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与文化嬗变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金瓶梅》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引起国外汉学家的注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删节本,齐鲁书社出版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删节本,香港星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金瓶梅词话》全校本,都促进了《金瓶梅》研究的深入发展。《金瓶梅》的版本,大体上可分为两个系统,三种类型。一是词话本系统,即《新刻金瓶梅词话》现存三部完整刻本及一部23回残本(北京图…  相似文献   

2.
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中的方言辞语十分丰富,将产生于同时代的古典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相同语汇进行互证,可以发现《金瓶梅》中的方言土语属于官话方言体系中的江淮次方言。同时,小说中还夹杂有鲁语、吴语以及元曲词汇。  相似文献   

3.
诗、词、曲之类韵文,主要是用来抒情,以短小的只曲叙事者较少见.而陈铎散曲,则大量运用小曲叙事,且所叙多为市井百态.这不仅强化了散曲的叙事功能,而且拓展了散曲涉及生活的广度,对以<金瓶梅词话>为代表的世情小说的产生,也起到感染、促发的作用.从整个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陈铎散曲的文学史意义需要重估.  相似文献   

4.
金针暗度作为诗文谋篇布局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中金针暗度手法的运用曲尽人意而妙阐幽微,其审美意蕴表现为度人、度意、度事三种。  相似文献   

5.
产生《金瓶梅》的时代只能是萌芽时的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时代 ,它不同于产生《三国》、《水浒》的时代。因为与其把后两者看作小说 ,还不如把它们视作长篇传奇故事更为合适。《金瓶梅》是以个人主义为内在动力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广泛的读者群、经济个人主义者社会出现后的产物。这一点 ;中外文学都遵循共同的发展规律。本文以美国当代小说理论家瓦特《小说的兴起》为鉴照对象 ,分析中外文学中真正意义的小说诞生的社会条件 ,确定《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中的坐标位置 ,并对《金瓶梅》后中国世情小说的流变及发展分期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是我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长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兰陵笑笑生不仅开拓了小说的题材领域,而且改变了以往作家的审美定势和观察社会人生的方式。他公然把描绘人的欲望作为艺术构思的核心,对人的金钱欲、权势欲和性色欲作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和张扬。《金瓶梅》所描绘的人欲横流的艺术画卷,向人们作出了这样的昭示:传统的价值尺度已经开始失落和裂变,作者正在运用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去观察社会人生,因而星现出迥异于前人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这是兰陵笑关生对小说美学的新贡献,也是《金瓶梅》这部奇书的成就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它继承了《金瓶梅》开创的文人自创和人情小说的传统,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中介,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和低估。其妇女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小说特别是《红楼梦》有显著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中运用最多的方言是淮阴方言,对其分析考辨对清《金瓶梅》的成书年代、作者、源流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与东京开封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过去不少学者都断定,《金瓶梅》是“借宋之名写明之实”,但是,从该书与东京相关的回目、人物、地名和事件上看,将这一论断绝对化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它实质上是降低了《金瓶梅》自身的社会价值。小说作者是想让人们知道,社会罪恶的渊薮在皇帝在权奸,豪绅恶霸是权奸集团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二者狼狈为奸,欺压百姓。书中对性的描写,是作者对那个物欲横流、贪贿公行的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和嘲笑。《金瓶梅》艺术化这种社会丑恶,是它对中国文学的一大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不仅是明代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全书一百回,借《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为线索,描绘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和官商勾结、压榨穷人以及荒淫无耻的行径;作品对于社会底层的各种小人物和市井无赖,也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金瓶梅》的问世,对后世小说与文化的演变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在文学史、文化史和汉语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故早为学术界所瞩目。近年我国对《金瓶梅》的研究,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有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歧路灯》是真正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以家庭为中心描摹世态的杰出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这一写实主义传统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水浒传》《金瓶梅》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又是与《红楼梦》在几乎相同的历史条件下,由具有不同世界观、艺术观的作家的不同创作实践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赵姨娘借助巫术几乎致死凤姐、宝玉,《金瓶梅》中潘金莲用驯猫扑肉的方法致死官哥儿。两种写法实际上是“神事”和“人事”因素的比较,很明显,《红楼梦》在这一点上的现实主义程度远不如《金瓶梅》,且《红楼梦》中巫术的写法也不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魏晋志怪小说中有影射夫妇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内容,志人小说中有描写家庭生活的篇章;唐宋以来的文言传奇中有不少作品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某些方面;宋元话本中有较完整的短篇家庭小说;《水浒传》中有众多市井家庭生活的描写,它们共同构成的“家庭小说”传统为长篇家庭小说奠基之作《金瓶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我研究《金瓶梅》的内驱力,是为《金》进行辩护,对其小说美学的研究,是我研究《金》的正式开始,以历史的美学的观点先后写了多篇为《金》一辩的文章,而《说不尽的<金瓶梅>》则是一次小总结。主持《<金瓶梅>小百科丛书》,重新校注《金瓶梅词话》。我选择了回归文本的研究方法,将考据和理论都纳入到历史和方法的体系之中加以科学的审视。  相似文献   

15.
从《金瓶梅》的民俗与语言看其故事发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地即小说情节展开的人文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作者或写定者身份及生活地域的认定。以往学术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金瓶梅》中民俗与语言两方面的材料作一综合分析,可以认为《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地应在运河山东临清一带,其作者或写定者也必然与这一带有着种种关联。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登了姜东赋同志《论苏曼殊》一文,其中两次提到苏曼殊论述《金瓶梅》的文章。引文均出自清末杂志《新小说》中。该杂志为梁启超创办,是专门性的小说杂志,一九○二年发刊于日本横滨。一九○三年特辟《小说丛话》专栏,刊载有关小说研究的理论文章,其中署名曼殊的文章共刊登了三次:第  相似文献   

17.
小说探源已成为一种繁琐而无实效的程序,有时虽然查出来源,但对探求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方法帮助不大。对《金瓶梅》来说,探索来源却非常必要,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小说的手段和确切的印证。通过对引入《金瓶梅》的那些文字和原作的比较,将有助于把小说作者的创作与引文区分开来,为进一步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提供可靠的证据。这种探索必将取得成效,因为作者所引用的许多原著至今仍然存在;更重要的原因是《金瓶梅》并不象其他早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和精神分析学,较全面地探讨了《金瓶梅》各类性变态的形成。;认为封建礼教文化的双重性道德标准、及其对人性的压抑机制,对小说中各类性变态的形成有着文化上的病原性影响,和不可推卸的历史罪责。从这点看来,毫无审美价值的各类性病态描写,则有批判性的深刻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出现在《官场现形记》中四到十八字不等的谚语共计90余条,运用次数多达150余次。其中或分布于叙述语言,或分布于人物对话,甚至于章回的题目。该书用谚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继《金瓶梅》《红楼梦》等优秀小说之后的又一高峰。更为可贵的是,《官场现形记》中的谚语并不只是作为几个生动的词语,它以自身特有的形式有机地融入作品,极具表现力。也正是它的创造性作用、反复运用使得作品主旨揭示更加凸现,人物性格刻画得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评点家张竹坡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是《金瓶梅》所有评点著作中的翘楚,不仅为小说文本的流传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中国古代小说文人批评的范式指明了方向.文章以张竹坡的评点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小说评点中反复出现的“映”,对其多义性的相关词汇,即掩映、照应、遥映、遥对、遥照、相映、映衬等在评点中频频出现,从而对小说的评点进行解读.揭示出“映”的多义性不同词汇在小说的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语言叙述上具有不同的意蕴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