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41年7月到1943年底,英国首相丘吉尔一再阻挠第二战场的开辟,并抛出所谓“巴尔干计划”,采取假他人之手,火中取栗,消灭法西斯德国,削弱社会主义苏联。企图趁机而起,控制欧洲。所谓第二战场,就是指美、美在欧洲开辟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确切地说,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的西部登陆,直接对德作战。它与苏德战场紧相呼应。可见第二战场开辟,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发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苏德战争初期能有效地支援苏联,加速德国的溃败,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然而丘吉尔为什么一再阻挠开辟第二战场呢?对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
3.
4.
宝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5):452-454
蒙医学和中医学都属于传统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相互影响的结果,其哲学指导思想、诊断方法、药物方剂以及治则治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根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是不同文化母体模塑的结果,其存在的差异是明显的对蒙医学和中医学的理论系统、观念系统、技术操作系统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异与同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为何如此的原因,揭示传统医学的认识方法的某些规律,无论对中医学还是蒙医学,都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杭福珍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1)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战场未能开辟的原因,在于盟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英美原计划不能实行,军队派不上用场,而不了了之。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提出开辟第二战场,英国则不以大局为重,只顾自身利益,对此很不积极,苏联事实上并未指望这个并不可靠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6.
赵登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关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分歧与合作,是战时盟国之间最为复杂的问题。苏美英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使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一再推迟。直至1943年苏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三国首脑才在德黑兰会议上达成一致,因此,第二战场是战时的苏联与美、英之间关系的试金石.从而反映了苏美英的冲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做斗争时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中医乃我国、“国宝”之一,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传统的中医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虽曾一度遭到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冷落乃至贬损,但终因自身无法代替的优越性而巍然留存。中医在中国废止不了、消灭不了,相反还逼迫着中医界走出一条新路子:与西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1949年后的中西医结合即代表了这一方向。世界性中医热的兴起,预示着中医学的发展不可限量。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博大国学也让民族自豪感大度提升。重新思考,走近中医,我们领悟着新的健康理念:顺乎时令,追随自然,泰然处世,坦荡做人。 相似文献
8.
肖群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诠释美德的具体含义及其德目之间的关系是美德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或核心内容。德性伦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人性提升、人的自我完善仍具有重要价值,相对于公民道德、制度化规则,美德伦理具有高尚性、自觉性的特点。诠释美德的工作不仅对美德伦理学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更为迫切的实践意义。对现代人应具有的人类基本美德的概括诠释,应以某种普遍的、恒常持久的历史标准以及现代伦理精神对现代人格的要求为衡量取舍标准。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学体系自秦汉时代即已初步形成,历史留下了卷佚浩繁的中医学典籍作证,《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积累到系统理论的提高、《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神农本草经》是对战国以来药物全面发展的总结,宋...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之所以历经千年不衰且不断发展,是因为它在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卓然自立。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最基本、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体系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然而,我们今天正处于世纪之交、人类文化与科学技术发生巨大变革的伟大时代,面临着与现代医学的竞争,要求我们加快中医现代化和全面振兴的步伐。中医基础理论把握着关于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调控的规律,是中医学术的根基。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也就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历史与现状建国40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如进行大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通过中医高等院校教材的编 相似文献
11.
12.
历史的诠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震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2-15,60
历史是人对过去事实的某种理解 ,理解活动自身也具有历史性。人既是历史性的存在 ,也是通过理解历史而创造意义的存在。因此 ,人类的历史性与理解活动是相互纠缠、共同生成的。只要有人存在 ,就有对历史的诠释 ,而且这种诠释也只能是历史的产物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特性。历史理解不断开发着历史资源 ,历史解释也在丰富着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3.
14.
郑为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中医饮食医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饮食物进行养生、健身、防病、治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文就其理论从阴阳整体论、后天脾胃论、脏象五味论、精微精气论、食物性味论、辨证施自论、饮食禁忌论、饮食养生论等七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80年代以来,我国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前提下,首先把"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入国家宪法。后来又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主张"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医是最成熟的传统医学在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中,中医是其中理论最完整,实践内容最丰富、最有效的医学。第一,中医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孕育下,形成了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证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以及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大地神、土地神, 相似文献
17.
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中医药学,在解放前由于受到政府当局的压制和摧残,曾长期处下发展缓慢乃至停滞不前的状况。中医界靠自己的努力,在不断进行的艰苦悲壮的斗争中生存了下来,但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人才承继也处于青黄不接的困境之中。那时,全国竟没有一所政府办的中医高等学府、研究机构,也没有政府办的正规的中医医院。新中国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中对中医事业给予了深切的关怀和重视,曾饱受摧残的中医界从此获得了新生,祖国医学从此走上了复兴之路。昔日备受歧视的中医大夫堂堂正正地踏入了协和医院的大门在解放前,中医曾备受歧视。那时,象北京协和医院这样的洋医院里,是不允许中医大夫入内行医的。 相似文献
18.
韩久建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3)
循环性是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经典作家对此早有所述。作者不仅继承了他们的成果,阐述了循环的多层次内容,而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了循环的动力、实质、作用和特征,由此指出诠释学内部存在的相信社会进步和不相信社会进步两种观点的自相矛盾,最后对如何走出诠释学循环的魔圈,尝试作出根本性回答。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上海经历了近百年的租借史,租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段复杂而沉痛的文化记忆。国际风云瞬息万变,学界对于租界的认识与诠释也在不断的变化,本文以李欧梵、陈思和、孟悦三位学者的观点为例做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