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元初江南诗坛,诗风或古直悲凉,道劲向上,脱却宋末江湖浮靡之习;或闲适淡泊,自然清空,直承江湖诗派传统;但都共同表现出了江山易代的“黍离之悲”,和不与新朝合作、“归去来兮”的遗民情怀。这种趋向由杜本编录的《谷音》二卷肇其始,由“月泉吟社”的“春日田园杂兴”征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仇远、白埏作为主导江南诗坛的重要代表,以逍遥和闲适、纵情和淡泊,延续着元代江南隐逸诗歌的主旋律。在他们的影响下,之后的江南,一代又一代隐逸诗人行吟在江泽湖畔,构成了元代诗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美学向来就有强调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相互补充与融合的传统,即所谓“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诗画交融的特点在神韵派诗歌及文人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司空图为神韵派诗论的开创者,他的诗歌理论以道家美学为基础。而“中国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最主要的流派当然是‘南宗文人画”。南宗文人画亦以庄禅美学为其艺术理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学者一般认为,姚燧是元初文坛“主气说”的代表人物,张养浩《牧庵集序》称其创作为“才驾气驱”。他既要求诗歌的“美恶风刺”作用,主张诗歌“吟咏性情”,又要求诗歌“欣戚一发乎情”。而所谓“才驾气驱”,其才其气,皆是因贯通理学而修养得来的纯粹和婉之气。姚燧的这些诗论主张,在元初北方诗坛与王恽卢挚共同开了元诗尊汉魏晋唐的先声;至宋亡,即与江南戴表元的“尊唐得古”诗论和赵孟颇的学唐复古交相辉映,不仅促进了南北诗风的融合,而且汇合成席卷延祜以后元代诗坛的诗学潮流。  相似文献   

4.
柳诒徵不仅是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图书馆事业家,而且是一位颇为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或时代遭遇,或欢庆胜利,或歌吟山水,或赠答酬唱,或祝寿凭吊,或关爱图书,或对外交流,折射出时代变幻之风云。他的诗歌具有儒家诗学“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精神品格,蕴含“雄浑圆健,充实光辉”的艺术风貌,呈现出自乾嘉学派以来中国诗坛所形成的“学人之诗”的审美特征。此外,他的崇尚“诗言志”、倡导质实诗风、不因人废诗的诗学思想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诗人高准正生在台湾“现代主义之声盈天下”的时代。他强调诗的民族性、爱国性,扎根于本土,亲风雅余绪;主张诗要有社会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提出了新诗的“新八不主义”。其诗歌不仅力求内容之完美,而且力求形式之完整,毫无斧凿之痕。  相似文献   

6.
郁葱200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的诗创作历程大体代表了中国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变化;他建构了自己的“经验诗学”;他的诗在思想、情感、生命感受上都达到了当代中国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宋之问最早是以宫廷应制诗闻名诗坛的,他在两贬岭南、经历人生变故之后,诗歌题材、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其贬谪途经湖湘时所作的几首贬谪诗并联系其在岭南所作的贬谪诗来看,宋之问诗歌艺术的嬗变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开拓、情感的表达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郁葱200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的诗创作历程大体代表了中国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变化;他建构了自己的“经验诗学”;他的诗在思想、情感、生命感受上都达到了当代中国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土家诗人刘小平是近年来活跃在当代诗坛并立志要写出属于自己民族标记诗歌的诗人。他以鄂西为背景的诗歌大都很精致,具有成熟的艺术功力。本文通过对刘小平诗歌诗美的评述,意图对刘小平诗歌作一次具有建构意义的理论探求。  相似文献   

10.
一严羽的《沧浪诗话》对诗歌艺术理论的探究颇具特色,而关于“妙悟”的论述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严羽“以禅喻诗”,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是禅家语,本意是指心解神领,与心领神会近义。严羽借用禅家的“悟理”论“诗道”,他的“妙悟”说,似乎兼有对诗歌特征的认识与对创作规律的掌握两方面的含义。就其对诗歌特征的认识来说,他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按此标准,认为诗有第一义和第二义之分。第一义指作品的艺术境界很高,即那些能充分反映诗歌艺术特征的优秀诗  相似文献   

