Springer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6.
施武杰 《科学通报》1991,36(1):77-77
在文献[1]中我们提出了下述猜想: 猜想1 设G是群,M是有限单群。则当且仅当 (a) π_c(G)=π_c(M),其中π_c(G)记为G中元的阶之集;  相似文献   

7.
二元非线性等重码的检错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符方伟  夏树涛 《科学通报》1997,42(4):343-347
等重码在编码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献[1~5]研究了二元非线性等重码的检错性能,并证明了:当n>8时,二元(n,2,w)非线性等重码均不是最佳检错码。王新梅提出了一个猜想:当n>4δ且δ>1时,二元(n,2δ,w)非线性等重码均不是最佳检错码。本文研究了二元(n,2δ,w)非线性等重码的检错性能,推导出非线性等重码成为最佳检错码的必要条件,从而说明,当n适当大时,二元(n,2δ,w)非线性等重码均不是最佳检错码。本文详细分析了δ=2,3的情形,说明此时存在码长超过4δ的二元非线性最佳检错等重码。我们认为王新梅的猜想应该改正为:n>8δ时,不存在二元(n,2δ,w)非线性最佳检错等重码。  相似文献   

8.
陈文立 《科学通报》1992,37(11):964-964
设f(n)是自然数n(>1)的乘法分拆数,且令f(1)=1。其上界的估值是一个引起人们重视的课题。1983年,Hughes与Shallit证明了并提出两个猜想:1.f(n)≤n;2.f(n)≤n/logn,n≠144。当年,Canfield、Erds与Pomerance证明了f(n)的最大阶为n·L(n)~(-1+0(1),其中L(n)=exp{logn·log_3n/log_2n}(log_kn表示n的k重对数),实际上证明了当n充分大时猜想2~*成立。1986年,Mattics与Dodd以相当简洁的  相似文献   

9.
设S是由在|Z|<1内单叶且解析的函数f(Z)=Z a_2Z~2 a_3Z~3 …的全体所成的函数族。1916年,比勃巴赫猜想:若f∈S,则|a_n|≤n,n=2,3,…,对所有n等号仅当寇勃函数f(Z)=Z/(1—Z)~2及其旋转成立。我们知道,当n≤6时,|a_n|≤n,且其极值  相似文献   

10.
苏健基 《科学通报》1988,33(4):241-241
图G称为k临界n连通的,如果对每一V′(?)V(G),其中|V′|≤k,有k(G-V′)=n-|V′|。这里k(G)表示G的连通度。一个k临界n连通图简称为(n,k)图。这一概念最早由Maurer与Slater在文献[1]中引进。Slater在文献[1]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A 当2k>n时,完全图K_(n+1)是唯一的(n,k)图。  相似文献   

11.
张祥 《科学通报》1997,42(4):351-353
文献[1]§20研究了二次系统极限环(2,2)分布的不可能性,其中p.553脚注1)猜想:二次系统(Ⅲ)m=0 在条件 下,当1 ax=y交椭圆  相似文献   

12.
安幼山 《科学通报》1989,34(12):885-885
考虑Heisenberg群H~n上左不变微分算子(?)′_a,其中关于算子(?)′_a,Folland和Stein在文献[1]的末尾处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当a取容许值,即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有向图中的弧数和回路,Heydemann等在文[1]中提出如下的猜想.猜想设k和r是整数,r≥1,则存在一个函数f(k,r),使得对于强连通有向图D,当n≥f(k,r),δ(D)≥r,|E(D)|≥n~2-(k+r+2)n+(k+r+1)(r+1)+1时,D 中必存在长至少为n-k 的回路.  相似文献   

14.
高维Hadamard矩阵的几个猜想之证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义先 《科学通报》1986,31(2):85-85
本文所指的猜想(d,e,c)出自文献[1]的第Ⅵ节。下面我们将证明:猜想d与e是正确的,猜想c可以举出反例。 猜想d:由m~2Hadamard矩阵可以造出m~2完全正常的Hodamard矩阵。下面定理1就是一种证明。  相似文献   

15.
设T>0,N(T)表示黎曼ζ函数ζ(s)(s=σ it)在区域0≤σ≤1,0相似文献   

16.
陆善镇 《科学通报》1983,28(23):1417-1417
自从Fefferman关于熵的工作提出后,特别是Fefferman关于熵与Fourier级数点收敛关系的猜想被解决以后(当维数n=1时见文献[2],当n>1时见文献[3,4]),使我们看到这种熵理论作为研究L~1F氏分析问题之工具的有效性。本文将继续研究这种熵的理论。我们知道,如果把其熵为有限的函数之全体称为熵空间J的话,文献[1]已证明,此处,D为Dini函数类,即满足条件  相似文献   

17.
椭圆曲线的研究历史悠久,其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对于一条椭圆曲线,找出其所有的有理数解.对椭圆曲线有理数解的研究也不断推动着数论中众多领域的发展.例如,椭圆曲线理论在证明费马大定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922年,莫德尔证明椭圆曲线的有理数解构成一个有限生成交换群.从而,椭圆曲线有无穷多解等价于这个群的秩大于0.与此相关的最著名的问题当属七大千禧年问题之一的贝赫(Birch)和斯维纳通-戴尔(SwinnertonDyer)猜想(BSD猜想):椭圆曲线的秩和哈斯-韦伊(Hasse-Weil)L函数在s=1处的阶相等.BSD猜想为判断椭圆曲线是否有无穷多有理数解提供了一个途径.然而,要证明这个猜想十分困难,数学家们仍在为此努力着.  相似文献   

18.
文献[1]有一个猜想:m是正偶数,整数a,b,c满足(a±b±c)(a±b)(a±c)(b±c)≠0,u充分大且使q=um+1素,则不定方程ax~u+by~u= cz~u仅有平凡解.Granville证明了此猜想.本文在较少的条件下,对更一般的问题得到了更好的结论.定义 a_1,…,a_n是整数,ε_i∈{0,1,-1},若sum from i=1 to nε_ia_i=0当且仅当ε_i全为零,则称整数 a_1,…,a_n简单无关.定理 设m>1是整数,a_1,…,a_n简单无关,且  相似文献   

19.
展涛  刘建亚 《科学通报》1996,41(3):193-195
在Goldbach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数论经典问题的研究中,必须处理素变数三角和S(x;α)=sum from n≤to A(n)e(nα),其中α及x≥2是实数,A(n)是 von Mangoldt函数,而 e(α)=e~(2πiα).当α接近于分母较小的分数时,例如时,有渐近公式(参看文献[1])此处及以下,L代表logx,μ(n)和(?)(n)分别是M(?)bius函数和Euler函数,而带有下标的c总  相似文献   

20.
陈豪 《科学通报》1995,40(1):10-10
自从文献用代数几何码改进了编码理论中的Gilbert-Varshamov界以后,代数几何码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在编码理论中,对字长(wordlength)n,维数k的线性码,其最小距离d满足不等式d≤n-k+1,当d取不等式的上界,称之为MDS码(maximum distaneeseperated code),这类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所谓MDS码的主猜想(main conjecture)是:对定义在q元有限域F_q上的[n,k]MDS码,则n≤q+1当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