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美国夏威夷西北部群岛受保护的海域中,严重濒危的僧海豹正面临来自鱼类的严峻食物竞争。科学家将小型摄像机安装在42头僧海豹身上,结果拍到了成年狗鱼和鲨鱼窃取僧海豹所发现猎物(比如海鳗和章鱼)的场面。录像显示,  相似文献   

2.
夏威夷僧海豹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古老的鳍足类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约1400只。最近,卫星跟踪数据显示,有一些夏威夷僧海豹反复出现在夏威夷群岛西北的北安普敦海山附近海域。科学家认为,上述海域海底众多的珊瑚群可能为僧海豹提供了食物和避难场所。为了寻找这些僧海豹并了解珊瑚礁的生态状况,海洋生物学家乘坐潜水艇冒险潜入夏威夷海域水下1000米的深处。 瑞切尔是参加这次海底考察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本文是他专门为海洋科学爱好者撰写的考察笔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3,(4):22-22
俄罗斯海洋生物学家正在尝试把海豹培养成专业人才。经过训练的海豹已经能像潜水员、救生员、地质勘探者或海军战士那样执行任务了。科学家们之所以选择海豹,是因为这种鳍脚目动物天生具有罕见的才能,可以成为人类不可替代的助手。  相似文献   

4.
除了企鹅和海豹,冰天雪地的南极在我们的印象中就像是荒漠。然而,科学家经过3年的深海探索,发现南极冰雪附近的海域却是一个物种宝库,有700多个物种是人类以前所不知道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此前对南极海域缺乏生物多样性的猜测。科学家还认为,南极海域可能是全球所有海洋生物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5.
孙立广 《科学》2006,58(4):17-21
900年前,诗人苏东坡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是,在地球科学家的眼中:浪淘不尽千古风流!人类的活动、南极企鹅、海豹的活动都在自然界留下了蛛丝马迹。寻找破译这些历史遗存的密码.恢复生命活动与环境变化及其相互关联的历史记录,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将为人类抉择自己今天和未来的行为提供理性的指示。  相似文献   

6.
北极熊是著名的血腥杀手,爱吃海豹。但科学家最近发现,北极熊竟然也吃同类,甚至包括毫无防御能力的小北极熊,并且北极熊吃同类的行为正变得越来越常见。科学家说,随着夏季到来,北极海冰面积剧减,  相似文献   

7.
尽管它们生活在蔚蓝的大海深处,但鲸、海豚和海豹却有点色盲,看不见海洋的主色调——蓝色。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最近德国和瑞士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这些大海中的佼佼者的确缺乏感受蓝色的视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8.
《科学》2006,58(4):F0004-F0004
南极湖泊中沉积千年的海豹毛的企鹅粪,为人类研究极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资料。根据海豹毛数量在深度剖面上所呈现的剧烈活动,可以了解海豹数量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变动。而过对南极企鹅粪土沉积层的研究分析,找到了过去3000年来南极大陆企鹅数量变动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9.
为应付未来全球变暖,在美国纽约一种“水上容器”的新设想被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提了出来。当今世界,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着大量物种的消失、人口爆炸、能源危机及海平面上升。人们不禁会问:人类该如何适应未来的巨变?人类将住在哪里?纽约的艺术大师们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住在水上。科学家和艺术家合作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8,(4):47-48
电子产品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们已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睡眠问题也正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科学家表示,目前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降低的现象(科学家称之为“垃圾睡眠”)普遍存在,已经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据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紧急情况局提供的报道,1999年6月,在俄罗斯贝加尔湖发现大量海豹尸体,湖上的大浪将36具海豹尸体冲上斯柳佳区乌图里克村附近的岸边。这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发现贝加尔湖中的海豹大量死亡。5月底,贝加尔湖边就曾发现过42具海豹尸体。贝加尔湖里大量海豹相继死亡一事已引起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者的严重不安,当地的动物生态学家正在对湖中的水样做化验分析并对动物尸体进行解剖,目前尚不清楚海豹死亡的原因。据推测,如此多的海豹死亡有可能是海豹群中发生了瘟疫,或者是人为偷猎造成的。淡小湖中的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2.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经绘制出人类第九号和第十号染色体的完整基因图谱,这两个人类染色体与包括癌症、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4,(1):44-45
W26是人类已知的最大恒星,直径大约是太阳的1500倍。日前,英、德、美和智利科学家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超大望远镜(VLT)观测发现,W26已经走到生命尽头,即将爆炸。  相似文献   

14.
杨奇超  孙立广  孔德明  黄涛  王玉宏 《科学通报》2009,54(22):3546-3552
通过对采自南极乔治王岛法尔兹半岛地区的一根长为35.5 cm的海豹粪土沉积柱进行多方面的沉积学分析, 包括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沉积物中Cu, Se, Zn等标型元素以及反映有机质含量的总有机碳(TOC)随深度的变化, 该沉积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沉积单元, 其中上部25.5 cm的沉积层明显受到海豹排泄物混入的影响, 底部10 cm主要为未受海豹活动影响的海相沉积. 同时恢复了该地区20世纪以来海豹数量的变化过程, 该变化主要受控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20世纪上半叶, 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 该地区海豹数量持续低迷.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南极地区捕杀海豹活动的禁止以及人类对南极生态系统的保护, 该地区海豹数量迅速恢复并在之后一直维持了较高的数量水平. 该地区20世纪以来海豹数量的显著变化表明了人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强烈影响, 对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深刻的意义, 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南极地区生态系统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高精度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5.
最新研究发现,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水升温、海冰爆裂,鞍纹海豹幼崽在其脆弱生命的最初几周里所需的柄息地——亚北极地带的海冰面积剧减.不少幼海豹因此溺毙于海水中,或者被爆裂的冰块压死。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北极和北大两洋的覆冰减少了大约6%。科学家预计,随着气候改变,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7):11-11
最近,研究人员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发现了一具未知动物的化石残骸,科学家将其称为“步行中的海豹”。这只“海豹”大约生活在距今2000万年前,其骨骼完整程度达到了65%,有着鳍足类动物的头颅,体型有点像水獭,腿很像陆生动物,脚上有蹼,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相似文献   

17.
阿碧 《自然与人》2009,(1):26-29
明天的人类将是什么模样?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都认为,人类最终将成为生化机器人。有些科学家甚至表示,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机器人那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将拥有人类那样聪明的大脑。到了那时,人类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而过度担心。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对人类基因变异的最新研究成果推翻了以前的假设,即大约4万年前现代人类在非洲出现,从那以后人类几乎没有进化。研究数据表明:人类正在迅速进化,在过去的4万年里,人类的进化速度加快了,特别是在冰期结束后的1万年里。我们已经不同于2000年前或1000年前的人了。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已经能对许多自然现象进行预测。比如,明天会不会下雨,明年小行星会不会撞击地球.某地的活火山会不会在下个月爆发。但是,科学家却很难预测一个人在下一分钟想什么:他会产生一个积极的想法.还是会冒出一个罪恶的念头?科学家的共识是,自然界中最复杂、最难研究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那就是人类的思维。科学家认为,如果能绘制出人脑活动图谱,就可以了解人脑的运行机理.从而可以监测人们的思维活动,也可以检测脑部疾病。  相似文献   

20.
如果购买一个机器人当保姆,你是喜欢一个浑身冰凉、埋头苦干的机器人,还是喜欢一个能说会道、表情丰富的机器人?当然,很多人会选择表情丰富的机器人。最近,英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首个可以模仿人类基本面部表情的机器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