11.
论者一般认为,元代馆阁诗人群体是在“元四家”时期才形成的。但据现存“雪堂雅集”等资料考证,元世祖至元年间,一个以馆阁文人为主体的诗人群体已经形成,并开始活跃在元代诗坛之上,支撑着元初诗坛局面,维系着诗坛命脉,引领着元代诗坛的走向,延续着元代诗坛以馆阁文人为主流的发展趋向,对有元一代馆阁诗人占据诗坛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12.
:“九叶诗人”穆旦因其创作实绩深厚而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最亮丽的星宿。近年来诗界对他进行了严肃、认真、虔诚的研究 ,从多方面考察了他的诗歌艺术。穆旦生命中的独特的品质由他生命的高蹈意志和生命的悲剧意识构成 ,正是这两者共同演绎了诗人丰富而痛苦的一生 ,以及形成了他那独具个性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   

13.
论王冕的儒者精神和诗歌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冕是元代一位坚守儒精神 的诗人,无论是反映民生的时事诗,还是其隐逸、咏梅诗都贯穿着儒对理想的追求,这对探讨王冕力行儒道的心态与其诗歌艺术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王冕的诗歌艺术是其儒家入世精神的折射,在其救世之心受到挫折时,其咏梅诗更是这种精神的升 华。  相似文献   

14.
宋琬是清初诗坛上的“国朝六大家”之一,在诗、词、曲、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以诗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很难对其作品做单一的概括和评价。但如果从其整体观照,宋琬的诗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稳定的美学特征——“清刚”。  相似文献   

15.
在历经三百多年的宋诗史上,江西诗派统治诗坛的时间长达近百年。在如此强大的诗学传统面前,南宋中兴诗人杨万里却本着求新求变的创作精神,开创了新的诗歌审美范式——“诚斋体”,打破了江西诗派笼罩宋代诗坛的格局,最终超越了宋诗以才学、文字、议论为诗的诗学传统,而他早年对江西诗派内部“变调”理论的融通则是其超越江西诗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现代诗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在新诗坛由“革命期”向“建设期”过渡的时期开始现代诗写作。他的现代诗大多以“我”为主,更多地触及个体的城市生存体验。虽然他的诗在诗艺上略显简单,但他的这些诗歌为我们打开了沈从文作为文学大师的另一面风景。在大量的情诗之外,他还写了不少抒发个人命运感受、讴歌自然与生命、批判都市生活以及记录自己病中思情的诗歌。  相似文献   

17.
唐大中初期,马戴贬谪到朗州龙阳之后,他游历过湖湘不少地区,对湖湘山水及贬谪生活有一定的切身感受,创作了不少与湖湘有关的诗歌。他的这些湖湘贬谪诗,善于捕捉、选择和组合一些清幽、冷寂而又富有神韵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失意之感,使其诗歌显露出明显的“清峭雅奇”的艺术风格,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其诗歌艺术特色以“优美”和“壮丽”著称。具有一种空灵悠远的境界。为何他的诗歌创作会有这样的特色呢?儒、道、佛观念对王维审美情趣的影响,结舍他所经历的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颠簸,形成了王维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构成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赵孟頫是元代画坛领袖.在艺术上.他主张书画同源和追求古意.他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使元代文人画走向鼎盛时期,并对我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贾岛的作品表现独特气质,有异于元白的平易、韩孟的生涩、张籍的清丽、姚合的恬弱。他以平淡幽峭的主导风格影响一时,甚至及于唐末和以后宋明清各代之末世诗人。中国历代诗人唯贾岛有此奇特魅力。论者对贾岛之研究,素来侧重其身世之考辨、诗派或分期之归属、诗歌成就之比较及影响后世诗坛之广远等,对贾岛诗之艺术探讨多只从唐诗之本位出发,看其在中晚唐诗之发展中所呈现的特殊性。本文试从另一角度,即宋诗风格之特征去考察贾岛诗,由艺术构思开始,迨艺术境界之生成,以寻索他的诗歌艺术世界里所牵涉的有关方面,并藉此说明杜韩以外,贾岛是影响宋诗风格形成的另一个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